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短文学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 古诗赏析

未知   2024-04-27   阅读: 58 次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秋夜独坐》是王维晚年的作品,诗写禅悟的过程,流露出作者皈依佛门的禅思。

古诗赏析

诗人在一个秋雨之夜,独坐在空堂,见镜中两鬓苍然,不觉悲从中来。此时将近二更,他依旧没有入睡的打算,整个心思都沉浸在对时光流逝、人生渐老的悲伤之中。“独坐”可见内心孤独,“空堂”可见心境空虚。而这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个“悲”字。

等到思绪从悲伤中抽离出来,诗人的注意力被眼前的秋景所吸引——“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他仿佛从霖霪的雨声中看到了成熟的山果,并进一步联想到它们正纷纷落下;还从灯的光亮中注意到了野草中的虫鸣。这两句描写的是雨中秋景,展示的是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营造出一种极其空灵、闲淡、幽静的澄澈之境。

“雨中山果落”,为静态的画面中增添了动感。秋天山果熟,经秋雨一打,自然下落。“落”,极朴实的一个字眼,却呈现出一种天籁之美。而“灯下草虫鸣”句,瞬间把我们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中——昏黄的灯静静地亮着,醉人的虫鸣声慵慵地响着,多么静寂,多么温馨。

这两幅画,静中蕴含着无数的动感,动感之中又有不尽的静谧,把雨中秋景描写得极具禅意。与之相似的有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但司空曙句显得更加凄凉和孤寂,而王维句则显得恬淡悠闲。

诗的后二联写觉悟和学佛。诗人认识到人和万物的存在都是短暂的,人一旦老去就不能重回青春,这是自然的法则,即使炼丹服药祈求长生也是虚妄,只有信佛参禅,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王维也在《叹白发》一诗中写过“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王维出生在一个佛教氛围浓郁的家庭。受母亲的熏陶,王维小时候就与佛结缘,经常在家焚香诵经。当然,年轻时的王维没有遁入空门,他怀抱远大的理想,积极寻找入仕的门径,以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王维二十岁时状元及第,被授予太乐丞的官职,后因僭越之罪,被贬济州司户参军。宦海沉浮,王维清楚地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他的理想也随之渐渐破灭,而禅宗思想则占据了他的内心。因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王维的诗,总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浓浓的禅味。

  • 上一篇: 曾国藩大悟老子:欲成大事 先了心病
  • 下一篇: 床头书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