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人,做得到任何事

第八讲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problem children and their education

不是每个家庭都健全,所幸家庭教育不足的缺憾,可由学校来补足。而教育大计的最高原则必须与“国家理想”一致。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儿童?这或许是现今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个体心理学在这个问题上贡献良多。无论是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目的都是想引出个体的个性并加以指导。因此,心理科学为正统教育技术之本。而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应将一切教育都视为广大生活心理艺术的分支之一。

我们先从教育的基础谈起。教育最普遍的原则必须契合个体日后注定要面对的人生。这意味着教育原则必须和国家的理想一致。如果我们不以国家理想来教育儿童,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常会遇到层层难关,以致无法融入社会,也难以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而国家的理想肯定是会改变的;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变革,如发生革命,也可能是在演进过程中慢慢转变。这意味着教育者必须高瞻远瞩,抱持宏大的理想。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只要教育当局具有远见的宏大理想就能站稳一席之地,并能教育下一代顺利适应不断变动的环境。

学校与国家理想之间的关系,绝对取决于学校体制与政府的关系。政府会透过公权力要求学校体制体现国家理想。政府不会直接接触学生家长或家庭,而是以政府的角色来监督学校教育。

从历史来看,学校体制在不同时期会反映不同的理想。欧洲的学校最初是为了贵族而设,校方秉持的是贵族精神,只收贵族学生。当教会掌管教育大权后,学校变成教会学校,教师也清一色是神职人员。之后,国家更加重视知识教育,于是学校开设的科目越来越多,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增。由于神职人员供不应求,因此非神职人员也可投入教职。

一直到近代[1],大部分老师仍非专事教职,而是身兼两职以上,像是同时当制鞋匠或裁缝师。显而易见地,这样的老师只会用教鞭来教育学生;而聘雇这种老师的学校不可能妥善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

具有现代精神的欧洲教育源自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2]的时代。裴斯塔洛齐是舍弃打骂处罚、采用爱的教育的第一人。

裴斯塔洛齐的出现极具价值。多亏有他,我们才体认到教学方法的重要。除心智发展迟缓的儿童以外,只要用对方法,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读写、歌唱,也会算数学。但我们并不会宣称裴斯塔洛齐倡导的教学法就是最好的,因为教学永远都有改进的空间。不断寻找更新、更好的教法,才是最正确也最适当的做法。

回顾欧洲学校发展史,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上开始需要大量具备读写、计算能力且不需太多指导便能独立作业的工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句口号:“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去。”如今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的时代,而教育能发展至此,都要归功人民的经济条件,以及对应此条件的社会理想。

过去在欧洲,唯有贵族是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也仅需要官员和劳工。只有未来准备担任高官要职的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一般人是不准上学的。当时的教育体系反映出当时的国家理想;而如今的教育体系,也同样因应各种不同的国家理想。在现代学校里,学生不必像以前一样双手交叉放膝上、安安静静、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听课。在现代学校里,孩子是老师的朋友。孩子不再受权威压迫,不再被迫服从,而是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美国有许多这类的学校,因为学校的发展一定会符合国家的理想,而政府是透过法规来体现国家理想的。

以学校的起源与组织架构来看,学校和国家、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式的(organic,意即会成长变动的)。而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对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而言,这种关系是一大优势。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学生适应社会。学校比家庭更容易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促进儿童社会化,因为学校比较贴近国家的要求,在评核孩童时较具公正性,而且学校不会纵容孩子。一般而言,学校会保持超然的立场与态度。

此外,社会理想不一定能深入每个家庭。“家庭教育是由传统思维所主导。”我们看过太多人信奉此观念了。唯有父母本身社会适应良好,并理解教育的目的必须符合社会化,家庭教育才可能进步。只有家长明白上述情况,他们的孩子才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并做好上学的准备;而孩子在学校里也会做足准备,好好面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让学校作为家庭与国家的中继站”应该是孩子在家庭、学校最理想的发展。

先前曾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在家庭中的人生风格早在四五岁时就已定型,无法直接予以改变。这也道出了现代学校体制应该发展的方向。学校绝对不可批评或处罚学生,应该试着型塑、教导及培养孩子发展社会兴趣。现代学校不能再以压制与审查的原则来教育下一代,而是必须致力了解并解决孩童个人的问题。

另一方面,父母子女在家庭中的关系十分紧密。父母很难按照社会需求去教育子女,而是宁愿为自己而教,衍生出一种会与孩子日后生活互相冲突的倾向;让孩子注定得面临种种巨大的障碍,而且是一入学就必须面对。孩子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孩子是老师的朋友。

“让学校作为家庭与国家的中继站”应该是孩子在家庭、学校最理想的发展。

* * *

the children are the teacher's friends.

this should be the ide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t home and in school,with the school standing midway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nation.

想改善这种情况的话,当然要先从教育家长开始,但就实务面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无法像教导孩子那样去教导大人。就算我们有机会与家长谈谈,可能也会发现他们对国家的理想没有太大兴趣;他们坚守家庭传统,根本不想理解社会理念。

虽然无法从家长下手,但可喜的是我们至少能广泛宣扬社会理念,以求让更多人理解。最好的宣传地点正是学校。理由有三:其一,学校有大批学生;其次,比起在家里,人生风格的错误在学校更容易浮出台面;最后,为人师表者应该是最了解学生问题的人。

我们并不担心正常的孩子,也无须影响他们。对于发展完全且社会适应良好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别压抑他们,让他们走自己的路。我们相信,正常的孩子在发展优越感时,会在有益面向追寻目标。而他们的优越感落在有用的面向,因此不是优越情结。

问题儿童、精神病患、罪犯等人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则都落在了生命的无用面向。这些人展现了所谓的优越情结,用来补偿他们的自卑情结。如我们之前提过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但只有当自卑感让当事人受挫到一定程度,激起他转投人生的无用面向,才会变成自卑情结。

在孩子入学之前,自卑感与优越感的问题早已在家中生根萌芽。孩子的人生风格,四五岁前就已在家庭里型塑完成,意即我们所谓的人生原型,并会与成人后的人生风格产生对比。人生原型就像尚未成熟的果子,如果成熟前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果子里长了虫,那么,等到这颗果子长大成熟,虫子也会越见肥大。

我们先前看过,虫子(意即困境)会由小变大,最后演变成生理缺陷。生理缺陷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与困难,往往就是产生自卑感的来源。再重申一次,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非器官上的缺陷,而是随后引发的社会适应不良。而这也是教育的好机会。如能透过教育来训练人们适应社会及自身的器官缺陷,缺陷不仅不是负债,反而可能变成资产。如先前所提,器官缺陷或许是激发出重大社会兴趣的源头,通过训练慢慢发展,这份兴趣很可能支配个体的一生;此外,如果这份兴趣出现在有益面向,对个体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生理缺陷是好是坏,取决于当事人的社会调适状况。因此,对于只想看或听的孩子来说,就要仰赖老师帮助他们培养兴趣,善用所有感官。否则的话,这样的孩子在发展上将会赶不上其他学生。

我们都很清楚左撇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笨手笨脚的情况。基本上,左撇子孩子之所以笨拙,是因为没有人意识到他是左撇子。由于他惯用左手,因此在家中一直格格不入。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孩子不是变得好胜有冲劲(这里指的是好的方面),就是变得消沉乖戾。如果这些孩子带着上述问题上学去,我们会发现他们要不就是拥有旺盛的斗志,要不就是垂头丧气、暴躁易怒与缺乏勇气。

除了器官有缺陷的孩子之外,被宠坏的孩子上学后也会出现问题。基于学校的组织架构,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孩子永远是目光的焦点。然而不可否认地,有些善良又心软的老师会对某个孩子特别偏心,但随着年级增加,孩子受宠的地位终究会不保。日后的人生只会更加严峻,因为文明社会普遍无法认同这种人:没有任何作为、实绩,却一直成为关注焦点的人。

问题儿童都有以下明确的特性:无法妥善面对人生的问题;他们野心勃勃,想为一己之私来统治一切,却罔顾国家社稷。此外,他们一向好争辩,爱与人针锋相对,但他们其实也是胆小鬼,对人生所有问题都兴趣缺乏。童年时期受宠,并无益于让他们做好准备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在这类儿童身上也发现了其他特质:他们凡事谨慎,总是犹豫不决。人生出现问题时,他们会拖着迟迟不解决;或是事情做到一半,只要遇到问题就直接放弃,改走其他的路,因此永远做不出名堂。

这些特质在学校会比家里更明显。学校就像是一场实验或一张试纸,一个孩子能否妥善适应社会并面对问题,到了学校立刻一清二楚。错误的人生风格在家里往往隐而不见,但到了学校就会无所遁形。

被宠坏的孩子与器官有缺陷的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丧失了积极解决问题的勇气,因此总想“排挤”人生的难题。然而,学校可以控制问题的难易度,循循善诱,让孩子慢慢进步到勇于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学校是我们可以真正从事教育的地方,而不只是单方面由师长来下指导棋而已。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孩子之外,我们也必须考虑惹人厌的孩子。惹人厌的孩子通常长得丑、常犯错、有残疾,没有准备好要踏入社会,更遑论适应社会了。以这三类孩子来说,惹人厌的孩子面临最大难题的可能性最高。

由此可知,不论师长或教育官员乐不乐意,学校都必须了解这些问题,找出因应问题的最佳方法,使之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环。

除了前述的问题儿童之外,还有些特别聪明、被誉为“天才儿童”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的某些科目表现超群,很容易就显得比其他人聪明。这样的孩子敏锐、有企图心,但同侪不见得喜欢他们。小孩子很容易就能看出周遭同伴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人们会羡慕天才儿童,但不见得会喜欢他们。

我们可以理解很多天才儿童都能顺利度过校园生活,但他们出了社会后却往往没有适当的人生规划(即人生风格)。一旦面临人生三大问题(社会、工作、爱情与婚姻),困境就出现了。他们在建立人生原型的阶段发生了什么事,到了这个时候便显而易见,亦可看出不良的家庭教育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天才儿童在家中一直如鱼得水、无往不利,导致他们人生风格中的错误难以现形。不过等到他们到了全新的环境,错误就无处藏身了。

有一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诗人很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诗人与剧作家的作品中,天才儿童的人生往往波涛汹涌、起伏不定。莎士比亚笔下的诺森伯兰伯爵(earl of northumberland)便是一例。莎士比亚不只是大文豪,亦是心理学大师,他所刻画的诺森伯兰伯爵对国王十分忠诚,但真正的危机来袭时,他就背叛了国王。莎士比亚非常清楚,极艰难的环境能清楚映射出一个人真正的人生风格。然而,型塑人生风格的并非逆境;早在逆境出现之前,个体的人生风格早已成形。

个体心理学为天才儿童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问题儿童一样。个体心理学家主张:“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这条一视平等的民主箴言,敛去了天才的光芒;天才总是背负着众人的期待,总是不断被往前推,到头来变得过分看重自己。认同这条箴言的人可以培育出非常聪明的孩子,而且孩子不会变得过于自负或太过野心勃勃。这些孩子清楚明白自己的成就都需归功于训练与好运。如果他们能持续接受适当的锻炼,就能完成任何一切想做的事。至于其他无法获得有益熏陶、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与训练的孩子,如果老师们能让他们理解这套方法,他们也能有出色成就。

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 * *

everybody can do everything.

后面这类孩子很可能已经失去勇气。他们需要得到保护,才有能力克服强烈的自卑感;任何人都无法长期承受自卑感的摧残。这些孩子还没上学之前,压根没有面对过这么多困难。由此可知,他们无法招架排山倒海而来的困境,而起了逃学的念头,或干脆直接休学。总之,他们坚信上学无法带给他们希望。如果上述想法属实,至少他们的行为还算有理且前后连贯。但个体心理学并不认同这种想法,也不相信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就没有希望,反而主张每一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孩子都会犯错,但错了可以改,改正之后便能继续往前迈进。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问题儿童并没有获得适当的帮助与处置。每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难题而大受打击时,身为主要照顾者的母亲通常会十分关心与焦急。也因为孩子在家中备受关爱,所以校方的通知、孩子在学校里遭受的批评与责备等问题,就会显得特别严重不堪。下列情况颇为常见:孩子因为家人宠他,而成为家人眼中的好孩子,但上学就代表必须切断和家里的联系,这时孩子心中潜伏的自卑情结就会出现,在学校变成坏学生。孩子还会开始痛恨起一直宠爱他的妈妈,觉得妈妈骗了他;因为妈妈不像在家里一样,一有问题发生就出面替他解决。在新情境引发的焦虑之下,孩子会忘记母亲原本对他的照顾与关爱。

我们经常看到以下情况:在家里很爱争吵的孩子,在学校反而变得沉默冷静,甚至到了自我压抑的地步。他们的母亲可能会跑来学校抱怨:“这孩子老是找麻烦,害我得整天看着他。”但老师对同一个孩子的形容却是:“他整天都安安静静坐着,动也不动。”有时情况正好相反,妈妈会跑到学校说:“这孩子在家里既安静又贴心。”但老师会说:“全班被他搞得天翻地覆。”后者很容易了解,因为那孩子是家里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家不吵不闹;但是当他在学校里不再是重心,就会打架闹事。反之亦然。

现在来看一个8岁女孩的案例,她是班长,同学都很喜欢她。但父亲带她去看医生时说:“这孩子残酷成性,是名副其实的暴君。全家都受不了她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女孩是弱势家庭的长女。当弟弟(妹妹)出生时,身为老大的女孩觉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仍希望自己能像以前一样是家人的最爱,于是她开始使坏。而她在学校里备受肯定,所以没有理由激发她变坏。

有些孩子则无论在家或者上学,日子都不好过。家人或学校都对他们多有怨言,最后导致这些孩子犯的错越来越多。有些孩子则是在家和上学都不修边幅。如果孩子在家里或学校的行为一致,我们就必须从过往的事件中寻找原因。不论如何,我们都务必同时考虑孩子在家中与在学校的行为,才能判断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要正确理解孩子的人生风格与他努力的方向,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

有时看来适应良好的孩子,在学校碰到新情境时,也可能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而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通常会被师长同学排斥。以欧洲一个孩子为例,他的父母富有又自傲,非贵族出身却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因此同侪都排挤他。那个孩子在家里备受宠爱,日子过得舒服自在,忽然间却落入了充满敌意的环境。而同侪排挤的行为有时极其残酷,孩子根本承受不了。但大多数个案在家里几乎绝口不提自己在校的遭遇,因为觉得丢脸,宁可选择静静地受苦。

这样的孩子到了16至18岁的阶段,也就是必须像成年人那样响应社会需求并正面迎接人生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停下脚步、不再有所作为,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勇气和希望。不但在社会碰壁,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路也险阻重重,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继续向前迈进了。

碰到这些个案该怎么办?他们的精力无从发泄,他们自外于全世界,或者自觉被隔离。这类型的人会伤害自己,甚至很可能自杀,而这些作为只有一个目的——伤害别人。此外,这类人也很想消失,因此躲进了疗养院。就算他们曾拥有一丁点社交能力,也早已消失殆尽。他们无法用正常的方式交谈,无法接近其他人,对整个世界永远充满敌意。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精神分裂(dementia praecox)或精神失常。想救助这样的病患时,必须找到方法让他们重拾勇气。这类个案虽然棘手,却是可以治愈的。

想治疗并治愈问题儿童,端看人生风格的诊断结果。个体心理学发展出来的相关诊断方法非常值得回顾。人生风格的诊断,不但在教育实务上不可或缺,亦可运用于其他许多地方。

除了直接研究孩子在形成人生原型的阶段发生了什么事,个体心理学应用的方法还包括探知早期记忆及询问孩子对未来职业的想象,观察姿势与身体动作,以及参考孩子在家中的排行。上述方法先前都讨论过,但或许有必要再强调一次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因为和其他方法相较之下,排行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

就像先前所述,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很重要,老大一度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但弟弟妹妹出生后地位就下降了;老大曾经享有极大的权力,却也注定会失掉权力。另一方面,排行老二、老三……老幺,也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状态。

我们往往发现,老大普遍比较保守,觉得握有权力的人应该持续掌权;失去权力都是意外所致。换言之,他们非常热爱权力。

老二的境遇则大异其趣。他们不但不是家人关爱的焦点,还要跟早一步起跑的老大竞争。老二一直想和兄姐平起平坐。他们不承认权力,却也希望权力易主。他们会在竞争中感受到一股向前冲的动力。这些行动在于显示,老二的眼光永远放在前方某处,一心想追上目标。老二会一直试图改变科学、自然法则,堪称真正的革命家。革命家在此并没有政治意涵,而是用以比喻老二对社会及同侪的态度。《圣经》里就有个很好的例子:双生子以扫(esau)和雅各布(jacob)。[3]

如果兄姐都长大成人后,老幺才出生,幼子的地位就会跟长子很像。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家中老幺的地位很有意思。所谓的老幺,是指没有弟弟妹妹、在手足之间年纪永远最小。这类孩子拥有优势地位,因为他们永远稳坐年纪最小的宝座。老二的地位是会变动的,有时也会跟老大一样,历经地位下滑的悲剧,但这种悲剧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生在老幺身上。老幺的地位最为有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发现最小的孩子发展得最好。老幺如老二般充满冲劲,既想征服他人,也想超越在前面带头的哥哥姐姐。但大致说来,老幺的行事作风和其他手足大不相同。如果某一家都出科学家,最小的孩子却很有可能成为音乐家或商人。如果某一家都从商,最小的孩子则可能是诗人。老幺总想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因为不和其他手足在同一个领域竞争而改走其他路线,会比较轻松。据此可知,老幺喜欢跟其他家人不一样。这显然也是一个信号,透露出他们某种程度上缺乏勇气;如果他们够勇敢,就会在同一个领域一较高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排行次序所做的预测,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倾向来表达的,并非绝对,也未必适用于每个人。事实上,如果老大很聪明,老二就不一定能征服他们,做兄姐的也就不会遭逢悲剧了。这样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他们的母亲很可能引领孩子去关心别人,包括家中的新生儿。另一方面,如果次子女无法征服、超过兄姐,就得面对更大的困境,而自身也很有可能变成麻烦人物。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次子女往往会失去勇气与希望,而成为社会中最糟的人。处于竞争环境中的孩子一定要永远怀抱能赢的希望,因为没了希望,那就什么都没了。

独生子女也有自己要面对的悲剧。他们在整个童年时期一直是家庭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人生目标也一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独生子女不会依照逻辑行事,而是遵循自己的人生风格。

在女性居多的家庭中,家中唯一的儿子处境会很艰难,这也揭示了一个问题:一般人通常认为这样的男孩一定很女性化,但这种观点有点言过其实。毕竟,教养我们的母亲也是女性。不过身为万花丛中一点绿,确实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当我们踏进一户人家,马上就可以知道这一家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因为男女生比例不同,家具的摆设就会不同,嘈杂程度也不一样,家中的秩序更是大不相同。家里男孩多,遭破坏毁损的东西就比较多;女孩多,住家环境比较干净整齐。

在女生环伺之下长大的男孩,有些人会更努力表现得像个真男人,并夸大自己的男性特质;而有些人则很可能被姐妹同化,变得很像女生。简而言之,这样的男孩要么温文儒雅,要么狂野不羁。如果是后者,必定是因为男孩不遗余力地证明并强调自己是男性。

只有兄弟的女孩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种女孩不是很安静、女性化,就是想变得跟哥哥、弟弟一样,兄弟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自卑感在这类案例中非常明显,因为女孩是男尊女卑家庭中唯一的女性,她会觉得自己只是女性,而这种感受便隐含着自卑情结。“只是”一词道尽了何谓自卑情结。当这个女孩试着打扮成男孩,长大后想拥有跟男性一样的性关系时,就代表她发展出了一种补偿性的优越情结。

我们可以用一个特殊的案例来为“排行”做个总结。该案例中的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两个孩子之间总是竞争激烈。妹妹不断被迫要更上一层楼,不只因为她是老二,也因为她的性别。她接受了更多的训练、费了更多苦劲,终于成为次子女中出类拔萃的那一型。她活力充沛、非常独立,而哥哥也意识到在这场兄妹竞赛中,两人距离越拉越近了。我们都知道,女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都比男孩子快。以十二岁的女孩来说,不论身心都比同龄男孩成熟。哥哥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法明了个中道理,因此他感到自卑,萌生放弃的念头,后来干脆停滞不前、不再进步,并设法开始逃避。像这样的男孩,有的人会借由艺术来自我逃避,有的则会罹患精神疾病、开始犯罪,甚至发疯崩溃。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无法继续这场赛局。

即使我们抱持“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的观点,上述案例仍然非常棘手。我们首先必须让哥哥理解妹妹之所以比他厉害,只是因为她练习得更多更勤,并通过练习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引导这对兄妹进入无须分出高下的领域,借此缓和竞争时的剑拔弩张气氛。

* * *

【注释】

[1] 本书最早于1927年出版。

[2] 裴斯塔洛齐(1746-1827)是最具有“教育爱”的学者,强调以爱作为教育的中心,被尊称为“教育界的麦加”。

[3] 雅各布和以扫为双生子,以扫为大,但以扫不爱崇拜也不爱长子的权力,后来长子权归于雅各布。

学校就像是一场实验或一张试纸,一个孩子能否妥善适应社会并面对问题,到了学校立刻一清二楚。错误的人生风格在家里往往隐而不见,但到了学校就会无所遁形。

* * *

school is like an experiment or acid test,for there it becomes apparent whether or not a child is adjusted to society and its problems.a mistaken style of life often escapes unrecognized at home,but it comes out in school.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