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道德真经注 四库本

卷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钦定四库全书

道德真经注卷三

元 吴澄 撰

德经上【下篇之首句曰上德不德故以德字名篇篇名非有意义释者廼谓上篇专言道下篇专言德其失甚矣他本或作道德经下今按道经德经云者各以篇首一字名其篇後人因合二篇之名而称为道德经非以道德二字名其书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此以道与仁对言上德者在德之上道也下德者在德之下仁也道无为不以德为事故曰不德有德者德在道之中也煦煦为仁惟恐失其德故曰不失德无德者不能有其德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又以道与仁对言以犹用也言道之无为无用於为也仁则为之而有用於为矣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此以德与仁对言上仁者在仁之上德也上义者在义之上仁也德虽为之而亦无用於为固不能及道之无为而无以为然过於仁之为之而有以为者矣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此专言义上礼者在礼之上义也攘却也犹言捋也仍就也义不足感人故为之而莫之应人不来就我则我将往就人矣故将却其袂於臂以行而就之也甚言其劳拙之状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结上文起下文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此兼言礼智忠信者德之厚也渐变而薄一降为仁再降为义三降为礼而忠信之厚德薄矣礼者欲其理而不乱也而适以基乱故曰乱首前识犹先知智也道犹木之实未生之初生理在中胚浑未露既生之後则德其根也仁其干也义其枝也礼其叶也智其华也根干枝叶华自道中生智者欲其哲而不愚而适以肇愚故曰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结上文处厚不处薄谓贵德而不尚礼居实不居华谓体道而不用智彼谓薄华此谓厚实

右第三十三章【按老子上篇首章分说道德下篇首章分说道德仁义礼智吾之所谓道德仁义礼智以其天地人物之所共由者曰道以其人物之所得於天地者曰德德其统名分言则四得天地生物之元以为德而温然慈爱者曰仁得天地收物之利以为德而截然裁制者曰义得天地长物之亨以为德而粲然文明者曰礼得天地藏物之贞以为德而浑然周知者曰智老子则以道为无名德为有名自德而为仁义礼智每降愈下故此章之等以道为一在德之上故曰上德以德为二在仁之上故曰上仁以仁为三在德之下义之上故曰下德上义以义为四在礼之上故曰上礼而总名之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又继之曰失义而後礼以礼为五也又先言失礼而後言前识以智为六也拟诸易卦之六位则道初德二仁三义四礼五智六道实智华实寔虚华初上为始终也德根礼叶根厚叶薄二五为世应也仁干义枝干单枝圻三四为比隣也道犹天也包含徧覆万有之原德犹地也忠信为土四端所资仁犹春也德土禅木义犹秋也仁木禅金礼犹夏也义金禅火智犹冬也礼火禅水各传所胜也】

道一 德二 仁三 义四 礼五 智六

【上德不德 上仁  下德上义不失上礼是以有德     德是以无德】

【无为而无 为之而无 为之而有 为之而莫 忠信之薄 道之华以为   以为   以为   之应   乱之首  愚之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一者冲虚之德上篇所谓抱一所谓为一後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庄子谓之太一又但谓之一此廼自然之道所为其用则虚而不盈後而不先柔而不刚弱而不强前章固屡言之而此章尽发其蕴得者谓得此一以为德以此故能若是天地神谷四者名异实同其运转而清明者曰天凝聚而宁静者曰地神者两间二气之妙张子所谓两在故不测者其用感应无方故灵谷则两间空虚之处张子所谓空虚即气者其气充塞无间故盈贞犹木之桢干为天下贞犹曰为民极也言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之生生不穷侯王立乎天下之上而为民极其所以致之者皆由得此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蹷

无以谓若无此德而以之裂分判发震动歇不能感应而灵竭不能充塞而盈灭息灭而不生蹷倾跌而失其位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此章以六者并言而此以承上文贵高二字专为侯王言之盖侯王之位贵且高而冲虚之德不欲盈惟当自处於下贱也孤如无父寡如无夫不糓不善也皆不美之名非人所愿有者而侯王自谓是以下贱自处也先云贱为本下为基而後但云贱为本举一以包二者省文也

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玉貌珞珞石貌人之名誉彰彰有闻特浅小之誉必泯没其誉人无得而称廼誉之至也亦处贱下之意不欲分别美恶使人见琭琭粹美者之为玉珞珞 恶者之为石也盖人见其美恶则美者必有誉不能使之无誉矣两节皆言冲虚不盈之德如此廼为侯王之能得一也

右第三十四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之静则无动则必与有相反反者无而不有也道之体则虚用则必以弱为事弱者虚而不盈也此二句一章之纲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自此至善贷且成皆详言反者道之动万物以气聚而有形形生於气气生於道气形有而道则无无与有异故曰反言道以反而动之由也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此言人之能知以反而动者道与物反故惟上士有识者能勤而行之中士之识已不及而若存若亡下士无识以其不合世缘而大笑之矣识之者鲜此道之所以可贵也若皆能识之则不足以为道矣

故建言有之

此句起下二节谓昔之立言者道之相反如下文所云十二事是也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此言动而相反之事葆光用晦而若昧廼所以为明宁後母前而若退廼所以为进若丝之有纇而不匀廼所以为平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得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又承上文相反之义而广之若谷之注下廼所以为高上若色之汚辱廼所以为大白若狭小不足廼所以为弘广若偷惰不立廼所以为建立质真皆实也犹云实之寔也渝不守信也必守信而後为寔实之实者反若渝而不信有隅角而後为方方之大者反无隅而不方成而後为器器之大者其成反难而迟声杂比而後为音音之大者其声反疏而希可见而後为象象之大者反无形之可见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此终上文二节之意道隐於无名廼能徧付与於万物而无所缺以上所言皆动而相反者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隂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自此至天下希及之皆详言弱者道之用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隂分而为二隂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万物皆以三者而生故其生也後负隂前抱阳而冲气在中以为和和谓隂阳适均而不偏胜万物之生以此冲气既生之後亦必以此冲气为用廼为不失其本以生之本冲气虚而不盈故曰弱此言道以弱而动之因由也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糓而王公以为称

此言人之能知以弱为用者曰孤寡不谷皆非强於人之名廼人所恶而不好者而王公以此为称是以弱而用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此句起下二节弱者损之也而廼所以为益强者益之也廼所以为损如下文所云三事是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能其死吾将以为父教此言用弱之事梁亦强也以木絶水以木负栋皆曰梁取其力之强也不得其死谓不能善终如子路之行行夫子以为不得其死後果死於孔悝之难教父犹曰教之本父谓尊而无出其上者也人之所教教以用弱我亦以此教之强梁而不能弱必不能保其身以强梁胜人之益而有不得其死之损所谓益之而损者此最为教人之第一义故曰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於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又承上文所言敎弱之义而广之至柔与无有皆弱也驰骋犹云躏跞无有谓无有查滓之质无间无中间罅隙可入之处水至柔能攻穿至坚之石气无有能透入无罅隙之金石墙壁以至柔无有之损而有驰骋至坚入于无间之益所谓损之而益者柔能胜刚无能入有皆非有所为而自然故曰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敎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终上文二节之意不言之敎谓宜弱不宜强之为敎父不待言而知无为之益谓至柔无有之驰骋能入也其敎人益人之义过於人天下之以有言为敎有为为益远不能及此故曰希及之以上所言皆用而以弱者也

右第三十五章【按上章得一已专言用弱矣此章又以反与弱对言何也曰二字一意也反者遡所以弱之原弱者指所以反之实凡言反者即欲用弱言弱者即是与羣动诸有相反非弱之外又有所谓反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亲犹云所爱名与身孰为可爱者乎多犹云所重身与货孰为可重者乎名在身字上货在身字下者便文以协韵尔司马氏曰得名货而亡身与得身而亡名货二者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爱爱名大谓身也以名比身则身大於名慕名者甚其爱而爱身反不如之必至耗费精神而损夀是因名而使身之大者耗费也故曰大费藏藏货厚谓身也以货比身则身厚於货嗜货者多其藏而重身反不如之必至丧亡躯命而陨生是因货而使身之厚者丧亡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内分有定则足而不贪故不致失誉亏行之辱知外物无益则止而不求故不致损寿陨生之殆而可长久也

右第三十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以成为成盈为盈直为直巧为巧辩为辩小矣若缺则非成若冲则非盈若屈则非直若拙则非巧若讷则非辩廼为成盈直巧辩之大者也老子一书皆是此意大抵相反而相为用前章屡见不待详释

躁胜寒静胜热

阳之躁胜隂之寒隂之静胜阳之热亦相反而相为用也

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无为也心者无一尘之滓寂然不动也正犹正长之正犹言为天下君也夫为天下之君者亦多事矣然弊弊焉有为者岂能为之哉惟清静无为者无为而无不为故能为天下正所谓相反而相为用也或谓胜热之静与胜寒之躁为对各偏於一惟清静之静无与为对静中有动动静一致而无所偏故能为天下正其论虽高盖非本旨

右第三十七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车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却退也走马善走之马粪车粪载之车古者每甸六十四井皆出戎马充赋有道之世各守分地不相侵战故民间善马不以服戎车而退却贱用之以服粪车而粪田也戎马齐其力以备战者郊者二国相交之境无道之世寇敌日侵郊外数战戎马不得归育於国廏而生育於郊外也粪下诸家并无车字惟朱子语录所说有之而人莫知其所本今按张衡东京赋云却走马以粪车是用老子全句则後汉之末车字未阙魏王弼注去衡未远而已阙矣盖其初偶脱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补车郊叶韵阙车字则无韵

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祸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愆恶咎祸皆灾殃而祸重於咎兵端之起其罪由於知土地之为可欲知其可欲务求得之则贪夺矣此灾殃之始也得之不知厌足得陇望蜀则战争无已时此灾殃之极也傥以各有分地不求广辟为心知自足之为足则不贪夺战争而常自足矣

右第三十八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天下万事万物之理皆备於我故虽不出户而徧知天道者万理之一原内观而得非如在外之有形者必窥牖而後见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知其备於我必出至一处而後知一事故出弥远而知弥少乌能不出户知天下哉不覆说见天下者未有不知目之万而知本之一也故不复言

是以圣人不行而至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待行出而已如徧至其处故能悉知天下之事不待窥见此物而後能名其理故不窥牖而见天道也不为而成言上二句之效惟其不行而徧知万事不窥而洞见一原故不待有所作为而事事无不完成也

右第三十九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者患寡而务博故日日有所增益为道者自有而反无故日日有所减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

为道者减损其有为之事损之又损及损之既尽而无复有可损则至於无为也彼有为者为一事不过一事为十事不过十事而已其未为之事何啻千万不可胜穷岂能事事而为之哉惟无为者一事不为故能事事无不为也

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无事无所事即无为也因言取天下者亦止是无为盖德盛而自归之必用智力而有作为之事何足以取天下哉

右第四十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政和注曰圣人之心虚而能受静而能应如鍳应形以彼妍丑如谷应声以彼巨细何常之有董思靖曰圣人无我其心不滞於物而物来顺应王氏曰凡思为应物而有书云自我民聪明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

民之善不善信不信圣人不分其是非皆以为善以为信不惟善者得善信者得信而不善者亦得善不信者亦得信矣得谓民得此善信而不失盖不善不信亦化而为善信是人人得此善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歙歙缩意王氏曰心无所主也浑意无适莫也诸本歙歙作惵惵或作怵怵皆恐惧意惟王弼作歙以心无所主释之与上下文意协董思靖曰浑混同盖融化其异混合其同皆孩之谓不生分别苏氏曰天下之善恶信伪各自是以相非圣人则待之如一彼方注其耳目以观圣人之予夺而一以婴儿遇之无所喜嫉是以善信者不矜恶伪者不愠释然皆化而天下定矣 歙【音翕】惵【逹叶切】

右第四十一章

出生入死

出则生入则死出谓自无而见於有入谓自有而归於无庄子曰万物皆出於机皆入於机又曰其出不欣其入不讵又曰有乎出有乎入皆以出为生入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十者总计上中下三等之人大率分为十类有三者十类之中有三类也凡不以忧思嗜欲损夀不以风寒暑湿致疾能远刑诛兵争压溺之祸者生之徒也其反是者逸贵之人内伤劳贱之人外伤麤悍之人不终其正命死之徒也各於十类之中有其三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适也趋也动作为也生生求以生其生也厚谓用心太重或仙术以延生而失宜医药以卫生而过剂居处奉养谨节太过而骄脆十类之中亦有三类如此其意正欲趋生而其作为反以趋於死地者为其求生之心太重而不顺乎自然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类之中生之徒有其三死之徒有其三之生动之死地者亦有其三则共为九矣九之外有其一太上真人也摄犹摄政摄官之摄谓不认生为巳有若暂焉管摄之以虚静为里柔弱为表块然如木石之无知侗然如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此不迯避而彼自驯狎不加害也盖其查滓消融神气澹漠如风如影莫可执捉无可死之质纵有伤害之者何从而伤害之哉

右第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生之者萌动而生之於春万物资始之元也畜之者止聚而收之於秋保合太和之利也形之者因春生之物长之於夏以盛大其形品物流形之亨也成之者乘秋收之势藏之於冬以成完其实各正性命之贞也万物生长收藏皆由乎道德故万物之於道也尊之如父於德也贵之如母道德二而一者也春生者方自一本而散故曰道生之然道即德也秋收者将自万殊而敛故曰德畜之然德即道也

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之尊贵必或命之天子之尊以上帝命之而後尊诸侯之贵天子命之而後贵道尊德贵则非有命之者而万物常自如此尊贵之也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上章言道生之德畜之此但曰道而不言德德亦道也长育申言物形之也成熟申言势成之也养申言长育覆申言成熟覆谓反本复命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生之而形之也为畜之而成之也不有无生之之心不恃无为之之事如无思无为之君长虽长之而非有心有事於宰制也此兼生长收藏四者皆曰玄德而不言道道亦德也

右第四十三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始道也母德也有此天地之始以为此万物之母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母人之生既得其母而以此知母中之有子既知中之有子而又能守其母母住而子不离矣董思靖曰人受气以生气为母神寓於气故为子守母则气专神安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此守母之法说文兑从儿?声今按?非声当为从人从口八象口上气出故易卦名兑者亦取口象塞其兑谓杜口不言使气不自口出门者气所出入之门谓鼻也先塞兑而後可闭门由不言而渐调息减息以至无息也如此则气专於内终身不因劳而致耗矣凡人有事必须有言每日开口而言以成济其应接之事则气耗而至於匮终身不可救也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小犹前章微字所知见者微?而不欲其明则不过用其神以伤明而日进於明矣所执守者耎脆而不欲其强则不暴使其气以害强而日进於强矣见小者育子也守柔者守母也日或作曰传写之误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此言育子之法水镜能照物谓之光光之体谓之明用其照外之光囘光照内复返而归藏於其内体之明也夫神太用则竭照见渊鱼者不祥此用其光於外以遗身殃者含光以混世则无殃矣是谓能掩藏常光之用以复归常明之体故曰袭常

右第四十四章【上章言道德之在万物者此章言道德之在人一身者】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我者泛言衆人非老子自谓介然音义与孟子介然用之成路同倏然之顷也知字句絶施犹论语无施劳孟子施施从外来之施矜夸张大也圣门顔子有若无实若虚无施劳老子之学盖亦若此夸张最其所忌此章言不知道之人惟务夸张若使其人倏然之顷有所知而欲行於大道则必专以施为畏而不敢为 介【音戞】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径者小路与大道相反卑卑敛退者大道也其道甚平夷而易行堂堂夸张者小径也而人多好行之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劒厌饮食资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哉

此言夸张之事有廷内而弗洒弗扫者唐风之俭啬朝甚除治则宫室奢靡可知矣田芜仓虚谓夺民时而不得耕耨竭民力而无所蓄积华佩服以为饰丰酒肉以为养私府库以为富是犹为盗之人得物多而以夸张於外夏癸商辛是也岂知道者所肯为哉

右第四十五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植一木於平地之上必有拔而偃仆之时持一物於两手之中必有脱而离去之日善建者以不建为建则永不拔善抱者以不抱为抱则永不脱善於保国延祚者亦然无心於留天命而天命自留故子孙世世祭祀不辍有如善建善抱者也

修之於身其德廼真

承上文而言能使子孙祭祀不辍者惟修德於身而已修德於身廼全吾常道之真也身外皆长物夫岂有所为而为哉德修於身则报应之效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而能保国延祚如此非我欲之也

修之於家其德廼余修之於乡其德廼长修之於?其德廼丰修之於天下其德廼普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治人家者一身之外九族之内乡者一家之外乡遂之内?者乡遂之外?畿之内天下者?畿之外四海之内修之於家於乡於?於天下者自近及远人人各修其德也然岂人人而教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无欲而民自朴尔余者身之绪余所及长者视一家又加长也丰者视一乡又加大也普者视一?又周徧也?诸本作国按诸诗序用之?国焉之下孔颖逹疏引老子云修之?德廼丰盖汉避高祖讳改作国也唐初聚书最盛犹有未避讳以前旧本也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观?以天下观天下

德修於身以及於天下无一不修然亦因彼之自然吾无与焉物各付物不相系着随其所在观其所止人人皆自得其分愿此大道无为之治心迹两忘超然无累如善建者无所建善抱者无所抱也邵子曰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物观物虽欲相伤其可得乎邵子所言盖亦老子之意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上文五者并言独举最後之一以总结於後此者天下也以天下知天下邦乡家身亦若是矣岂不至简至易哉

右第四十六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含怀至厚之德於内者有如婴儿也上篇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苏氏曰老子言道德以婴儿况之者言其体未及其用也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虿之属以尾端肆毒曰螫猛兽虎豹之属以爪足拏按曰据攫鸟鹰隼之属以翼距击夺曰?董思靖曰全天之人物无害者苏氏曰无心之人物无与敌曷由伤之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赤子隂号啼也嗌咽也嗄声嘶也形未完而气自专情未感而气自应由其精气纯一之极也声久费而气不伤由其和气调适之甚也 ?【子虽子何二切】嗄【所讶切】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人能知赤子冲气之和即常德也知常德者天真之明也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祥妖也非天地正气曰妖不能如赤子纯气之精则恃形而助气是以外养之幻身益其生非气之正也因情而动气是以外感之欲心使其气特人伪之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恃形而助者形之壮因情而动者情之壮凡物壮必老是不得常道者也不得道者早终而不能久常如赤子则不壮恶乎老既不老恶乎已

右第四十七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

此爱身存我也以言耗气不知道也知道者不言必先塞其言所从出之兑而後能闭其气所从出之门

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此处世应物也先自钝其鋭以不鋭解人之纷结先自暗其光以不光同人之尘昏在已在人之鋭钝光暗两无分别与世齐同妙不可测故曰玄同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疎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我既玄同则人不能亲疎利害贵贱我矣恩虽如骨肉而人与之相忘不可得而亲也邈然如涂人而人不忍相远不可得而疎也外名位货财而人莫能相益不可得而利也外死生祸福而人莫能相损不可得而害也势虽如君长而人与之相狎不可得而贵也眇然如匹夫而人不敢相慢不可得而贱也凡此六者人所不能已独能之故为天下之最可贵

右第四十八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正者法制禁令正其不正管商以正治国帝王以修身齐家为本不恃法制禁令以为正奇者权谋诡诈谲而不正孙吴以奇用兵帝王以吊民伐罪为心不尚权谋诡诈以为奇奇者仅可施於用兵不可以治国正者仅可施於治国不可以取天下无事者三皇无为之治如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不期人之服从而天下无不服从故唯无事者可以取天下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

设问辞以起下文之答正可以治国无事可以取天下者何以知其如此哉而下文答之也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昬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答上文言正仅可以治国忌讳谓畏避防禁严密本欲正民德也然民一举手摇足辄?罪戻有所畏避不得安生乐业而趍於贫矣利器利便於民之器如?罟耒耜杵臼舟车之属本欲利民用也然利器民得自为虽度量权衡之公亦将不出於上无所统一则国家黯无精采而疑为昬矣技巧造作利器之工末业衆多争能竞利则有售奇伪之物者矣法令者民所畏惮彰明易犯民不聊生则多为盗贼之归者矣八句所言二事法令彰所以多忌讳技巧多所以多利器盗贼之有由於民贫奇物之起由国家之昬明庶政使民知畏避来百工使民足财用所谓正也正以政盖期其国之治然民贫於下而或为盗贼政昬於上而售奇物其效如此是以之治国而犹不足也

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又答上文无事可以取天下无为好静无欲皆无事也既无所事何心致天下之向附而民自然而化自然而正自然而富自然而朴其效如此是以之取天下而有余也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承上两节总言之闷闷不快人意淳淳不浇漓察察精明缺缺不满足极终之所至无事者之政若闷闷无可喜然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其民廼淳淳然正者之政若察察有可观然下贫上昬物伪人乱其民廼缺缺然故借祸福为譬人以为祸者不知福倚於祸之旁譬闷闷之政而有淳淳之民也人以为福者不知祸伏於福之中譬察察之政而有缺缺之民也祸不终於祸而终於福福不终於福而终於祸孰能知其终之所至何如哉

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訞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就正之一字说问复反也訞不善也以正治国可谓善矣而其民缺缺则治国者将无所用於正邪盖正与不正对正一反则为不正之奇正善而奇不善善不善对善一反则为不善之訞惟无所谓正无所谓善而不至反为奇之訞也能知此者其惟圣人乎常人迷昧不知此理其日固已久矣非自今日然也故但知以正治国之为善而不知无所谓正之为正也以无正为正则与无事取天下者何以异哉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亷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又就无事二字设譬方如物之方四隅有棱廉如堂之亷一面有棱其棱皆如刀刃之能伤害人故曰割曰刿割之害差重於刿人之方者无转旋亷者无分辨其遇事触物必有所伤害直者不能容隐纵肆其言以讦人之短光者不能韬晦炫耀其行以暴已之长圣人之无事者以不事为事方者必割以不方为方则不割廉者必刿以不亷为廉则不刿直者必肆以不直为直则不肆光者必耀以不光为光则不耀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皆无事之譬也 刿【古卫切】

右第四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

人所成之形天所受之气治事修之养之也啬所入不轻出所用不多耗也留形惜气要术也

夫惟啬是以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复反还其初重多也积畜聚於内也德所得於天之冲气克胜也极终穷也有保有之国以喻人之身啬於用气则亏者全衰者盛而早得以反还其初所得之冲气畜聚於内者有增无减气充满则能胜外物无有能耗损伤害之者气之生息不絶莫知其终穷之时非如凡人之气老则衰耗竭尽至于终穷也气无终穷则能保有其身而形长留於世矣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蔕长生久视之道上文言保守身形由於积德德者万物身形之母保有身形者以能保有身形之母也故可长久气为身形之母气能留形形亦能留气气之生於下如未有根养形以培根则根?不拔气之荣於上如果有蔕养形以滋蔕则蔕固不脱根不拔则木永不枯瘁蔕不脱则果永不陨落此身所以长生目所以久视而能度世不死也深根固蔕形之留气长生久视形之留气也【此句疑当作气之留形也】

右第五十章

道德真经注卷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