简介
首页

观音玄义

卷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观音玄义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观智。就因缘则四番因缘论观。四谛亦有四番论观。三谛有两番论观。二谛有七番论观。一实谛则一番论观。无谛则无观。如此等义具在大本。今约三谛明观。若通论十法界皆是因缘所生法。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道第一义谛。若别论六道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论境即有二意。今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此之三观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三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通而为论观智是其异名。别而往目因时名观果时名智。此三观智即是大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涅槃通取析法明于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槃者。应开衍法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经。合下中二观同是一切智也。若将三经若开若合对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即入体法一切智。若四观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为本。若入一切智对慧眼。道种智对法眼。一切种智对佛眼。中论偈因缘所生法一句为观智之本。三句对三智。若将三观智对四教。即须开之如前。若将涅槃四观对四教。下智是生灭一切智对三藏教也。中智是体法一切智对通教也。上智即道种智对别教。上上智即一切种智对圆教。所以应明三观。那忽对四教者何。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或可一佛说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四教既有四主即应有四补处。即是四种菩萨辅佛弘此四教也。

若言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一教尚不可说云何有四。

答。理论实尔皆不可说。赴缘利物有因缘故亦可得说。非但生生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说。以佛教门出生死苦。三藏教者。如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为陶师值昔释迦佛发愿。从是已来始发菩萨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为法。深厌苦集欣求灭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行六度行。行愿相扶拔苦与乐。所以者何。悭名为集堕饿鬼名苦。行檀名道悭息名灭。菩萨自伏悭贪悲心熏物。众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应可度即能示现令得安乐。当知为满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痴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痴伏名灭。修慧度时自破苦集为成悲心以熏众生。众生称名即得解脱。自证道灭以成慈心以熏众生。众生有感应机得度。故知行填于愿。行此六度各论时节。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不妄语是尸满。歌利王割截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精进满。尚阇梨坐禅是定满。劬傧大臣分地是般若满。如此修行至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过三僧祇已又百劫种相。百福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现时方称菩萨摩诃萨。但伏惑不断。如无脂肥羊。取世智为般若即此意也。用此菩萨行对声闻行位者。初僧祇可对总别念处。二僧祇可对暖法。三僧祇可对顶法。百劫种相可对忍法。坐道场时可对世第一。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即对十六心发真乃至九解脱无学也。尔时坐道场上三十四心断惑。正习俱尽名为三藏佛。所以释迦精进弟子纯熟。以精进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说教门。此中补处位在百劫。种相伏惑住最后身。六度行成誓愿将满。慈悲熏于众生拔苦与乐。若就此辩者。但是因缘生法世智明观。即是三藏教观世音义也。

问。依三藏说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贤劫中佛耶。

答。释迦值弗沙促百劫。弥勒值诸佛何必不促为九十一劫耶。

若尔则无百劫义。

答。任此法门则有百劫。以精进力传超。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槃。共缘一理用观断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此事与三藏异。释论破云。岂以不净心修菩萨行。如毒器盛食。食则杀人。檀有上中下。谓舍财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舍身。何得中舍名檀满。中檀但名施非波罗蜜。不见能所财物三事皆空非悭非施。此是真檀波罗蜜。乃至非愚非智无著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论云若不信空一切皆违失。当知汝所修皆不与理相应。若信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又复菩萨无量劫修行。何但三阿僧祇。如是等种种破三藏失。以显摩诃衍中通教意也。大品云。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此即观真断结与理相应也。发心已来即观真断结便称菩萨。即是假人也。又观真即是法也。常与慈悲俱起。自断苦集修道灭。亦以慈悲誓愿断一切众生苦集与其道灭。体达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灭。三事俱亡以行檀。乃至一切法无所著名般若。以此诸行填愿。即能破四住惑见第一义。则有三乘共十地。所谓干慧乃至佛地。若将此十地来对声闻者。干慧地对总别念处。性地对四善根位。八人地对八忍。见地对初果。薄地对二果。离欲地对三果。已办地对四果。支佛地自对支佛位。菩萨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观双流断正侵习佛地尽。故论云。是人烦恼尽习不尽。以誓扶习还生三界。利益众生净佛国土。岂同三藏菩萨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萨修行断惑余残未尽。譬若微烟。慈悲五道示现度物。众生若称名若感见。即能拔苦与乐解脱得度也。此是通教体假入空观。亦名一切智。即是通教观世音义也。别教者别异通也。别明不共般若故言别也。比教虽明中道。为钝根人方便说中。次第显理广明历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次第修习恒沙法门助显中理。前却四住次破尘沙后破无明。十信通伏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诸惑。而正断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断无知。成道种智兼伏界外尘沙。十回向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正修中道伏无明。十地断无明见佛性。成一切种智。譬如烧金尘垢先去然后镕金。次第断结亦复如是。此菩萨发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断无明成就真应。大誓慈悲熏于法界。众生机感即拔苦与乐。此是从空出假观道种智。别教观世音义也。圆教者。此正显中道遮于二边。非空非假非内非外观十法界众生。如镜中像水中月。不在内不在外。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毕竟非实而三谛之理宛然具足。无前无后在一心中。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观智既尔谛理亦然。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即于初心具观三谛一切佛法。无缘慈悲于一心中具修万行诸波罗蜜。入十信铁轮已能长别苦轮海。四住惑尽六根清净名似解。进入十住铜轮初心即破无明。开发实相三智现前。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湛然应一切。即是开佛知见示悟入等。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即是圆教一实之谛三观在一心中也。大品云。若闻阿字门则解一切义。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是故敬礼初发心。即是义也。此中知见但称为佛知佛见。即是一切种智知佛眼见。佛眼见佛智知。非不照了余法。从胜受名。譬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论云。十智入如实智无复本名。但称如实智。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称为佛眼。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若例此语学小乘者。虽有慧眼名为肉眼也。若能如是解者名圆教人法。约无作四谛起无缘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应二身。真遍法界药珠普应一切。横竖逗机冥显两益。以无缺宝藏金刚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脱。以首楞严法界健相与三点涅槃大自在乐。是名中道第一义谛观一切种智。是名圆教观世音义也。

问。此观。观众生非空非有。云何行慈悲。

答。如净名中说。

问。若观十法界非空非假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

答。若不明中道则不识非权非实。亦无权无实则无四番因果。若明中道则权实双照。得有三种权四谛苦集因果三种道灭因果。乃至一实无作四谛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所以者何。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故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即是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名僧宝。事和即有前三教贤圣僧。与理和即有圆教四十二贤圣僧。故大经月光增损而举两喻。前十五日约光论增。后十五日约光论减。而其月性实不偏圆。前后往望不无盈昃。月性圆者喻于实相。光明增减以喻智断。智光增者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断光减者即是诸法不灭而烦恼灭。大经亦称无明为明。故知用譬邪光灭也。如是增减日日有之。如是智断地地皆具。若十五日体圆光足。则月不更圆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极菩提智满。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体尽光减究竟无余。此喻无明已遣邪倒永除无惑可断。故云不灭不灭名大涅槃。初三日月即喻三十心智断。次十日月喻十地智断。十四日月喻等觉智断。十五日月喻妙觉智断。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如此明僧宝智断皆约中道一实相法。一切因果无所破失也。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计断常等。即是破生灭四谛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宝。若但说无常生灭者。即破无生四谛通教三宝。若但说体法不生不灭真谛者。即破无量四谛别教三宝。若但说次第显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圆教无作四谛一体三宝。传传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后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

问。若圆修实相一法三谛一心三观具足诸法。亦应一教四。诠称于圆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耶。

答。上开章云。次第三观一心三观。明教亦二。若一教圆诠一切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别逗钝根人。若不假渐次分别圆顿何由可解。用别显圆故先明四教也。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又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法即三方便引导弄引开空法道。若入佛慧方便无用。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知但一圆顿之教一切种智中道正观。唯此为实观世音。余皆方便说也。

复次若有所说若权若实悉是方便。非权非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为真。此亦无实可实。次明观心者。夫心源本净无为无数非一非二。无色无相非偏非圆。虽复觉知亦无觉知。若念未念四运检心毕竟叵得。岂可次第不次第偏圆观耶。犹如虚空等无有异。此之心性毕竟无心。有因缘时亦得明心。既有论心即有方便正观之义。譬如虚空亦有阴阳两时。心亦如是。虽无偏圆亦论渐顿。若作次第观心者即是方便渐次意也。若观心具有性德三谛性德三观及一切法。无前无后无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法千种性相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种三谛无量无边法一心悉具足。此即不次第观也。华严云。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观心空从心所造一切皆空。若观心有从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则非空。以不定有有则非有。非空非有双遮二边。名为中道。若观心非空非有。则一切从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诸法在一心中。若能如是观心。名上上观得诸佛菩提。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身相既等于佛观心相亦等于佛。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当知观此心源与如来等。若作余观观心皆是方便。名为邪观。若作如此圆观。名为真实正观。即开佛知见坐如来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来室。安忍此法即是著如来衣。修此观慧即是如来庄严。其人行住坐卧皆应起塔。生如来想如此观心名观佛心也。第二明普门。即为二。一通途明门二历十义解释。通六意者。一略列门名。二示门相。三明权实。四明普不普。五约四随。六明观心。列门名者。通从世间。如人门户通至贵贱居室。凡鄙以十恶五逆为门。通至三途。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禅四定等为门。通至人天。外道以断常为门。通至惑苦。爱以四倒为门。见以四句为门。善恶虽殊束而为言。俱是有漏世间之门。通至生死尔。若就佛法论门亦复众多。三藏四门通有余无余涅槃。通教四门近通化城远通常住。别教四门渐通常住。圆教四门顿通常住。此则四四十六教门。又有十六观门。合三十二门。能通之义分别其相在大本玄中。二示门相者。三藏四门所谓阿毗昙是有门。成实是空门。昆勒亦空亦有门。车匿非空非有门。一一广明行法判贤圣位。由门通理。通教四门者。谓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贤圣位。由门通理。别教四门。观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有门。观佛性如空迦毗罗城空即无门。观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宝罪人见石。是亦有亦无门。观佛性离二边即中道。非有非无门。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门通理。圆教四门名不异别。但一门即三门。三门即一门。不一不四无历别之殊。圆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议行位之相由门通理。此义皆在大本。次论诸门权实。三藏通教教观。十六门能通所通皆是权。别教教观能通是权所通是实。圆教教观八门能通所通皆是实。具论在彼玄义。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见爱等门尚不能通出三界。何况普耶。三藏通教虽通化城亦复非普。别教渐通亦非普义。唯圆教教观实相法门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谛一时圆通。圆通中道双照二谛。独称为普门也。

复次如净名中说入不二门者。生死涅槃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为不二。亦复非一。何以故。既除于二若复在一。一对不一还复成二。岂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无。不有是破假。不无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无是破一。若尔者。应存中道中道亦空。大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于二边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为入不二法门。即是圆教就空门辩普门之意也。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门。文殊说无说为不二门。净名杜口为不二门。细寻彼文皆有四门义。肇师注云。诸菩萨历言法相即有门。文殊言于无言此即空门。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亦是普门意。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亦空亦有门。净名默然即非空非有门。大品四十二字门先阿后茶中有四十字。皆具诸字功德。此亦是不二普门。上方便品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譬喻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众经明实理门者。悉普门意也。四随观心等悉在大本。二别释普门者。至理非数赴缘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无量。广略宜然且存中适十义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上过途普门已约法竟。此十普门皆约修行福德庄严。前五章是自行。次三章是化他。后二章结前两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后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愿。后二是行。总生起者。菩萨见一切苦恼众生起大慈悲。此心虽不即是菩提心能发生菩提心。譬如地水虽非种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复如是。次誓愿者。若但慈悲喜多退堕。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时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须起誓愿要期制持此心。即菩提坚固。次明修行者。若但发愿于他未益。如无财物势力权谋不能拔难。菩萨亦尔。须福德财神通力智慧谋。乃可化道。大经云。先以定动后以慧拔。修行填愿意在此也。次断惑者。成论人无碍道伏解脱道断。若然者。修行是伏道为因。断惑是解脱道为果。若毗昙明无碍道一念即断。那得容与七觉而有伏惑之义。以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脱道证。引释论云。无碍道中行名菩萨。解脱道中行名佛。此约究竟为语。佛证三菩提。名解脱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断惑是无碍道。入法门是解脱道。取此自行次第也。次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示意同情。说法是示口随其类音。此是化他次第也。供养诸佛结自行。非但华香四事是供养。随顺修行是法供养。于供养中最。大经云。汝随我语即供养佛。禀教而行是结自行也。成就众生是结化他。菩萨四威仪中尚不忘众生。何况入诸法门净佛国土。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一句结化他也。次解释者。始从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语乃通不出众生法缘无缘。若缘众生众生差别假名不同。因果苦乐有异。尚不得入于法缘之慈。何得称普耶。若法缘无人无我无众生。从假以入空尚不得诸假名。何况是普。若无缘慈者。不缘二十五有假名。不缘二乘涅槃之法。不缘此二边。虽无所缘。而能双照空假。约此起慈名无缘慈。心通三谛称之为普也。别释者。若修众生缘慈者。观一法界众生假名。可不名普。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种性相。冥伏在心虽不现前宛然具足。譬如人面备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师善识。今众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复如是。凡人多颠倒少不颠倒理具情迷。圣人知觉即识如彼相师。知此千种性相皆是因缘生法。若是恶因缘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脱。观此苦而起大悲。若观善因缘生法。即有乐性相乃至乐本末。观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今约初后两界中间可解。地狱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无者。不应从竹求火从地求水从扇求风。心有地狱界性亦复如是。地狱相者。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善观心者即识地狱之相。如善相师别相无谬。故名相也。体者以心为体。心觉苦乐故以当体。譬如钗铛环钏之殊。终以银为体质。六道之色乃异只是约心。故心为体也。乃至运御名力。缘山入火皆是其力也。作者为动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恶也。因者业是因也。缘者假藉为缘也。如爱润业因缘合也。果者习果也。如地狱人前世多淫。生地狱中还约多淫见可爱境。即往亲附名习果也。报者报果也。昔有淫罪今堕地狱受烧炙之苦。名报果也。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得法也。究竟等者揽修得即等有性德。揽性德即具有修得。初后相在故言等也。地狱界十相性既如此。余九亦然。

问。当界有十性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余界交互已难可信。云何地狱有佛性相本末耶。

答。大经云。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如仙豫杀婆罗门即有三念。又婆薮地狱人好高刚柔等义。虽在地狱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狱界即有佛性。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圣人鉴之冷然可别也。体者即是地狱界心实相理也。力者法性十力变通大用也。作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如师子筋师子乳也。因者正因也。缘者性德缘了也。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报即大涅槃果果也。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大经云。雪山之中有妙药王亦有毒草。地狱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况余界耶。地狱互有九界。余界互有亦如是。菩萨深观十法界众生。千种性相具在一心。远讨根源照其性德之恶性德之善。尚自冷然。何况不照修得善恶耶。如见雪山药王毒草。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观性德善乐爱念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乐。此十法界收一切众生罄无不尽。缘此众生假名修慈。岂非众生慈普耶。

问。地狱界重苦未拔。云何言与乐耶。

答。众生入地狱时多起三念。菩萨承机即与乐因。故言与乐也。又菩萨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余界苦轻与乐义可解。二法缘慈者。观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恶悉皆虚空。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识行识皆空。十法界处所处所皆空。无我无我所皆不可得。如幻如化无有真实。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众生云何强计为实。良以众生不觉不知为苦为恼。不得无为寂灭之乐。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与其此乐故起大慈。净名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若缘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缘十法界法岂非普耶。是名法缘慈普也。三无缘慈者。若缘十法界性相等差别假名。此假则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则非空。非假故不缘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缘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边无住无著。名为中道。亦无中可缘毕竟清净。如是观时虽不缘于空假。任运双照二边。起无缘慈悲拔二死之苦。与中道之乐。如磁石吸铁。无有教者自然相应。无缘慈悲吸三谛机更无差忒。不须作念故言无缘慈悲也。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于五品弟子。观行无缘慈悲。进入十信位相似无缘慈悲入于十住。方是分证无缘慈悲。乃至等觉邻极慈悲熏众生。不动如明镜。无念如磁石任运吸铁。故名无缘慈悲。三谛具足名之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也。二弘誓普者。弘名为广。誓名为制。愿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广求胜法。故名弘誓也。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若见苦谛逼迫楚毒辛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若见集谛颠倒流转迷惑系缚。生死浩然而无涯畔。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清净之道众生不识。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立于此道。故言未安令安。灭烦恼处名为涅槃。子果缚断获二涅槃。约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生死因难识苦果易知。故先果后因。涅槃理妙须方便善。故先因后果。大经云。不解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醍醐。如此四意但一往。只迷心起业业即感果。欲识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业则生死轮坏。烦恼调伏名之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发。子果俱断证尽无生。名之为灭。虽有四别终是一念。更非异法。四谛既尔弘誓亦然。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既厌下攀上。约此立誓是不名普。二乘见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若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若圆教菩萨于一心中照一切苦集灭道。遍知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无作之集。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习未尽华则著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大经云。汝诸比丘于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是名遍知集。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报。有作之集招分段苦。无作之集招变易苦。即知苦谛也。遍知对治苦集之道灭。从五戒十善不动不出。二乘四谛十二因缘。通至有余无余涅槃。通教亦尔。别教历别通至常住。不能于一道有无量道。不名普道。圆教中道即是实相。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名为圆因称为普道。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譬如劫火无复遗烬。故名普灭。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称弘誓普也。私用观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恶。而起弘誓论普不普。自是一节大义。与四谛语异故逭用之亦应善也。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四明断惑普者。若从假入空止断四住惑。华犹著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但离虚妄非一切解脱。若从空入假止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若空假不二正观中道。根本既倾枝条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断惑普也。五入法门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门不能入二。何况众多。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我唯知此一法门余不能知者。此亦非普。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谓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门普。六神通普者。若大罗汉天眼见大千。支佛见百佛土。菩萨见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缘境既狭发通亦小。今圆教菩萨缘十法界境发通。遍见十法界而无限极。三乘尚不知其名。何况见其境界。眼见既尔余例可知。神通妙中当广说。七方便普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后方便。今正明道后方便也。若二乘及小菩萨所行方便入一法门。若欲化他齐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后俱非是普。圆教菩萨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双照二谛。二谛神变遍十法界。而于法身无所损减。道前道后皆名为普。八说法普者。二乘小菩萨说法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大经云。拘絺罗于声闻中四无碍辩为最第一。非谓菩萨也。今圆教人一音演法。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界。如修罗琴随人意出声。故名说法。说法妙中广说。九供养诸佛普者。就此为二。一事二理。华严云。不为供养一佛一国土微尘佛。乃至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合掌赞诸法王。以身命财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云雨供养诸佛也。理解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为觉。觉即是佛义。万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切。修功德资供此智。即是供养一切智。净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者。譬萤火灯烛星月为益盖微。日光照世。一切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成就。外道如萤火二乘如灯烛。通教如星别教如月。成就义约。今圆教圣人慈慧饶润。冥显两益而无限量。华严云。菩萨不为一众生一国土一方众生发菩提心。乃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国土众生发心。成立利益一时等润。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众生普。普门之义何量何边岂可穷尽。如净名之俦不能受持。今此观世音普门即对三号。观即是觉。觉名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普门即正遍知。此之三义不可穷尽。若见其意则自在说也。私就普门品搜十普之义。证成此者。若如观音愍诸四众受其璎珞者。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伤之义。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运有弘誓普义也。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是净佛国土。岂非修行普。自既无缚能解他缚。自既无毒令他离毒。一时称名皆得解脱。皆是偏悉之言岂非断惑普。普门示现即是入法门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为说法即说法普。多所饶益即成就众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来即供养诸佛普。如是义意悉在经文。故引以为证也。第二释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若余经明三身者。则单以法身为体。此品但有二身义。故用理智合为体也。只此智即实相理。何以故。若无灵智实相隐。名如来藏。今知权实相与理不二。如左右之名尔。若明实相体义。广出大本玄义。第三明宗者。以感应为宗。十界之机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后感应之益。益文虽广直将感应往收。如牵纲目动。所以用感应为宗。余经或用因果为宗。今品不尔者。因果语通从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经文意似不至此。机家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虽无因果但以应为名。则扶文义便也。感应义有六。一列名。二释相。三释同异。四明相对。五明普不普。六辩观心。具在大本。

问。若言机者。是微善之将生。恶微将生亦是机不。

答。然。

问。机为是善为不善。若已是善何须感圣。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将生。

答。性善冥伏如莲华在泥。圣人若应如日照则出。

又问。若言机是关者。为善关不善关。若已是善何须关圣而成善。若非是善复何得关圣而成非善。凡圣条然何曾相关。

答。善关于大慈恶关于大悲。故言相关。

问。若言宜释机者。此乃是应家观机用与之言。那释感义。

答。圆盖圆底互得相宜。

问。为用法身应为用应身应。应身无常此则无应。法身若应此则非法身。

答。法既言身何不言应。应身既称应何意不应。故俱应。

又问。感应为一为异。若一感即是应凡便是圣。若异则不相关。

答。不一不异而论感应。

问。感应为虚为实。若是实者凡夫是实。实则何可化。若言是虚虚何所化。

答。云云。以他。

问。圣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圣人是能应凡夫是所应。所感非是感所应非是应。云何言感应道交。

答。所感实无感从感名所感。言圣人是所感。所应实无应。从应名所应。言凡夫是所应。还是感所为应能。应能为感所。亦是应所为感能。感能为应所。既无感应之实。亦无感应之异。不异而异者。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目为能感。故言感应道交。私难此语。若实无感应之异。今圣没能感凡没能应。何不圣没能应凡没能感。若如此则无凡圣之殊。若不如此感应便异何言不异。又感能无感能之实。而名感能者何不名应能。若应所无实何不名感所。若尔则无凡圣感应。若不尔则是异云何不异。又难。若以感能为应所感所为应能。此是自生义。若能应只是所应能感只是所感。还是自生义。若应能生应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应生所应所应生能应。皆是从他生。岂非他性义。若共生则二过。若离二堕无因过。

问。若尔则无感应。

答。圣人以平等无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随机应尔。

问。妄执之善能感不。

答。妄执是恶亦得感。

问。妄执既非一应亦为二。

答。应本无二为缘何所不作。

问。凡名凡僻。善则招乐恶则感苦。圣名为正。正则非善非恶非苦非乐。善恶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恶之正耶。

答。正圣慈悲拔其善恶之僻。令入非善非恶之正。故有感应。

第四慈悲利物为用者。二智不当用耶。

答。二智语通今别附文。以盛明隐显之益。故以此当用尔。他释。法身冥益为常。应身暂出还没为无常。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应身处处利益未尝休废亦是常义。若言有应不应以为无常者。法身亦有益无益故知俱是常无常俱有冥显。如日月共照一亏一盈。如来恒以常无常二法熏修众生。故言二鸟双游。而呼为常无常尔。譬如种植或假外日风雨内有土气暖润。而万物得增冥显两益亦复如是。此中应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辩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问。观音利物广大如此。为已成佛。犹是菩萨。

答。本地难知而经有两说。如观音受记经明。观音势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王名威德。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音。右名宝尚即是势至。往问佛何供养胜。佛言。当发菩提心。从如来初发菩提心。次阿弥陀佛后当成正觉。观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势至名善住功德宝王。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若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二文相乖此言云何。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实也。第五明教相者。夫观音经部党甚多。或请观世音。观音受记观音三昧。观音忏悔。大悲雄猛观世音等不同。今所传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华之一品。而别传者。乃是昙摩罗谶法师亦号伊波勒菩萨。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师。师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诵念患苦即除。因是别傅一品流通部外也。此品是法华流通分。既通于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于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圆人秉于圆法流通此圆教故。即是流通圆教相也。五味为论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问。文云。方便之力种种不同。说亦应异。何得是圆教相。

答。就能说之人为圆。弘圆教遍逗法界之机。机虽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随机而遍。例如佛于一乘分别说三。岂可令佛便是声闻缘觉耶。又付嘱云。若人深信解者为说此经。若不信者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圆逗万机。种种不同只是流通圆教。又问。能说人圆于教亦圆。行人机异此人禀何教耶。若禀偏教与鹿苑人同若禀圆教机亦应。一答昔鹿苑佛未发本显迹。不会三归一。人法未圆。所禀方便不得称圆。今经已开显权实。虽是种种身本迹不思议一。虽说种种法为开圆道。于义无咎。

问。上文云正直舍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答。上正显实故言其舍。此中论用故言示现。体用不思议一也。

观音玄义卷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