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国人文小史

第八章 史学的变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我国史名,肇自黄帝,黄帝立史官,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名目,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逮及春秋,各国皆有史官,鲁有太史,齐有南史,楚有左史,晋有太史及左史,卫有太史。可见我国有意记录之史,实始于王室的史官;而史官的建置沿革,虽不敢确言始自黄帝,然从现存的金文甲文诸遗迹去考证,则最迟至殷代已有史官,实可深信无疑了。惟古代的史名,至不一定,有谓史为坟、为典、为书者。西周以后,又名春秋,如墨子引燕的《春秋》、宋的《春秋》、齐的《春秋》、周的《春秋》,(见《明鬼篇》下)又说吾见百国春秋(《史通·六家篇》引墨子佚文);申叔时亦说教太子箴以《春秋》(《国语·楚语》);司马侯亦说叔向习于春秋(《国语·晋语》)。是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及孔子所见的百二十国宝书,虽无史名,实则皆属史书。盖我国史学,原为官名而渐假借为“历史”的“史”。迨到汉魏以降,史官的制度虽间有改革,而史官的华贵不替,所谓“文学侍从之臣”历代皆精选人才以充其职。每当易姓之后,修前代的史,则更网罗一时学者,不遗余力。因此三千年史籍,常以此等史官的著述为中心,虽不无流弊,然以专才供职,卒致史学形式上的完备为世界各国冠。梁启超先生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至孔子的删定《尚书》,说者谓其所据,即三代史官所记的遗稿,这书勒成,至迟当在纪元前五世纪末(周景王、敬王间),比较希腊第一历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作《波斯战役史》,约在纪元前四四四年,殆早百年有奇。似此世界最早有史的中国,而史籍又如是的繁多,欲加以详细叙述,自非分朝来考察不可。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史学

太古史官所作的史,系文句极简的编年体,晋代从汲冢所得的《竹书纪年》,经学家考定为战国时魏史官所记者,即其代表。惜今原书已经散佚,不能窥其全豹。惟孔子所修《春秋》,踵《尚书》之后,创编年的体,吾人得借此以窥见所谓“古代正史”者。此外若《左传》所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庄子所称《金版六弢》,孟子所云“于传有之”,其书虽皆不传,然可悬想其中所纪,皆前言往行的史料。汲冢所得古书,有琐语、杂书、《穆天子传》等,其杂书中,有《周食田法》及《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凡此皆属正史以外的纪录,而为后世“别史”、“杂史”的滥觞。实际严格来说,我国史学界最初有组织的名著,当推春秋战国间,左丘明的《国语》,与不知撰人的《世本》。左氏所著的《国语》,其特色在于不以一国为中心点,而通论当时各主要国家文化,常涉及全社会的各方面,不限于政治的叙述,实可称是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家呢!《世本》一书,宋时已佚;然其书为《史记》的蓝本,司马迁尝自说过:其内容有帝系、世家、传、谱、氏姓篇、居篇、作篇等类;帝系、世家及氏姓篇,叙王侯及各贵族的系牒;传则记名人事状;谱则为年表之属,史注所谓旁行斜上的周谱便是;居篇则汇纪王侯国邑的宅都;作篇则纪各事物的起原。我们只观其篇目,便可知其书与前史的异点,在开此后分析与综合研究的端绪,将史料纵切横断,分别部居,俾读者得所比较以资推论,且对于社会事项,特别注重,详及氏姓、居、作等事,已颇具有今日文化史的性质。惟惜著述者不得其名,原书又为灰烬,使我人无福读此史籍巨著!

第二节 两汉及三国时代的史学

我国史学界,在汉前的《春秋》、《国语》、《世本》等书,固可认出进步的形迹,却犹不足称为大成,直到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出世,始开空前所未有的伟观!当秦灭先王的典籍,遗制莫存。至汉武帝时,始置太史公,命司马谈掌其职;谈乃据《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以后事,成一家言,未成而卒。及宣帝改太史公职为令,于是知史务者,常由别职了。惟方史官遽变的时候,太史公司马迁(纪元前一四五—八六年)崛起,乃绍其父遗志,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取其事迹,纂而记成,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名曰《史记》。本纪取则于《春秋》,以叙帝王事迹;世家纪诸侯沿革,既宗雅记,亦杂琐语,为《国语》的遗规;列传述英雄豪杰、伟人志士的经历;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求所以使史实一目了然!八书详纪政制,蜕形于《尚书》,凡关于礼乐、刑政、天文、食货诸事实,悉详叙无遗。诸体虽非尽出于迁的创作,而迁实集其大成,兼综诸体而调和之,创开通史体例,为后代正史所准则,故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其在史学上有极伟大的功绩,而西人所推迁为东方的希罗多德呢。惟其史实颇多粗漏,这是不免有所非难的地方;至其文辞雄健,才华纵横,确非后世史家所能企及。自迁以后,史职骤低,史业渐离官学,浸假成为私著。后汉班彪为惜自武帝太初以后,史籍记载缺如,乃补缀遗事,摭拾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其子班固继父志,更加入自汉高祖至王莽的史实,仿《史记》作十二本记、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百篇,名曰《汉书》,是为断代史的滥觞,后世乃以固此书与《史记》并称曰“史汉”。然以《汉书》比起《史记》来,虽则史实精确,而文辞已大劣了。惟班固并没有及书大成,即已狱死,其八表及天文志,乃由其妹班昭(曹大家)踵成之者。至史官制度,在前汉以后,王莽有柱下史,东汉有兰台令史,后又移图籍于东观,遂为史臣所萃聚;三国时代,魏有著作郎,蜀有东观秘书郎,吴亦曾置左右国史。而言其史职,则汉宣以后,皆不及周代的完备和尊严了。

第三节 两晋及南北朝时代的史学

自司马迁《史记》出世后,因其文章优美,引起学者研究兴味,社会靡然从风,往往追慕迁作史之意,集材摹著,以冀“藏之名山,传诸后人”,寄慨于千百年之后;同时世史官制,至汉已革,私人亦可作史。故自汉以下,每一代告终,新朝必有私撰的前史,降及于隋,厥风未替(自东汉初至隋亡,约五百余年),史部著录数目,骤增至四十倍。故最近梁任公有云:“晋代为吾国史学最发达之时代!”然就其著名者而论,则有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孙盛的《魏春秋》,王隐的《蜀记》,张勃的《吴录》,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但大半都已亡失不传。其尚传于今而被称为正史者,则晋陈寿的《三国志》(魏有四纪二十六列传,蜀有十六列传,吴二十列传),宋范晔的《后汉书》(十纪、十志、八十列传),梁沈约的《宋书》(十本纪、三十志、六十列传),萧子显的《南齐书》(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北齐魏收的《后魏书》(十二纪、十志、九十二列传),此中最有名者,为陈寿《三国志》及范晔《后汉书》,兹就二书试为略述:陈寿原仕蜀汉,后仕晋为著作郎,编魏蜀吴的历史六十五篇,名曰《三国志》。其书叙事简明而不漫,文章纯洁而不浮靡,深能辨别得失,是其长处,因被与《史记》、《汉书》同称良史。迨南朝时,宋裴松之周览群书,为之作补注,这便是有名的裴注。范晔仕宋文帝为秘丞,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遂召集学徒,参考群籍,编述自后汉光武帝起至献帝止的事迹,而作十纪、十志、八十列传。然书未成而晔被诛。至梁世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的志类补成之,名曰《后汉书》。更至唐世,章怀太子命当时学者张太安、刘讷言、革希等数人为之注,便成传于今日的《后汉书》。此外梁朝刘勰所作《文心雕龙》一书,其《史传》一篇,实是创开史评的先导。

第四节 唐、宋两代的史学

唐代史学,虽没有特殊进步的形迹,然太宗曾命群臣编纂前代的历史,故正史的撰述甚多。如姚思廉撰《梁书》五十八卷及《陈书》三十六卷,李百药撰《北齐书》五十卷,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陈叔达等共撰《周书》五十卷,魏徵等撰《隋书》八十五卷,房乔等撰《晋书》百三十卷,皆为正史。就中颜师古的《隋书》,孔颖达的《纪传》,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等的诸志,均甚完备。而《晋书》则被讥为略实行而奖浮华,忽正典而取小说。又李延寿忧宋、齐、梁、陈诸史与魏、齐、周、隋诸史的烦芜,爰自撰《南史》八十卷及《北史》百卷。而颜师古传说是精通《汉书》而作注解,然其所具史家的识见,则殊不如刘知幾。知幾禀卓轶的情质,历仕中玄二宗,所著《史通》二十卷,论史家体例,述史的源流及古人得失甚详,其中崭新之说与卓创之见甚为不少;吾国论史之作,斯为第一。其后杜佑考历代的典章,著成《通典》二百卷,为史志体的肇始。此外又有历代天子的实录,如韩愈撰《顺宗实录》便是。迨至宋朝,史学大形发达,为体不限于纪体,所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都已出现了。至论其研究史学的人,如欧阳修,司马光等,于史学上颇具功绩。在先石晋时,刘昫等撰《唐书》二百卷,因繁略不均,又多失实;宋朝乃命曾公亮为监修官,令宋祁、欧阳修改删之。宋祁撰列传,欧阳修撰纪志,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十一、志三、表四,凡二百二十五卷,名曰《新唐书》。又修以薛居正所撰的《五代史》,繁猥失实,重加修定七十五卷,名曰《新五代史》。其后司马光奉英宗敕,与刘邠、刘恕、范祖禹等,共费十六年的岁月,成《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起于周威王二十三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其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详记其治乱兴亡之迹,虽旨在帝王的“资治”,要为淹贯的编年巨著。后来袁枢依循是书,以事为纲,成《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凡四十二卷,是为纪事本末体的创始。此外郑樵撰《通志》,王应麟撰《玉海》,均博引广证,裨益史学不少;尤其郑氏批评断代史的流弊,尤深契史学的新旨。又在这时代的史学上,有一必须说明的,就是唐代以前的史,皆系私撰而成于一人之手,即如沈约、萧子显等,虽身为史官,奉敕编述,然其书以十九独力所成。自唐太宗以后,此风大变,如太宗命史臣别修《晋书》,和敕撰梁、陈、齐、周、隋五书,均大开史局,置员颇多,而以贵官领其事。自兹以往,习为成例,编史之业等于奉公,撰述的人,名实乖迕。例如房乔、魏徵、宋濂等,名为某史撰述人,实则与其书毫无关系。故刘知幾的《史通·忤时篇》说:“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史官记注,取禀监修。”“一国三公,适从何在!”此种官修合撰的史,常使著者的个性湮灭,失却该书的特殊精神。因此后来所出的隋、唐、宋、元、明诸史,大抵成为绝无生命的粉本,不胜芜累之至!惟就其利的劣面来说,则在由公家照例主持办理,民族伟业得以继续保存。

第五节 元、明两代的史学

史学传到元、明二代,可说是走入颓运的时期,虽其间亦有不少史籍出现,而多失诸疏略芜蔓了。惟我人是要在叙述历代史学的变迁,故不问其优劣所在,皆必原原本本说出,俾可为今后改进的张本。当元顺帝时,命脱脱(tukhta)等撰修宋、辽、金三史,不及三年,便告完成。这固因有三史旧本为蓝本,而粗率疏芜的地方,自可不言而知了。至论其内容,则《宋史》有本纪四十七卷、志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总共四百九十六卷。此书编纂大旨,在于表彰道学,其余则皆姑以备数罢了。《辽史》有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三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内又附《国语解》一卷,总合百十六卷。此书仅就耶律俨、陈大任二家所记者加以编纂,其疏漏处甚多。《金史》有本纪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总合百二十五卷。此书系依据刘祁的《归潜志》及元好问的《壬辰杂编》所纂修,体例很为严整,故《廿二史札记》说:“《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其他若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三百余卷,后人合《通典》、《通志》号为“三通”。迨至明朝,在太祖洪武初年,得元十三朝的实录,乃诏命李善长、宋濂等编纂《元史》,然其书仅六个月告成,故甚失之草略,且缺顺帝元统以后的历史。因于明年复命儒士欧阳祜等往北平采辑遗事,又诏宋濂、王袆再总其事而续修之,凡成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传九十七卷,共二百十卷;然仍不免脱误甚多及人名不一致之讥。其次,胡粹中以《元史》详记世祖以前攻战之迹,而略于成宗以后治平之事,乃撰《元史》十六卷以补之。又柯维骐撰《宋史新编》二百卷,评者谓为精简得宜。至陈经撰《通鉴续编》二十四卷,薛应旗撰《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以续《资治通鉴》,惜均芜杂纷乱,殊非良史。此外有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及《元史纪事本末》四卷,取舍尚称得宜,足以续《通鉴纪事本末》。

第六节 清朝一代的史学

清初以种族的禁忌,学者莫由抒志于史;故虽为一切学术复兴的时代,独于史界的著作,最为寂寥,兴后人文考散佚之叹!顾清儒的学者,有造助于史学者,仍甚伟卓。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及《陔余丛考》四十三卷,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一百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一百卷,均能即考证以立断,条分缕析,深得蒐校的功绩。而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以类排比,尤足为循《春秋》治史者的借镜。至于地理图表方面,则有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及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百三十卷,明地理的沿革,揭史事的背景,开历史的地理学的新体。至清季杨守敬益广采史乘,绘成《历代疆域图》,更树近世历史地图的基础,有使读史者不忽于地的功效。又如高宗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续通典》六百五十卷,《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二卷,《续通》百四十四卷,《皇朝通典》一百卷,《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卷,《皇朝通志》二百卷,《大清一统志》等敕撰的书,亦俱有益史学的著作。此外马骕的《绎史》百六十卷,将自上古以至秦末的事迹,博据古籍,仿纪事本末体,蒐录于各题目之下;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使人一见可以捉着古书的异同、伪作、依托、附会和辑佚诸事,在史料上,实为最有价值的书。至黄梨洲的《明儒学案》,全祖望续成的《宋元学案》,为开学术史的肇端。又在道光、咸丰以后,阮元、吴式棻、潘祖荫、吴大徵、严可均、翁方纲辈,对于金石的旁证与发掘,多所努力,是亦清代史学界的进步现象。而清代史界最呈特色之点,则在章学诚、崔述二氏史学史法的新论。章学诚(一七三八—一八〇一)承黄梨洲、万斯同之后,为浙史学的后劲(先是黄梨洲治史,浙东史学称盛,其徒万斯同光大其学,以独力成《明史稿》,为张廷玉修《明史》的蓝本。《明史》本纪十六、二十四卷,志十五、七十五卷,表五、十三卷,列传百八十、二百二十卷,目录四卷,总计三百三十卷,有事实正确之称。惜今存的《明史》,割裂剪裁,已失原稿之旧,深为可惜!)所著《文史通义》,自谓开千古榛芜,论史旨史料与作史方法,皆有卓见。崔述(一七四〇—一八一六)崛起幽燕,发愤典籍,《六经》以外,在在致疑。所著《可信录》一书,钧稽较析,务寻本真,今人称之为“科学的史家”,盖非溢誉!总之,前清一代,史籍著作固较唐宋为逊色;而史学史法的研究和考证,顿发新彩,甚有裨益于治史的功绩。这是我人不能不承认的。自清世康熙乾隆间编纂《明史》后,于是中国历代的正史,遂共成为二十四种。所谓正史者,乃纪传体的历史即平常的历史之义。而纪传体的历史,必历代沿作以为例,初非如其他的编年体历史及杂史别史之类,或作或不作之比,故此谓之正史。考其“正”字,乃正闰之正,而非正伪之正。这正史之名,始于《隋书·经籍志》列举《史记》以下至《陈书》、《周书》六十七部,谓:“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至宋世,乃定正史为《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为十七史;明朝又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是为二十一史;迨清高宗时,《明史》编纂完成,乃诏加《明史》及《旧唐书》为二十三史,施又加入《旧五代史》,遂成二十四史。另有称二十二史者,则于二十一史加入《明史》的。兹揭二十四史一览表于下,以代说明而资参考。

二十四史一览表

书名 卷数 撰者 年代(西纪)

1.《史记》 一三〇 前汉司马迁 太古——前一二二

2.《前汉书》 一二〇 后汉班固 前二〇六——西纪二四

3.《后汉书》 一二〇 刘宋范晔 西纪二五——二二〇

4.《三国志》 六五〇 晋陈寿 二二〇——二八〇

5.《晋书》 一三〇 唐房乔等 二六五——四一九

6.《宋书》 一〇〇 梁沈约 四二〇——四七八

7.《南齐书》 五九〇 梁萧子显 四七九——五〇一

8.《梁书》 五六 唐姚思廉 五〇二——五五六

9.《陈书》 三六 唐姚思廉 五五六——五八〇

10.《魏书》 一一四 北齐魏收 三八六——五五六

11.《北齐书》 五〇 唐李百药 五五〇——五七七

12.《周书》 五〇 唐令狐德棻等 五五七——五八一

13.《隋书》 八五 唐魏徵等 五八一——六一七

14.《南史》 八〇 唐李延寿 四二〇——五八九

15.《北史》 一〇〇 唐李延寿 三八六——六一七

16.《旧唐书》 二〇〇 石晋刘昫等 六一八——九〇六

17.《新唐书》 二五五 宋欧阳修、宋祁等 六一八——九〇六

18.《旧五代史》 一五〇 宋薛居正等 九〇七——九五九

19.《新五代史》 七五 宋欧阳修 九〇七——九五九

20.《宋史》 四九六 元脱脱等 九六〇——一二七九

21.《辽史》 一一六 元脱脱等 九一六——一一二五

22.《金史》 一三五 元脱脱等 一一一五——一二三四

23.《元史》 二一〇 明宋濂等 一二〇六——一三六七

24.《明史》 三三六 清张廷玉等 一三六八——一六四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