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经脉图考

卷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奇經八脈總說(李時珍)

凡人一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絡也。(《難經》作陰絡、陽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內溫臟腑,外濡腠理。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霧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秘者也。八脈散在群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時珍不敏,參考諸說,以備學仙醫者筌蹄之用云。

奇經八脈總歌

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在前督屬後,衝起會陰腎同行。

陽蹺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

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也。奇經有八,曰任、督、沖、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是也。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是故任沖主身前之陰,督主身後之陽,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指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牝幽微之竅妙得矣。

任脈循行圖

任脈循行圖

任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任脈起於中極下(中極,穴名,在臍下四寸。任脈起於其下,由少腹內胞門之宮、會陰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上行腹裡循關元(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臍下三寸之關元,小腸之募,三陰、任脈之會),循內上行會衝脈,浮外循臍至喉咽,別絡口唇承漿已,過足陽明上頤間,循面入目至睛明,會督為陰脈海傳(《靈樞·五音五味篇》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至承漿而終;上頤循面入目至睛明,會於督脈,總為陰脈之海也。按:任脈由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沖並傷,故脈不營於口唇,則髭鬚不生),男子內結七疝病,女人帶下瘕聚團(任脈自前陰上行於腹,故男女之為病如此)。

任脈穴圖

(脈長四尺五寸)

任脈穴圖

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按:《氣府論》曰: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本經原缺一穴,實只二十七穴;內齦交一穴,屬督脈;承泣二穴,屬足陽明、蹺脈;故只二十四穴。

任脈穴歌

任脈中行二十四,會陰潛伏兩陰間,曲骨之上游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邊,陰交神闕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闕連鳩尾,中庭膻中玉堂里,紫宮華蓋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止。

取穴分寸並別

會陰:(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脈別絡,俠督脈、衝脈之會。一云任督沖三脈所起,任由此而行腹,督由此而行背,沖由此而行少陰之分。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動脈。任脈、足厥陰之會。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臍下四寸。膀胱募也。足三陰、任脈之會。

關元:(一名次門,一名下紀。)在臍下三寸。此穴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小腸募也。足三陰、陽明、任脈之會。(《千金》云:治久痢百治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又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神農經》云:治痃癖氣痛,可灸二十一壯。)

石門:(一名命門,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利機。)在臍下二寸。三焦募也。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也,為男子生氣之海。(刺八分,灸五壯。此氣海也,凡臟氣憊,一切真氣不足,久疾不瘥者,悉皆灸之。《甲乙經》曰:刺一寸三分,一日灸百壯。昔柳公度曰:吾養生無他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常若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陰交:(一名少關,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一曰當膀胱上際。三焦募也。任、沖、少陰之會。(刺八分,灸五壯,一曰灸百壯。主治衝脈生病,從少腹衝心而痛,不得小便,疝痛,陰汗,濕癢,奔豚,腰膝拘攣,婦人月事不調,崩中,帶下,陰癢,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

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灸三壯,禁刺,刺之令人惡瘍潰矢,死不治。一曰納炒乾淨鹽滿臍,上加厚姜一片蓋定,灸百壯,或以川椒代鹽亦妙。《千金》云:納鹽臍中灸三壯,治淋。又:霍亂納鹽灸二七壯。又:灸神闕,主治陰證傷寒,中風不省人事,腹中虛冷傷憊,腸鳴泄瀉不止,水腫鼓脹,小兒乳痢不止,腹大風癇,角弓反張,脫肛。婦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脫胎。此穴在諸傢俱不言灸,只云禁針。《銅人》云:宜灸百壯。有徐平者,卒中不省,得桃源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復不起。鄭糾云: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逾八十。向使徐平灸至三、五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故神闕之灸,須填細鹽,然後灸之,以多為良。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而且延年;若灸少,則時或暫愈,後恐復發,必難灸矣。但夏月人神在臍,乃不宜灸。)

水分:(一名分水,一名中守。)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曰水分。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當胃下口、小腸上口。足太陰、任脈之會。

建里:在臍上三寸,中脘下一寸。

中脘:(一名太倉,一名胃脘,一名上紀。)在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居岐骨與臍之中。胃之募也,為腑之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此穴刺八分,灸七壯;一云二七壯,至百壯。此為腑會,故凡腑病者當治之。)

上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臍上五寸。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千金》云:日灸二七壯至百壯,三報之。《神農經》云:治心疼積塊嘔吐,可灸十四壯。《玉龍賦》云:閤中脘,治九種之心疼。)

巨闕: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千金》云:治吐逆不下食,灸五十壯。又:治卒忤,灸百壯。《神農經》云:治小兒諸癇病,如口噦吐沫,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鳩尾:(一名𩩲骬,一名尾翳。)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甲乙經》曰一寸半。膏之原也。(禁刺灸。此穴大難下針,非甚妙高手,不可輕刺也。)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膻中:(一名元兒,又一名上氣海。)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兩乳間陷中,仰而取之。(禁刺,灸七壯。此穴乃氣之會也,凡上氣不及下氣、嗌氣、膈氣、痛之類,均宜灸之。)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一云少灸。主治胸膺滿痛,煩咳喘急,喉痹咽壅,水漿不入等證。)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治同玉堂。)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灸主治同上。)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灸主治同上。)

天突:(一名玉戶。)在結喉下三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神農經》云:治氣喘咳嗽,可灸七壯。)

廉泉:(一名本池,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陰維、任脈之會。(按:《刺瘧論》所載曰:舌下兩脈者,廉泉也。《氣府論》曰:足少陰舌下各一。《衛氣篇》曰: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然則廉泉非一穴,當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脈,而且為足少陰之會也。)

承漿:(一名天池,一名懸漿。)在頤前下唇稜下陷中。足陽明、任脈之會。(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口噤不開,暴喑不能言,刺三分,徐徐引氣而出,及治任之為病,其苦內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癥聚。一云療偏風口喎面腫,消渴飲水不休,口齒疳蝕生瘡,灸之亦佳,日可七壯,至七七壯止,即血脈宣通,其風應時立愈,艾炷不必大,但令當脈,即能愈疾。《千金》云:小兒唇緊,灸三壯。《百證賦》云:瀉牙疼而即移。)

任脈之別,名尾翳,下鳩尾,散腹。實則腹皮痛,虛癢搔,取之所別。(注:尾翳,誤也。任脈之絡名屏翳,即會陰穴,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此經由鳩尾下行散腹,故為病若此,而治之者,當取所別之會陰也。)

督脈循行圖

督脈循行圖

督脈循行主病歌

督起少腹骨中央(少腹,胞宮之所居;骨,橫骨中央,下近外之中央也),入系廷孔絡陰器(廷孔,言中正之直孔,即溺孔也。女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上際。謂之端乃督脈外起之所。此雖言女子,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循宗筋而出莖端也。別絡自溺孔之端,循順分行向後也),合篡至後別繞臀(篡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合者循陰器向後復合篡間,分而為二,繞行篡後之臀也),與巨陽絡(太陽中絡)少陰比(合少陰腎脈,並行)至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行,相隨大腸起(目)內眥,上額交巔絡腦間,(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仍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循男莖(絡督之別絡,並足太陽經上頭下項,俠脊抵腰中,復絡於腎;若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裡上頭,由鼻而至人中也;莖,男子陰莖),下篡亦與女子類。又從少腹貫臍中,(央)貫心入喉頤唇宮(上頤還唇),上系兩目下中央,此為並任(並任脈而行)亦同沖,大抵三脈同道起(督衝任皆起於會陰之中下,一原而三岐,異名而同體),靈素言之每錯綜(《五音五味篇》曰:衝任脈皆起胞中,上循背裡;是又言衝任行背,故經亦有謂衝任脈為督脈者。古圖經有以任脈循背謂之督,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亦謂之督。今人大率以行身背者為督,行身前者為任,俠臍膀左右上行者為沖。然循任督二經所行穴道,一在身前,一在身後,而衝脈居中,本無穴道,伴行足少陰腎經穴道,似當以此說為正),督病少腹(上)衝心痛,不得前後(二便不通)沖疝攻(此督脈為病,而兼於衝任二脈之症),其在女子為不孕(沖為血海,任主胞脈),嗌乾(脈衝咽喉)遺溺及痔癃(絡陰器,合篡間,此督脈為病同於衝脈,考)督脈生病治督脈,骨上臍下可收功(骨上,橫骨上毛際下曲骨穴;臍下,謂臍下一寸陰交穴;皆任脈之穴,其治而言督,何也。蓋督衝任三脈同一體,督即任沖之綱領,任沖即督之別名也,故言治若此),別絡病實則脊強,虛而頭重高搖空(注見別絡之後)。

督脈穴圖

(脈長四尺五寸)

督脈穴圖

督脈穴歌

督脈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大椎瘂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後頂排。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凡取脊間督脈諸穴,當於骨節突處取之,但驗於魚骨為可知也,若取於節下,必不見效。

按:督脈始於長強者,本自《靈樞·經脈篇》,曰督脈之別名長強,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難經·二十八難》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之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乃指穴而言也。前論督脈起於少腹者,是指循行而言也。

取穴分寸並別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撅骨,《靈樞》謂之窮骨,亦名尾骶。)在脊骶骨端,伏地取之。督脈之絡,別走任脈,足少陰所結。一云足少陰、少陽之會。(《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惟佳。又:下漏五痔,疳蟲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為度;灸亦良,日三十壯,至七日止,但不及針。又:灸尾翠骨七壯,治脫肛神良。《千金》作龜尾,即窮骨也。此穴為五痔之本。)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戶,一名隨室。)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千金》云:腰卒痛,去窮骨上一寸,灸七壯者,即此。)

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一云:平臍,用線牽而取之。(《千金》云: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臍,乃取杖度背脊,灸杖頭盡處,隨年壯良。丈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長泄痢,婦人崩中出血,帶下淋濁赤白,皆灸之,此俠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標幽賦》云:兼肝俞,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木。)

懸樞:在十二椎節下間,伏而取之。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此穴諸書皆失之,惟《氣府論》督脈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氣穴論》,曰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者,其穴即此。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至陽:在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主治腰脊強痛,胃中寒不食,少氣,胸脅支滿,羸瘦,身黃,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寒熱解㑊。)

靈臺:在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出《氣府論注》。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身柱:在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灸七七壯。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怒欲殺人,瘛瘲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神農經》云:治頦嗽可灸十四壯。)

陶道: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

大椎:(一名百勞。)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一曰平肩。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為骨會,骨病者可灸之。《千金》云:凡瘧有不可瘥者,從未發時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時傳以此治百病。《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禁灸,灸之令人啞。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熱論》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此穴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之令人喑。《席弦賦》云: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又云:從來風府最難尋,須用功夫度淺深,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腦戶:(一名匝風,一名會額,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一曰在髮際上二寸。督脈、足太陽之會。禁刺灸,刺中腦戶,入腦立死。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心,容豆許,直兩耳尖,上對是穴。督脈、足太陽之會;手足少陽、足厥陰俱會於此。(刺二分,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二分,灸三壯。一曰灸頭頂不得過七七壯。主治頭風頭痛,耳聾,鼻塞鼻衄,中風言語蹇澀,口噤不開,或多悲哭,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吐沫心神恍惚,驚悸健忘,痎瘧,女人血風,胎前產後風疾,小兒風癇驚風,脫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二分,得氣即瀉。若灸至百壯,停三五日後,繞四畔用三稜針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否則恐火氣上壅,令人目暗。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氣欲絕,身口溫,可針人中三分,灸百會三壯即蘇。《史記》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針取三陽五會而蘇。《席弘賦》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骶。)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會前一寸。(《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灸二七至七七壯。小兒八歲以前禁針,蓋其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千金》云:邪病鬼癲,囟上主之,一名鬼門。《神農經》云:治頭風疼痛,可灸三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炷如小麥。一云: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彌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相和,揩髮根下,頭風永除。)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可容豆。(《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諸陽熱氣。)

神庭: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禁刺,灸三壯,專理頭風。

素髎:(一名面王。)在鼻端準頭。刺一分,禁灸。(主治鼻中息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一曰:治酒酢風,用三稜針出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督脈、足陽明之會。(刺三分,留六呼,得氣即瀉,灸三壯至七壯,炷如小麥,然灸不及針。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多飲,水氣遍身浮腫,瘟疫,口眼喎噼,俱宜刺之。若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愈。《神農經》云: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兌端:在上唇端。《甲乙經》曰:手陽明脈氣所發。(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壯,炷如大麥,治齒齦痛,口瘡,臭不可近。)

齦交:(齦,音銀,齒根肉。)在唇內上齒縫中。任督二經之會。(逆刺三分,灸三壯,治鼻息,牙疳,小兒面瘡。)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別者,別走任脈、足少陰者也。本經上頭項,走肩背,故為病如此。頭重高搖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長強。)

衝脈循行圖

衝脈循行圖

衝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衝起氣街並少陰(起,言脈外所起,非發源之謂也。氣街,一名氣衝,在少腹毛際兩旁各二寸,橫骨兩端動脈宛宛中,足陽明穴也。並少陰穴合,皆云足少陰之會),俠臍上行胸中散(俠臍左右五分,而上至胸中而散,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此言衝脈之前行者也)。沖為五臟六腑海(沖為血海。《痿論》曰:經脈之海也,主滲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海論》曰:十二經脈之海也,其輸上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五臟六腑皆稟氣(上出頏顙)滲諸陽經灌諸精,從下衝上取茲義(故名沖)。其有並腎下行者,注少陰(大)絡氣街出,(循)陰股內廉入膕中,(膝後曲處)伏行骭骨內踝際。下滲三陰(肝脾腎)灌諸絡,以溫肌肉至跗指(《逆順肥瘦篇》曰:並少陰氣街,循陰股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廉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少陰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循跗入足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總之內外布周身,前後上下無不至(衝脈之下行者,雖會於陽明之氣街,而實並於足少陰之經,且其上自頭、下自足、後自背、前自腹、內自溪谷、外自肌肉,陰陽表裡,無所不涉。又:《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百病始生篇》曰:傳舍於伏沖之脈。所謂伏沖者,以其最深也。故凡十二經之氣血,此皆受之,以營養周身,所以為五臟六腑之海),氣不順時血泣凝,為病逆氣裡急是(衝脈俠臍上行至於胸中,故其氣不順則膈塞逆,氣血不和則胸腹裡急矣)。

衝脈總釋

衝脈起於腹氣之街者,是謂氣所行之街也。一身之大氣積於胸中者,有先天之真氣,是所受者,即人之腎間動氣也;有後天之宗氣,是水穀所化者,即人之胃氣也。此所謂起於腹氣之街者,是起胃中谷氣也。並於少陰,是並於腎間動氣。真氣與穀氣相併,俠臍上行胸中而散,是大氣分布五臟六腑諸經而充周身也。

衝脈穴圖

(穴位尺寸見足少陰腎經)

衝脈穴圖

衝脈穴歌

衝脈俠臍起橫骨,大氣四注肓俞同,商石陰通幽門穴,至胸散布仍流行。

陽蹺脈循行圖

陽蹺脈循行圖

陽蹺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陽蹺太陽之別脈,脈氣所發起跟中,上合三陽循外踝(《二十八難》曰:陽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從脅循肩與頄通,會目內眥太陽地,上入髮際下耳終(陽蹺之脈起跟中,上合手陽明、手太陽、足陽明,從脅少陽循肩入頸頄,會任脈承泣,屬目內眥而會太陽也),陰緩陽急陽蹺病,邪客陽蹺目內疼(《靈樞經》曰: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

陽蹺脈穴圖

陽蹺脈穴圖

陽蹺脈穴歌

陽蹺穴起申僕陽,居髎肩髃巨骨鄉,臑俞地倉巨髎泣,終於睛明一穴強。

陽蹺脈分寸歌

陽蹺脈起足太陽,申脈外踝五分藏,僕參後繞跟骨下,附陽外踝三寸鄉。

居髎監骨上陷取,肩髃一穴肩尖當,肩上上行名巨骨,肩胛之上臑俞坊。

口吻旁四地倉位,鼻旁八分巨髎疆,目下七分是承泣,目內眥出睛明昂。

蹺者,足也,奇經涉於足者之名也。曰陽者,以其所行陽經也。陽蹺者,謂足太陽經之別脈也。起足太陽膀胱經、足外踝下五分陷中申脈穴,繞後跟骨下僕參穴,又前斜足外踝上三寸跗陽穴,又與足少陽會於季脅軟骨端下八寸三分居髎穴,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肩後大骨下胛上廉臑俞穴,又與手足陽明會於膊骨頭肩端上肩髃穴,又上行肩尖上兩叉骨巨骨穴,又與手足陽明會夾口吻旁四分地倉穴、行於鼻孔旁八分巨髎穴,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目下七分承泣穴,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目內眥外一分睛明穴也。

陰蹺脈循行圖

陰蹺脈循行圖

陰蹺脈循行主病歌

陰蹺少陰之別脈,然骨後起循內踝,直上陰股入陰間(入陰間,即會陰穴。張紫陽曰: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此脈才動,諸脈皆通),上由胸裡缺盆過,出人迎(胃經頸旁動脈)前至咽喉(《二十八難》曰: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入頄(顴內廉)合陽內眥坐(《靈樞·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脈。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濡兩目,氣不榮兮目不合,二十九難著病情,陽緩陰急細推著。

陰蹺脈穴圖

陰蹺脈穴圖

陰蹺脈穴歌

陰蹺起於然谷後,上行照海交信列,二穴原本足少陰,足之太陽睛明接。

陰蹺脈分寸歌

陰蹺穴起足少陰,足內踝前然骨後,踝下一寸照海真,踝上二寸交信列。

陰蹺者,以其所行陰經,為足少陰之別脈也。起於腎經足內踝前,大骨下陷中、然骨後,上循內踝之下一寸照海穴,又循太谿,郄於足內踝之上二寸,直行交信穴,從交信上循至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之用矣,此陰蹺循行之經穴也。

考正陰蹺穴道(壽田)

《靈樞·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脈,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非謂起於然谷穴,而終於睛明穴也。而李時珍乃謂起於然谷穴,終於睛明穴。張介賓《類經》亦紀然谷、交信、照海、睛明四穴。《金鑑》孚而合之。獨《針灸大成》只有照海、交信二穴,左右凡四穴。(予)甚駭然,悉難為則,沉思細考《圖經》,交信為陰蹺之郄,照海乃陰蹺所生,然谷無生、郄、會之語。而睛明穴下,《氣府論注》曰:手足太陽、陽明、陽蹺五脈之會,並無陰蹺會、屬之文,無他時珍先生之謂。起於然谷穴者,是誤看後字也;終於睛明穴者,是誤看屬目內眥,合於太陽之合字也。介賓《類經》亦紀然谷、交信、照海、睛明四穴者,是著書之繁冗,失細諦之思也。何者,陰蹺之穴紀四。而蹺脈分男女之注內,按有云陰蹺為少陰之別脈,起於照海穴,由此觀之,矛盾不期而見之也。二先生者,俱為後學之指南,而著作猶有差失。籲,著作之難,不誠然哉。(予)不揣遵《圖經》之交信、照海為陰蹺之郄會者,而繪紀之,不知有小補於陰蹺之當否。

蹺脈數陰陽歌

陽蹺男經女是絡,陰蹺男絡女為經。脈數陰陽分男女,左右七尺五寸許(《靈樞》曰: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則知男子數左右之陽蹺,女子數左右之陰蹺也。長短,數左右合一丈五尺)。陰脈營臟陽榮腑,如環無端莫知紀,氣之流溢表裡周,內濡臟腑外腠理。

陽維脈循行圖

陽維脈循行圖

陽維脈循行主病歌

陽維起於諸陽會,脈氣所發足太陽(起於足太陽經外踝之下金門穴也),從胻循腹背肩項,頭面維絡會督場(從胻謂自外踝上行,會足少陽為郄,循膝髀抵少腹側,循脅肋肘會臂,過肩會手少陽、足陽明,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蹺,上循耳後,上頭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相會,復循頭後會於督脈,維絡諸陽,以固其衛氣也),假若陽不維陽絡,溶溶不能自收藏(收藏,收持也),陽維為病苦寒熱,受邪在表衛不強(出《二十九難》)。

陽維脈穴圖

陽維脈穴圖

陽維脈穴歌

陽維脈起穴金門,陽交日月臑俞經。臂臑肩井天髎過,風池腦空接承靈。

正營目窗並臨泣,陽白仍還循本神。風府啞門會督脈,左右三十四穴成。

陽維脈分寸歌

陽維穴起足太陽,外踝一寸金門藏。踝上七寸陽交郄,肋端日月會少陽。

肩後胛上尋臑俞,臂臑肘上七寸當。肩上陷中肩井地,天髎穴在缺盆鄉。

耳後陷中風池會,枕骨之下腦空彰。腦前寸五承靈市,靈前一寸正營場。

目窗只隔正一寸,入發五分臨泣詳。陽白眉端一寸度,本神入發四分量。

項後啞門入髮際,入發一寸風府疆。

考正陽維穴道(壽田)

粵稽陽維穴道,《類經》凡十三穴,則無日月、臂臑、承靈、目窗四穴。李時珍左右凡三十二穴,有居髎、臑會而無日月、風府、啞門三穴。又考《針灸大成》,穴凡三十四,有臑會而無臂臑。合諸家稽之《圖經》穴道,無陽維之會郄者去之,有陽維之會郄者紀之,實得一十七穴,左右亦成三十四矣。今遵《圖經》穴屬,逐一而縷明之。金門穴,足太陽之郄,陽維別屬也;起足外踝下一寸,行於足少陽經之足外踝上七寸。陽交穴,乃陽維之郄也。三肋端橫之日月穴,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又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肩後大骨下、胛骨上廉臑俞穴也。肘上七寸之臂臑,是手足太陽、陽維之會,又會於肩上陷中肩井穴。缺盆中上毖骨際之天髎穴,乃手足少陽、陽維之會也。耳後陷中之風池,枕骨下之腦空,腦前寸五之承靈,靈前一寸之正營,隔營一寸之目窗,眉上一寸之陽白,入發四分之本神,俱屬少陽、陽維之會。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脈之會者,入發五分之臨泣穴也。項後入發之啞門,入發一寸之風府二穴者,系督脈、陽維之會也。約上諸穴,實陽維之左右三十四穴也,晰明於此,求正後之賢者。

陰維脈循行圖

陰維脈循行圖

陰維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陰維脈起諸陰交,內踝上行築賓郄(築賓,足少陰經穴,為陰維之郄,其脈發於此處),循腹至乳上咽喉,維絡諸陰會任適,脈終上至在頂前(循腹謂自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小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上會足太陰;循脅肋,會足厥陰;上胸膈,挾咽喉,與任脈會上至頂前而絡也),不自相維志豪失(《二十八難》曰: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之會,陰維起於諸陰之交。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者也),陰維為病苦心痛,主治三陰可愈疾。

李瀕湖曰:陽維之脈,與手足三陽相維,而足太陽、少陽則始終相聯附者,寒熱之證,惟二經有之。故陽維為病,亦苦寒熱。蓋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邪氣在經,內與陰爭而惡寒,外與陽爭而發熱。則寒熱之在表而兼太陽證者,有汗當用桂枝,無汗當用麻黃。寒熱之在半表半裡而兼少陽證者,當用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若夫營衛惵卑而病寒熱者,黃耆建中及八物湯之類主之。潔古獨以桂枝一證屬之陽維,似未擴充。至於陰維為病苦心痛,潔古獨以三陰溫里之藥治之,則寒之中三陰者宜矣。而三陰熱厥作痛,似未備矣。蓋陰維之脈雖交三陰而行,實與任脈同歸,故心痛多屬少陰、厥陰、任脈之氣上衝而然。暴痛無熱,久痛無寒,按之少止者為虛,不可按近者為實。凡寒痛兼少陰及任脈者,四逆湯;兼厥陰者,當歸四逆湯;兼太陰者,理中湯主之。凡熱痛兼少陰及任脈者,金鈴散、延胡索散;兼厥陰者,失笑散;兼太陰者,承氣湯主之。若營血內傷,兼夫任、沖、手厥陰者,則宜四物湯、養營湯、妙香散之類。因病藥之,如此則陰陽虛實庶乎其不差矣。

陰維脈穴圖

陰維脈穴圖

陰維脈穴歌

陰維之穴起築賓,府舍大橫腹哀循,期門天突連舌本,此是陰維脈維陰。

陰維脈分寸歌

陰維脈起足少陰,內踝之上尋築賓,少腹之下稱府舍,大橫平臍是穴名,此穴去中三寸半,行至乳下腹哀明,期門直乳二肋縫,天突結喉下一寸,喉上中央舌本下,穴名廉泉通腎津。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者,謂起於足少陰腎經之內踝後上腨分中築賓穴,與足太陰交於少腹下、去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又平臍去中行三寸半大橫穴,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縫之下二寸腹哀穴,又與足厥陰交於乳下二肋端縫期門穴,又與任脈交於結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從天突上行在頷下結喉上、口中舌本下廉泉穴而終,此陰維脈氣所發也。

帶脈循行圖

帶脈循行圖

帶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帶起季脅繞身行(《二十八難》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同足少陽之經循(足少陽經、帶脈之會),圍身一周如束帶,又與少陽會樞維(樞維,穴名),靈樞說足少陰正,上膕別走太陽經,合腎十四椎屬帶(《經》曰:足少陰上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下垂,故名。婦人惡露隨脈而下,故謂之帶脈也),脈氣所發是正名,主病溶溶(漫緩貌)囊水狀,婦女月事雜證侵(《明堂》曰:婦人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素問》曰:邪客於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痛控䏚,不可以養息。王海藏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益之;血閉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治:始則四物入紅花,調黃耆、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則四物入紅花,調易老沒藥散)。

考正帶脈穴道(壽田)

帶脈之穴,李時珍謂起於季脅之章門,循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左右凡八穴。張介賓《類經》謂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穴名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凡四穴。《金鑑》與《針灸大成》均言帶脈、五樞、維道,凡六穴。考之《圖經》,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屬帶脈之會,章門穴乃脾之募,臟之會,非帶脈之會也。時珍穴之四,介賓穴之二,較之《圖經》,俱有差失。今遵《圖經》、《金鑑》、《大成》穴屬而縷繪之,以質後之賢者。

帶脈穴圖

帶脈穴圖

帶脈穴歌

帶起少陽帶脈穴,繞行五樞維道間,京門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脅束帶然。

帶脈分寸歌

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下三維道當。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即維道穴也。

諸部經絡循行會通發明

頭面部

巔:足太陽之脈交巔。其支者從巔。直者從巔。足厥陰之脈內行與督脈會於巔。手少陽之正別於巔。足少陽之筋交巔上。督脈上額交巔上(俱見經絡類)。

腦髓:足太陽之脈直者入絡腦。足陽明循眼系絡腦。督脈入絡腦。諸髓者皆屬於腦。腦為髓之海(經絡)。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髓者以腦為主。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疾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經絡)。

額顱:足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足太陽之脈上額。足厥陰之脈上出額。足少陽之筋,直者上額角。手少陽之筋結於角(俱經絡)。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此五絡皆上絡左角(針刺)。

頭:足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足太陽之筋,直者上頭。手陽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絡頭。督脈之別散頭上。頭氣有街(俱見經絡類)。陰氣從足上行至頭。陽氣從手上行至頭。頭者睛明之府(俱疾病)。三陽在頭(脈色)。

面:任脈循面。足少陽之別散於面。手少陰之正出於面(經絡類)。諸陽之會皆在於面(疾病)。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心者生之本,其華在面(臟象類)。

目(附命門):目者,肝之官也(脈色)。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東方生風,在竅為目(臟象)。敷和之紀,其主目(運氣)。任脈入目。督脈與太陽起於目內眥,其少腹直上者,上系兩目之下。蹺脈屬目內眥,氣不營則目不合(經絡類)。足太陽之脈,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針刺)。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足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上合於太陽,為目下綱。足陽明之正還系目系。足太陽之脈起目銳眥,支者至銳眥後。足少陽之筋,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足少陽之正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足厥陰脈之內行連目系。手太陽之脈至目銳眥,支者至目內眥。手少陽脈之支者至目銳眥。手少陰脈之支者系目系。手少陰之正合目內眥。手少陰之別系目系(俱經絡類)。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脈(經脈)。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夜則氣行於陰而復合於目。諸脈者皆屬於目(經絡類),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臟象),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五臟六腑,目為之候。五臟六腑之精液盡上滲於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目者,心使也(俱疾病類)。

命門:足太陽之標在兩絡(即睛明穴)。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經絡)。手太陽之標在命門之上一寸。

鼻(附天牝):鼻者肺之官也(脈色)。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腫主鼻,在竅為鼻。(臟象。)審平之紀,其主鼻。(運氣。)手陽明脈之支者上挾鼻孔。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陽脈之支者抵鼻。足陽明之筋下結於鼻。足太陽之筋結於鼻。(俱經絡類。)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臟象。)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經絡)。

天牝:天牝從來,復得其往(天牝,鼻也)。

耳:耳者腎之官也(脈色)。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主耳,在竅為耳。(臟象。)足太陽脈之支者至耳上角。足陽明之脈循頰車上耳前。足陽明之筋,其支者結於耳前。足少陽之脈下耳後,支入耳中,出耳前。足少陽之筋出太陽之前,循耳後。足少陽之標在窗籠者,耳也。手太陽脈之支者入耳中。手少陽脈之支者系耳後,出耳上角,又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陽之筋結於耳後完骨,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脈(俱經絡類)。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針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臟象)。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疾病)。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經絡)。

枕骨:足太陽之筋,直者結於枕骨。足少陰之筋循脊中,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經絡)。

完骨:足太陽之筋,支者上結於完骨。手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耳後完骨。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俱經絡類)。

顴:手太陽之脈,斜絡於顴(經絡)。

頄:足太陽之筋,支者下結於頄;足陽明之筋,直者合於頄;手陽明之筋,支者結於頄。足少陽之筋,直者上結於頄。蹺脈入頄(經絡)。

䪼:手太陽之脈,支者上䪼。手少陽脈之支者至䪼。足少陽脈之支者抵於䪼。足陽明之正上䪼(經絡)。

頰:手陽明脈之支者貫頰。手太陽脈之支者,循頸上頰。手少陽脈之支者下頰。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手陽明之別上曲頰。足少陽脈之支者下加頰車。足陽明之脈循頰車。足厥陰脈之支者下頰裡(俱見經絡)。

頤:任脈上頤。督脈上頤。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足少陽之別出頤頷中(俱經絡)。

頷:足少陽之筋下走頷。手太陽之筋結於頷。手少陽之筋上乘頷。手陽明之筋,直者下右頷(俱經絡)。

顏:足太陽之筋下顏。手陽明之標在顏下(經絡)。

人中:手陽明脈之支者交人中(經絡)。

承漿:足陽明之脈下交承漿(經絡)。

喉口唇舌部

咽喉(人有二喉,一軟一硬,軟者居後是謂咽喉,乃水穀之道,通於六腑者也;硬者居前,是謂喉嚨,為宗氣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於五臟者也):任脈至咽喉。足陽明脈之支者循喉嚨。督脈入喉(經絡)。衝脈、任脈會於咽喉(臟象)。足少陰脈之直者循喉嚨。足厥陰脈之內行,循喉嚨之後。足少陽之別上挾咽。足陽明之正上循咽。足陽明挾咽之動脈。足太陰之正合於陽明,上行結於咽。手少陰脈之支者上挾咽。手太陽脈之內行循咽。手少陰之正上走喉嚨。手厥陰之正出循喉嚨,手陽明之正上循喉嚨。太陽之正循喉嚨。上焦並咽以上(俱經絡類)。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針刺)。

頏顙(頏,頸也;頏顙即頸中之喉,顙當咽喉之上,懸雍之後,張口可見者也;顙前有竅息通於鼻,故為分氣之所泄):足厥陰之脈內行上入頏顙。足陽明之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經絡。)衝脈上者出於頏顙。(針刺。)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

嗌:足太陰脈絡嗌(疾病)。足陽明之別,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經絡)。地氣通於嗌(陰陽)。

會厭: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厭太而厚則開闔難,其氣出遲。足之少陰絡於橫骨,終於會厭(針刺)。會厭者,聲之戶也(針刺)。

口: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脾主口,在竅為口(臟象)。備化之紀,其主口。(運氣。)手陽明脈之支者挾口。足陽明之脈挾口。足陽明之正出於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經絡)。衝任之脈絡唇口(臟象)。

唇: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其華在唇,四白(臟象)。口唇者,脾之官也(脈色)。唇舌者,肌肉之本也(疾病)。口唇者,音聲之扇也(針刺)。

舌:舌者,心之官也(脈色)。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故病在舌本。心主舌,在竅為舌(臟象)。升明之紀,其主舌(運氣)。足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疾病)。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足太陰之正,貫舌中。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少陰之正,直者系舌本。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足少陰,舌下(經絡)。足之少陰上繫於舌(針刺)。足太陰之標,在背腧與舌本。足太陽之筋,支者別入結於舌本。手少陰之別系舌本。手少陽之筋,支者入系舌本。上焦上至舌(經絡)。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疾病)。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臟象)。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經絡)。

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懸雍垂者,懸而下垂,俗謂之小舌,當氣道之沖,為喉間要會,故謂之關)。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即喉上之軟骨連心肺,故為神氣所使;上連舌本,故主發舌機)。

齒牙:足陽明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足陽明之動脈循牙車(經絡)。足太陽脈亦有入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針刺)。手陽明脈之支者入下齒中。手陽明之別遍齒(經絡)。臂陽明有人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針刺)。手少陽之筋,支者上曲牙(經絡)。齒者骨之所終也(氣味)。

頸肩部

項頸:督脈之別上項。督脈還出,別下項。足太陽之脈下項。足太陽之筋上項。足少陽之脈循頸。足太陽之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足陽明之別上頭項。足少陽之筋,挾膂上至項。足少陰之正,系舌本,復出於項。手太陽脈之支者循頸。手太陽之筋,其支者循頸。手陽明脈之支者,從缺盆上頸。手陽明之筋,直者從肩髃上頸。手少陽脈之支者上項。頸中央之脈,督脈也。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系後出於項中(疾病)。

肩:足太陽脈之直者,循肩膊內,支者下貫腫。足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肩髃。足少陽之脈至肩上。手太陽之脈,繞肩胛,交肩上。手太陽之別,絡肩髃。手少陽之脈,循臑外上肩。手陽明之脈上肩。手陽明之筋,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手陽明之別,上乘肩髃。手太陰之筋,結肩前髃。督脈之別,當肩胛左右走太陽。督脈循肩膊(俱見經絡類)。

缺盆:足陽明脈之支者入缺盆。足陽明之筋,至缺盆而結。足少陽之脈入缺盆。足少陽之筋結於缺盆。足太陽之筋上出缺盆。手太陽之脈入缺盆。手陽明之脈下入缺盆。手少陽之脈出入缺盆。手太陰之正,上出缺盆(俱經絡類)。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臟象)。

胸:足少陽脈之支者,內行下胸中。足少陽脈之直者循胸。足少陰脈之支者注胸中。足太陰之筋散胸中。手厥陰之脈起胸中。手太陰之筋入腋散胸中。手少陽之別注胸中。手少陰之筋結下胸中。手太陰之筋下結胸裡。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脾之大絡布胸。衝脈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蹺脈上循胸裡(俱見經絡)。

膻中:手少陽之脈布膻中。足厥陰經絡於膻中(經絡)。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疾病)。

膈:手太陽之脈下膈。手少陽之脈下膈。手厥陰之脈下膈。足少陽脈之支者貫膈。足太陰之脈上膈。足厥陰之脈上貫膈。足陽明脈之支者下膈。足少陰脈之直者,從腎上貫肝膈(俱經絡)。

乳:足陽明脈之直者,下乳內廉。足少陽之筋繫於膺乳。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手少陰之筋,交太陰挾乳里(俱經絡)。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左乳下(脈色)。

腰:足太陽脈之直者抵腰中。足少陰之別貫腰。督脈挾脊抵腰中(經絡)。腰者,腎之府也(疾病)。

脅肋部

腋:足少陽脈之直者下腋。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走腋前廉。足太陽之筋,支者從腋後外廉入腋下。手太陰之脈橫出腋下。手少陰脈之直者,下出腋下。手厥陰脈之支者抵腋下。手太陽之正,入腋走心。手少陰之正,別入淵腋兩筋之間。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手太陽之筋入結於腋下。手少陰之筋上入腋。手太陰之筋入腋下。手厥陰之筋結腋下,其支者入腋。手太陰之標,在腋內動也。手心主之標,在腋下。脾之大絡,名大包,出淵腋下三寸。上焦布胸中走腋(俱經絡)。

脅:足少陽脈之支者循脅裡,直者過季脅。足厥陰之脈布脅肋。足陽明之筋上循脅。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乘䏚季脅。足少陽之正,別者入季脅之間。手太陰之筋,下抵季脅。手厥陰脈之支者出脅。手厥陰之筋前後挾脅。脾之大絡布脅(俱經絡)。

肋:足太陰之筋,循腹裡,結於肋(經絡)。

四肢部

四肢: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疾病)。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疾病)。

手大指:手太陰之脈,出手大指端(經絡)。三陰在手(脈色)。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疾病)。

手食指:手太陰脈之別絡,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手陽明之脈,起大指次指端(經絡)。

手中指:手厥陰之脈循中指出其端(經絡)。

手名指:手厥陰脈之支者,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少陽之脈,起小指次指之端(經絡)。

手小指:手太陽之脈起小指之端(經絡)。手少陰之脈循小指之內,出其端(經絡)。

手掌:手太陰之別,直入掌中。手少陰之脈,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手厥陰之脈入掌中(經絡)。

手腕:手太陰之脈從腕後。手太陽之脈循手外側上腕。手少陽之脈循手表。手太陽之筋結於腕。手少陽之筋結於腕中。手陽明之筋結於腕。手太陰之別,名列缺,起腕上。手少陰之別,名通里,去腕寸半,別而上行。手心主之別,名內關,去腕二寸,出兩筋間。手太陽之別,名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手陽明之別,名偏歷,去腕三寸,入太陰。手少陽之別,名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俱經絡)。

合谷:手陽明之脈,出合谷兩骨間(經絡)。

寸口:手太陰之筋,循大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經絡)。

手踝:手太陽之脈,循手外側出踝中(經絡)。

肘:手太陽之脈,出肘內側兩筋之間。手陽明之脈,入肘外廉。手少陽之脈上貫肘。手太陰之脈,行心主之前,下肘中。手少陰之脈下肘內。手太陰之筋結肘中。手太陰之筋,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手,小指之上。手少陰之筋上結肘內廉。手少陽之筋結於肘。手陽明之筋結於肘外。手厥陰之筋,與太陰並行,結於肘內廉。手太陽之別上走肘。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俱見經絡)。

臂:手太陽之脈循臂骨下廉。手太陰之脈循臂內。手少陰之脈循臂內後廉。手少陽之脈出臂外兩筋之間。手陽明之脈循臂上廉。手厥陰之脈下臂,行兩筋之間。手太陰之筋上循臂。手陽明之筋上循臂上。手陽明之別上循臂。手太陽之筋上循臂內廉。手少陽之筋循臂。手少陰之筋循臂。手厥陰之筋上臂陰,其支者結於臂。手少陽之正,外繞臂(俱經絡)。

臑:手太陽之脈上循臑外後廉。手陽明之脈上臑外前廉。手少陽之脈循臑外。手太陰之脈下循臑內。手少陰之脈下循臑內後廉。手厥陰之脈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手太陰之筋上臑內廉。手陽明之筋上臑。手少陽之筋上繞臑外廉(俱見經絡)。

足: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陰氣起於五指之裡,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疾病)。

足大指: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內側。足陽明脈之支者,入大指出其端。足少陽脈之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厥陰之脈起大指叢毛之際。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衝脈入足大指(俱見經絡)。

足中指:足陽明脈之支者,入中指內間口。又者入外間。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經絡)。

足名指:足少陽脈之直者,入小指次指之間。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經絡)。

足小指:足太陽脈之支者,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經絡)。

足心:足少陰之脈邪走足心。衝脈入足下(經絡)。

足本節:足太陰之別,名公孫,去本節後一寸,走陽明(經絡)。

足跗:足陽明脈之支者下足跗。足少陽脈之直者循足跗上。足厥陰之脈上循足跗上廉。足陽明之筋結於跗上。衝脈別者出跗屬上下(經絡)。足少陽之別下絡足跗(經絡)。

足跟:足太陽之筋上循跟。足少陰之脈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經絡。)足少陰之別,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經絡)。

踵:足太陽之筋循足外踝,結於踵。足少陰之筋並足太陰之筋,結於踵(經絡)。

內踝:足太陰之脈上內踝前廉。足太陰之筋上結於內踝。足厥陰之脈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足厥陰之筋上結於內踝之前。足少陰之筋並足太陰之筋,邪走內踝之下。足少陰之別,名大鐘,當踝後,繞跟走太陽。足厥陰之別,名蠡溝,去內踝五寸,走少陽。衝脈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蹺脈上內踝之上(經絡)。

外踝:足太陽脈之支者,出外踝之後。足少陽脈之直者,下出外踝之前。足太陽之筋上結於踝。足少陽之筋上結外踝。足太陽之別,名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足少陽之別,名光明,去踝五寸,走厥陰。足陽明之別,名豐隆,去踝八寸,走太陰(俱見經絡)。

足脛:足陽明脈之支者,循脛外廉。足太陰之脈循脛骨後。足少陽之筋上循脛外廉。足厥陰之別循脛。足厥陰之筋上循脛。足陽明之別循脛骨外廉。足陽明之筋上循骭。衝脈循脛骨內廉,溫足脛,脛氣有街。(俱見經絡。)衝脈下者伏行骭骨內(針刺)。

腨:足太陽脈之支者下貫腨內。足少陰之脈上腨內。足太陽之筋別者結於腨外。三焦下腧,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三焦下腧即足太陽之別絡)。

膝:足陽明脈之支者,下膝臏中。足太陰之脈上膝股內前廉。足少陽脈之直者,出膝外廉。足太陽之筋,自外踝邪上結於膝。足陽明之筋。上結於膝外廉(俱見經絡)。膝者筋之府。(疾病。)

輔骨:足少陽脈之直者,下外輔骨之前。足陽明之筋,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足太陰之筋,直者結於膝內輔骨。足少陰之筋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足少陽之筋,支者別起外輔骨。足厥陰之筋,上結內輔之下(經絡)。

膕中:足太陽脈之支者,從後廉下合膕中。足少陰之脈出膕內廉。足厥陰之脈上膕內廉。足太陽之正,別入膕中。足太陽之筋,結於膕。三焦下腧,是足太陽之絡,出膕中外廉。衝脈邪入膕中(俱見經絡)。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足太陽筋之別者,上膕中內廉與膕中並(經絡)。

上廉下廉:足陽明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經絡)。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於巨虛下廉(針刺)。

伏兔:足陽明之筋,直者上循伏兔。足少陽之筋,前者結於伏兔之上(俱經絡)。

股:足少陰之脈,上股內後廉。足厥陰之脈循股陰。足太陰之筋上循陰股。足少陰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衝脈循陰股內廉(俱見經絡)。

髀:足太陽脈之支者,過髀樞,循髀外。足少陽之支者,橫入髀厭中,直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足陽明之正上至髀。足少陽之正繞髀。足少陽之筋,其支者上走髀。足陽明之筋結於髀樞,其直者上結於髀。足太陰之筋結於髀。足太陰之正上至髀(經絡)。

節:諸筋者皆屬於節(經絡)。身形支節者,臟腑之蓋也(臟象)。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經絡)。

溪谷: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人有大骨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經絡)。北方黑色,入通於腎,故病在溪(臟象)。四肢八溪之朝夕也(經絡。四肢謂兩手兩足;八溪謂手有肘、腋,足有胯、膕,乃四肢之關節,故稱為溪。朝夕者,言人之諸脈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

四關:(附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經絡)。

十二原: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俱各二)。膏之原出於鳩尾。肓之原出於脖胦(各一,經絡)。

四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經絡)。陽受氣於四末(針刺)。

四街:四街者,氣之徑路也。

左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經絡)。能別左右,是謂大道(脈色)。

皮毛肌肉部

皮毛:西方生燥,在體為皮毛。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臟象)。審平之紀,其養皮毛(運氣)。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臟象)。皮者脈之部也。

發: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其華在發。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臟象)。皮膚堅而毛髮長(經絡)。

肌: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臟象)。

肉:脾之合肉也。中央生濕,在體為肉(臟象)。備化之紀,其養肉(運氣)。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臟象)。肉為牆(經絡)。

筋骨血脈部

筋爪:東方生風,在體為筋(臟象)。敷和之紀,其養筋(運氣)。足厥陰絡諸筋。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者,罷極之本,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臟象)。筋為剛(經絡)。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疾病)。

骨:北方生寒,在體為骨。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其充在骨。腎之合骨也(臟象)。骨為幹(經絡)。靜順之紀,其養在骨髓(運氣)。骨者髓之府(疾病)。

血脈: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脈,心之合脈也。南方生熱,在體為脈(臟象)。脈者,血之府也(脈色)。升明之紀,其養血(運氣)。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臟象)。血者,神氣也(經絡)。脈氣流經(臟象)。

臟腑部

肺:審平從革,堅成之紀,其臟肺(運氣)。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之脈絡肺。手少陰脈之直者上肺。足少陰脈之直者入肺中。足厥陰脈之支者上注肺。諸氣者皆屬於肺(經絡)。肺者氣之本。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臟象)。五臟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經絡)。

大腸:手陽明經屬大腸。手太陰之脈下絡大腸。足太陰之別者入絡腸胃(經絡),大腸者傳道之腑。

胃:足陽明經屬胃。足太陰之脈絡胃。手太陽之脈抵胃。足厥陰之脈挾胃。手太陰之脈循胃口。手太陰之筋,散貫賁。大腸小腸皆屬於胃(經絡),足太陰脈貫胃屬脾(疾病)。

脾:備化卑堅,敦阜之紀,其臟脾(運氣)。足太陰經屬脾。足陽明脈之支者絡脾(經絡)。

心:升明伏明,赫曦之紀,其髒心(運氣)。手少陰經起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之脈絡心。足太陰脈之支者注心中。足少陰脈之支者絡心。足太陽之正,循膂當心入散。足少陽之正貫心。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手心主之別,絡心系。督脈上貫心。諸血者皆屬於心(經絡)。足太陽背俞注於心(疾病)。

小腸:手太陽經屬小腸。手少陰脈之內行絡小腸。足太陰之別者,入絡腸胃(經絡)。

膀胱:足太陽經屬膀胱。足少陰脈之內行絡膀胱。三焦下腧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經絡)。三焦合入於委陽(針刺)。

腎:靜順涸流,流衍之紀,其臟腎(運氣)。足少陰經屬腎。足太陽脈之內行絡腎。足少陰之正,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經絡)。腎合三焦、膀胱(臟象)。衝脈下者注少陰之大絡(針刺)。胞絡者繫於腎(疾病)。

心包絡:手厥陰經屬心包絡。手少陽脈之內行散絡心包。足少陰之別者上走心包(經絡)。

三焦:手少陽經屬三焦。手厥陰脈之內行絡三焦。三焦下腧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陽之所將,太陽之別也。手太陰之脈起中焦(經絡)。

膽:足少陽經屬膽。足厥陰脈之內行絡膽(經絡)。

肝:敷和委和,發生之紀,其臟肝(運氣)。足厥陰經屬肝。足少陽脈之內行絡肝。足少陰脈之直者上貫肝膈。足少陽之正,別者散之上肝(經絡)。

前後陰部

二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臟象)。靜順之紀,其主二陰(運氣)。

陰器:足厥陰之脈過陰器。足陽明之筋聚於陰器。足太陰之筋,直者聚於陰器。足少陰之筋,並太陰而上結於陰器。足厥陰之筋結於陰器。足厥陰之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蹺脈循陰股入陰(俱見經絡)。足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疾病)。

毛際:足厥陰之脈入毛中。足少陽脈之支者,出氣街,繞毛際,足少陽之正,入毛際,合於厥陰。(經絡。)足厥陽之正上毛際。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疾病)。

睪:足厥陰之別,循脛上睪(經絡)。邪在小腸者連睪系(針刺)。

臀:足太陰之脈貫臀。足太陽之筋上結於臀。督脈別繞臀(經絡)。

肛:足太陽之正,下尻五寸,別入於肛(經絡)。

尻:足少陽之筋,後者結於尻(經絡)。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