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志
史有分门析类,亦有年经月绳,盖所以贯初终而具事迹也。深泽自汉、魏以还,往往蹂躏于戎马,攘据于寇霸,英已事,皆散见班、马以后之书。迨元、明之际,土满人希,所为土著者,类由洪洞县、小兴州侨寓于斯。国朝生聚教训,将几百年,而后生齿之繁,人文之盛,超出前古,讵可习而忘之哉?夫考古今之迹,善化理之方,端有赖于任斯土者,其务益加培畜,令长为乐土可也。志编年邑事。
汉高帝八年十月癸丑,封赵将夜为深泽侯。
此深泽见于籍之始也。赵将夜亦作将夕,赵将也。汉三年,降属淮阴侯,定赵、齐、楚,以击平城侯七百户,是为齐侯。其元年,高帝八年也。高后二年,有罪免,二年复封,封二年薨。孝文后元二年,将夜子戴公头嗣,八年薨。孝景三年,头子侯循嗣,循一作修。七年,有罪,耐为司徒。中五年,头子夷侯胡绍封,二十二年,为孝武元朔五年薨,亡后,国除。孝宣元康四年,将夜玄孙平陵上造延世,诏复家,见史记及汉书功臣年表则。
今按汉书,汉有两深泽,隶涿郡者为南深泽,属幽州;隶中山国者为深泽,属冀州。而史记索隐注深泽侯下云属中山。则是将夜所封乃深泽,非南深泽也。今深泽即汉之南深泽,而旧志以为将夜封爵,姑存疑可也。
淮南王更始二年者正月,光武帝狥河北,由深泽度滹沱。
世祖本纪:光武以王郎新盛,北狥蓟,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应郎,丁是趣驾南辕,至滹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注云:滹沱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所度处,今俗犹谓之危渡口。又王霸传:光武过颖阳,霸率宾客上诏,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则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滹沱河,候吏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渡,官属大惧。光武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日:冰坚可度,官属皆喜。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道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光武谓霸日:安吾众得济,免者,卿之力也。又谓官属日: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以为军正,爵关内侯。
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郓,追斩王郎。俱见后汉书人。今按光武在更始中为大司马,数经临深泽。今邑北之留屯、邑南之息马、水冻诸乡,皆因事为名,父老犹传之。
魏陈留王奂咸熙二年夏四月,南深泽言甘露降。
见魏志。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窦建德袭深泽取之。
初,上谷贼王须拔自号漫天王,以兵略幽州,战死。其下魏刀儿,号历山飞璧、深泽,众十万,建德以计袭取之,并有其地。次年,遂称王。见新唐书建德传。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以刘遂昌为深泽令。此县令见于志之始。是时官制,令一人,丞一人,主簿一人,尉二人。旧志云:唐代尹斯土者,在祁州。志仅遂昌一人。复千大忍寺唐碑内得其姓名。时丞为齐贤,主簿为樊球,尉为张怀、张仲良。
武宗会昌三年,定州深泽令家狗生角。
见新唐书五行志。志引京房传曰:执政失,将害之应。又曰:君子危陷,则狗生角。
昭宗光化三年,朱全忠将氏叔琮下深泽。
侍中、检校太尉王处存卒,子郜嗣为留后,进太保。是年,朱全忠使张存敬攻幽州,道祁沟关。郜方与刘守光厚,乃畀叔处直兵扰其尾,令骑将甄琼章次义丰,而存敬游奕骑已至,且战且引,十余里,执琼章。而氏叔琮下深泽,执大将马少安,围祁州,屠之,处直大败,见新唐书王处存传。
晋后主开运三年十二月壬戌,指挥使王清及契丹战于滹沱,败绩,死之。
时契丹寇镇定。十二月巳未,杜威军于中渡。壬戌,王清及契丹战于滹沱,败绩,死之,见五代史合。今按镇、定间之滹沱,即深泽境也。
宋真宗景德某年,赐李春进士出身。
此深泽进士见于志之始也。唐以前不可考。旧志宋进士四人,景德则李春,熙宁则张建,元祐则田矩,绍兴则王麟。
哲宗元祐二年,深泽知县许安石重建庙学。
今此庙学见于志之始也。其创建不可考,自熙宁中,县省八鼓城,元丰七年,复垫于水,庙学皆已倾废,安石始卜地更新之,田矩为之记。
元符元年九月,深泽野蚕成𫊱,织红成万疋。
见宋史五行志四。今按:宋志载元祐六年闰八月定州七县野蚕成𫊱,是年复见于深泽,则深极间固蚕桑之土也。治斯土者,宜因地利道之。
元世祖至元七年十二月,擢尚文为右直侍仪使。
见元史人今按旧志元进士四人,在中统者为晏执柯,在至元者为尚文,与张敏、王晋。考尚文传乃由辟荐任用于世祖,未尝由进士也。干此知旧志不尽核实,而邑乡贤之名行传干正史者,实目文始屯。详本传。
明高帝洪武二年,命建城隍庙。
旧志云:深泽建县治西。
四年,深泽知县阎教修复公署。
旧志云:自元顺帝二十一年,义兵千户毛胡卢据守易州,深泽亦无人守御,县复废,是年始修复。
十三年,颁卧碑于学宫。
旧志云:颁示榜文于天下,人刊石明伦堂左,谓之卧碑。
十七年,深泽知县姚思诚始建常平仓。
旧志云:在吏廨东。
宪宗成化十二年,深泽赵八庄木异。
旧志云:是年赵八庄榆干中枯檿忽生窍出水,适有病者止其下,渴饮之愈。后病者闻而往祷之,饮辄差。凡祷,承以器,则流,去则止,如是逾年而息。黄。今按:鲖阳之麇,汝阳之饵,此类自古有之,或曰有物凭焉,或曰人共奖成之也。西门豹之投巫祝,第五伦之宗屠牛,遇斯异者,宜知所处之。
武宗正德三年,深泽豕异。
旧志云:是年民间豕生二子,色白无毛,一目出顶上,鼻如象。
六年十二月,有寇破深泽县城。
时有烈女张氏、烈妇高氏死节,事详节烈。
九任甲戌,赐王经进士出身。
唐皇榜。嗣是嘉靖十一年壬辰,则刘素、林大钦榜;萨庆五年辛未,则王度、张元忭榜。万八年庚辰,则张立爱、张懋修榜。崇祯十年丁丑,则王正中、刘同升,枋凡王人。
世宗嘉靖九年,命建启圣祠。
时厘正祀典,文庙易像为木主,称先师先贤。另建启圣祠,祀圣父叔梁公。前此颜路、曾晳、孔鲤俱祀两庑,至是与孟子父孟孙氏配享祠内。又以程珦、宋松、蔡元定等从祀。深泽遵奉如制。
神宗万三十二年,深泽大水,发廪赈之。
旧志云:用抚按臣之请也。今按:深泽之蛰于滹。滨盖往往有之。此后如万三十五年、天启六年,坏民舍,淹禾稼,皆其灾之大者,不能尽书也。
四十二年,裁深泽县丞。
旧志黄。今按主簿嘉靖前巳奉裁,未详其年。
熹宗天启元年,深泽南留屯民刘计昌二乳三男。
旧志云:时计昌年十八,妻氏背。
深泽县署见怪。
旧志云:是年官署时见鬼怪形,或若犬状,为妖幻。知县张元令庙神土木像似者,悉推仆之。不止后程可登至,政尚安静,怪自已。
怀宗崇祯十六年春三月十二朝,游奕兵至深泽,城陷,知县而炓,典史周射斗俱死之。
旧志不时有举人宋愈亨妻王氏,因兵乱,愈亨投井死,氏曰:夫既如此,吾敢相负乎?媳韩生男甫六月,愿从死。遂相对缢。见明史稿。
十七年三月,深泽大风阴霾。
旧志云:是月二十日辰时,风行空际,黑沙蔽天,阴霾,至午,日黯无光。是月,流贼李自成陷京师。
国朝
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甲申,深泽官制,知县一人,典史一人,儒学教谕、训导各一人。
仍明旧也。明初,县学有训导二人,后乃裁其一。
九年王辰,颁卧碑于学宫。
凡八条,恭镌卧石于明伦堂东南向,如明制。条目详学校。
十一年甲午夏六月,深泽滹沱水溢。
旧志云:十年大月内,餐河本发自赵八庄决堤,泛涨,平地水深丈余,坏民禾稼大半。是岁,滹沱复溃决,禾稼淹没不今按是时缔造方新,庶政惟和,而河伯频年为患,见河防之急,虽在盛世,人事不可不修也。
十六年巳亥,裁深泽儒学训导。
旧志云:康熙四年复设。
命学臣科岁并为一考。
旧志云:康熙十三年复,科岁两考。
并定州卫于深泽。
县之北乡张家庄、叚家庄、东乡大堡、马垒故城南,而中羊、孝敬等乡,皆卫屯也。至是并入深泽,计人丁五百二十有九。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年乙巳,裁深泽儒学教谕。
旧志云:康熙十五年复设。
七年戊申,深泽、滹沱、资河大水,蠲赈。
旧志云:二河大水泛溢,淹没禾稼。城西门外及被水各乡民舍,倾倒殆尽。抚臣甘题请蠲赈。
十年辛亥,免深泽皮赋。
深泽岁赋有狐皮九十二张,额设价银四十六两。皮非土产,必就都中采买。自买复不应用,必倚𫗦行代办,赔累常浮,正价十倍。于是领买解纳,候批诸用不赀,责之里社均贴,复弊窦百出,而官民吏役俱不堪其累。至是知县许来音据情详请具题,准部议,照全书内价值征解,民困获苏。
广深泽学额。
旧志云:自顺治十六年,童生入学仅六名,遂为成例。是年,知县许来音据诸生公呈,详请学臣胡援例广额,文武入学各八名,另拨入府学一名。
十二年癸丑夏六月,深泽马铺村民杜金旺家龙起。
旧志云:风雨大作,破壁截梁而去。
十四年乙卯秋八月,深泽西故罗村民司允中二乳三男。
旧志云:是月二十六日所生也。允中妻氏邸。
十八年巳未夏六月,颁上谕十六条于州县。
先是,各县设木铎老人,每朔望黎明,巡行衢巷,警于众日: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盖明旧也。是年广为十六条曰: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傥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戒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雠忿以重身命。颁行天下,每月朔令州县集众公所,为之讲解,以厚民风。
二十四年乙丑,颁御书万世师表扁额于学宫。
上于前岁甲子幸阙里,御书万世师表四字悬大成殿。是岁以四字颁行天下学宫,深泽遵奉,恭悬文庙大成殿。
二十六年丁卯,蠲免钱粮。
直隶顺、永、保、河四府及四川、贵州两省钱粮,二同蠲免。
三十三年甲戌,蠲免钱粮。
顺、永、保、河四府均免。
三十五年丙子,水,蠲免钱粮。
顺、永、保、河四府田粮丁课俱行蠲免。
三十大年下丑,诏积谷赈济贫民。
是年岁大有,诏积谷备赈。于是常平之政益修,社仓之法大行。
四十一年壬午,颁御制训饬士子交。
颁于学宫,令以时讲解,以端士习。文详学校。
四十八年巳丑,春三月,赐李率先进士出身。
赵熊诏榜。
五十一年壬辰,以宋儒宋熹升祔十哲之次。
旋又以宋儒范仲淹从祀。深泽皆遵奉,置主如制。
五十二年癸已,诏蠲免钱粮。嗣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恭值圣寿六十岁,特诏以康熙五十年编审丁口数定为常额。自后续生人丁,但造盛世滋生户口册,报部查核,永不加赋。计深泽是年丁额共二万二千四百三十有五。
五十四年乙未,命各乡立义学。
上幸水淀,见村庄诵读尚少,论抚臣立学,延师教之。
五十九年庚子春,令武职得入文庙,三体行礼。
先是,止许三品以上武员入庙陪祭,至是,大小员弁俱得随班行礼。深泽有小漳村驻防千总三员,应如制奉行。
六十年辛丑春,三别,赐王植进士出身。
邓钟岳榜。
今上雍正元年癸卯,追封先师孔子五代王爵。
攺启圣祠为崇圣祠。肇圣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裕圣王祈父公东一室南向;诒圣王防叔公西二室南向。昌圣王伯夏公东二室南向,启圣王叔梁公西二室,南向。四今按:崇圣祠当在大成殿后,今偏在殿东。名宦、乡贤二祠,当在戟门左右,今在崇圣祠前,俱应攺置。
命丁银均摊地粮之内。
每银一两,均摊丁银二钱七厘零,自次年为始。
二年甲辰,建忠义孝弟祠、节孝祠。
忠义孝弟祠内奉文监石碑一,巳故者置主祠中,现存者镌名碑上。深泽建县治东,入祠者为王举、王怀义,续入者宋时化凡三人。节孝祠前奉文建大坊一,巳故者器主祠中,现存者标名坊上深泽建县治东忠孝祠右。入祠者明张氏、高氏等十一人,国朝信氏、杨氏等九人,题坊者王宗渭妻张氏。二祠俱春秋致祭。
三月,赐王棫进士出身。
陈德华枋。
命举老农,给冠带荣身。
命各州县岁举勤劳俭朴老农一人,给八品冠带荣身,以示鼓励。旋又命三年二举,核实力田守分农民滥举者,治其罪。
定先贤、先儒从祀名位。
廷臣集议,复祀者六人:蘧瑗、林放、颜何、秦冉,汉郑康成、晋范宁。增祀者二十人:县袒牧皮、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蜀汉诸葛亮、宋尹、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柏,元赵复、金履祥、许谦、陈浩、明罗钦顺、蔡清国朝陆龙其增入崇圣祠者一人。宋张载父迪,而宋儒周、程、张、邵、朱六子俱称先贤。深泽奉行如制。
三年乙巳,再广深泽学额。
上诣雍识学,命人文最盛州县入学广额。先是,康熙五十四年,抚臣赵弘燮以直隶广设义学,文教日盛,请将大中学各加三名,小学加二名。深泽文童由八名广为十名。至是以人文最盛之区,小学攺为中学,入学至十五名,武童亦由八名广至十二名。
追封汉臣关三代公爵。
命州县各于关圣庙建后殿置主。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曰凡三祭。深泽在南门外关圣庙,应建后殿致祭,不今按县庙限于地逼,尚待设法增置。
四年丙午,颁御书生民未有扁额于学宫。
恭悬文庙大成殿。
五年丁未,建先农祠。每岁仲春行耕耤田礼。
部行仪制:州县择地东郊,置耤田四亩九分。田后建先农坛,高二尺一寸,宽二丈五尺,神牌高二尺四寸,宽六寸,座高五寸,宽九寸五分。红牌金字书先农之神。坛后正房三间,中奉先农神牌,东贮祭器、农具,西贮耤田、米谷。配房各一间,东置办祭品,西看守农民居住,周以垣墙,大门南向。
每岁祭曰,祭官及各官俱朝服集先农坛行礼,祭毕,俱蟒袍补服。州县正印官秉耒,佐贰执青箱播种。行耕时,用耆老一人牵牛,农夫二人扶犁,九推九返,农夫终亩。耕毕,各官率耆老、农夫望阙行礼,劳耆老、农夫。凡耕耤农具用赤色,牛用黑色,箱用青色。所种耔种,随其土宜,择勤慎农夫二人,免其差役,酌给口粮,令看守坛宇,灌漑耤田。地方官以时查其力作收获,每年所收米谷及用过粢盛数目,册报布政司,送部查核。耕耤曰期,候部颁发。同曰举行。深泽建祠城东一里许,坛庙耤田如制。
三月,赐宋锵进士出身。
彭启丰榜。
六年戊申,命直省拔贡六年举行一次。
深泽贡三人为王允谦,以知县即用。
七年巳西,深泽蠲免钱粮三千四百两有奇。
此畿辅殊恩也。每额征银三两内蠲免一钱七分有奇。自是叠沛恩膏于雍正九年,深泽又免三千两有奇。
八年庚戌春三月,赐宋锋进士出身。
周澍榜。
命设约正直月。
先是,雍正二年,颁发圣谕广训万言谕,至是,命各州县大乡皆立讲约所。十举贡生员内,择老成有学行者三人充约正,复择朴愿谨厚者三四人充直月。每月朔于约所行礼,宣讲上谕外,置着二,德业可劝者为三籍,过矢可规者为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告于约正,而反于其次。每月讲毕,即于此乡中有善者,众推之;有过者,直月纠之。约正询其实状,众无异词,乃命直月分别书之。直月遂读记善籍三遍,其记过籍呈约正及耆老、里长默视二遍,皆付直月收之。岁终则考较其善恶,汇册报县,分别劝惩。有能改过者,许其核实除名干籍。深泽如制奉行。设乡约五所。十三年癸丑,赐王莹中进士出身。
陈倓榜
十二年甲寅,改深泽隶定州。
先是,攺定州为直隶州,隶以曲阳、新乐。至是,督臣李卫以各州多攺直隶真定府,仅存十县,题请新乐仍归真定,攺深泽,与曲阳为州属。干是,学臣吴议请新攺之直隶州并所属各县童生,照山东之例,酌减府学旧额,归于有隶州县。深泽系人文最盛之区,请将保定府学文武额内减一名,归于定州;真定府学文武额内亦以三名归于定州。合共二名。每逢岁科考试,但在州及属县内选取,拨入州学。今按:深、泽密迩定州,改隶甚便,惟深、束二邑之隶保郡,南北界相联,气脉通贯。今深既改隶,则束鹿一邑不免孤悬于外,与保属各邑不相比接,此亦化日宜议之一事也。
乾隆三年戊午,资河水溢。
田禾庐舍被淹者五十余乡。民饥,奉文赈恤,急赈者三月,溥赈者三月。次年春,又加赈者一月。
四年已未春修𫞚河堤岸。
发帑三千六百余金,事详河防。
五年庚申春,并濬木道沟、官道沟等处水道,日按各附近村庄,分段拨夫,事详河防。
八年癸亥夏,六月热灾。
是年闰四月,入夏后三月不雨。六月初亢旱热甚,时有焦木气触人。初伏数日,人民中暍,即骤毙,日数十人,人惴惴不自保,相近数百里皆然,亦希有之灾也。后有知其症者,谓舌下有肿核起庖,亟针破出血,涂以炮药,少许可愈云。
命府州县行雩祭礼。
用御史徐之请也。每岁孟夏,择日行常云礼,为百榖祈膏雨,致齐三,曰致奈,于界内山川、风云雷雨坛,合祀社稷、先农之神。于祭日五鼓,迎各神位于山川坛内。祭礼品物三,如祭山川、社稷故事,牲用少牢。山川三,风云、雷雨一,社三稷三。或有亢旱。先祭界内山川能兴云雨者七曰内,每清晨行香祈祷,七曰不雨,次祷社稷坛,附设城隍神位。七日不雨,仍祈山川坛如初,无庸如常雩合祀。凡祈雨,民间仍禁屠宰,而祭必少牢,用昭特设,不得仍用蔬供,以致简亵。其费于耗羡内报销。如常雩之日,适值望雨,则另一曰行旱雩礼,未便相混为一。按本省议旱雩,仿唐开元礼,设岳镇、海渎二神于山川雷雨坛,似属重复,且不在界内,非所应祭,知礼者酌之。
十年乙丑,赐陈天章进士出身。
钱惟诚榜。
十二年丁卯,蠲免直省饯粮。
分省轮免三年而周。
十四年已巳分别旌表节妇之例。
举报节妇分别节烈奇特者,照例建坊旌表;寻常守节年例相符者,刊名节孝坊,不必概予建坊。
十七年壬申,建义仓。
详见食货。
三十年乙亥冬十元月,深泽民苏勇妻刘邦林妻俱一乳三男。
苏大兴村民妻氏,宋刘北留屯村民妻氏闾时不逾月而事两见,咸谓盛世之祥云。
二十一年丙子,知县吴国栋创置新街于北城。
详见碑记。吴令之政,爱百姓,礼绅士,众胥役,黜娼赌,周知民情,抑强扶弱,而创开新街,乃其大者。惜政未成而遽去,后来者遂大变其政。至戊寅岁,新尹仲周霈为移南关棉花市于新街,民情始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