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形圖
圖
此圖內有二病,上名肝脾肺發背,下名蓮子穿心發背。肝脾肺發背長一尺,闊八寸,深五寸三分,雖潰至骨而膜不穿者,不死。此症因飲食受濕熱之毒,在脾膜之間,然脾至內,易作臭惡膿血,急服追疔奪命湯,次用化毒消腫托裡散,再用內托千金散,中敷解毒生肌定痛散,外四邊甫鐵箍拔毒散,以雞蛋青或蜜調貼,不時用水濕淘,不可令圍藥乾燥。暑熱天日洗數次,急須內外夾攻,後收口用生肌膏。蓮子穿心發背,發於中背右脾,毒若攻心十無一生,急用千金化毒湯日服三四貼,外加圍藥,不令攻心,一或走透,通背皆腫則不可救,小者可治。夫諸痛瘡癢皆發於心火,蓋心主血而行氣。凡走透瘡互,皆有至養成病,急於至癘上打火針三四次為妙。急用化毒消腫托裡散,加南星、草烏、木鱉、貝母、大蒜、生薑汁、米醋、日夜敷之,留中頭,時以醋潤濕,二三日即消。
蓋心至血而行氣,氣滯血凝而或癰疽也。癰,壅也;疽,陷也。癰屬陽,大而高竇,六腑不和之所致也;疽屬陰,平而內陷,五臟不不和之所成也。
第二形圖
圖
此圖名蜂窠發背,宜急治,不急治則穿膜必死。此症頭在上發,最為逆惡,十不治一,務要仔細用藥,不得緩視切須查忌生冷毒物。急用千金托裡散三四帖,復用化毒消腫托裡散,外四邊用鐵箍散,內用生肌定痛散,恐毒攻入心膜也。
第三形圖
圖
此圖名散走流注發背,症因風盛生熱熱極所致。毒因熱極乖風而四面沸騰,急宜疏風散熱則血和氣順,毒自止矣。然用藥如救然援溺,若流走四肢及穿膜必死。
第四形圖
圖
此圖名兩頭髮背,似滿天星斗,十不救一。此症受飲食之毒致之。氣與食沖相合,因虛而成,氣虛而走,散,所以瘡口開闊,急須內消,亦宜補陽也。外敷神方鐵箍散,後用千金內托散,又用二十四味化毒流氣飲。瘡須用乳香定痛散,亦用仙方紅子膏收其膿。
第五形圖
圖
此圖名腎俞發背,亦名穿心發背。此症受濕熱邪氣而成毒,及氣怒酒色過度,或飲熱酒傷腎,腎中濕熱毒壅流於腎俞。急須內外夾攻,服藥數帖以解之。後用生肌藥。
若陰發而傷腎膜者難治。服藥當以柴胡獨活湯。
第六形圖
圖
此圖有二症,上名脾癰,下名腎俞雙發脾癰。發於左膊之間,用燈火粹,打破後服追疔奪命湯,汗出為效。腎俞雙發,酒色過度,苦於惱怒,受濕熱而成毒。陽發外腫可治,陰發內陷而潰腎膜膿清稀者難治,當服艽活歸芍湯。
第七形圖
圖
此圖右搭手,發於右肩骨上動轍之處若串左肩難治。宜用摻敷藥於外,服湯藥於內。或真人活命飲,或千金內托止痛散。
第八形圖
圖
形圖左搭肩,發於左肩能動之處,可治難愈,串於右肩尤為難矣。用雞黃皮及絮焙焦研末,有膿乾摻,無膿清油和敷。湯藥同於右。雞黃皮即肫內之黃皮,絮,即雞之裝食肐袋也。
第九形圖
圖
此圖有三症,曰穿心發,曰左肋疽,曰右腸疽。治法俱同。但穿心發發於心,名曰井疽。方書云,井疽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急治,下流入腹,十日當危。此症因食生冷及自死牛馬豬羊毒肉,即結熱毒於臟腑,若以氣塊氣癖治之,誤矣。此蓋寒抑熱極而腫也。急用千金托裡散,外用神方鐵箍散甫定,再用二十四味化毒活血流氣飲。
第十形圖
圖
此圖背後對心發,蓋心火熱盛而食生冷,若寒柳熱毒,鬱極而流走及串肩者,急用疏導心火活血通氣之劑,然後用清心定痛生肌藥敷之,又服化毒消腫湯,次用千金托裡內消散,外四邊敷鐵箍拔毒散。
第十一形圖
圖
此圖男乳蜂窠發胸,通心乳之間。心火盛,熱毒迅,急用疏導心火,稍遲則熱毒攻心必死。先服化毒消腫散,外敷拔毒鐵箍散。忌刀針。再服千金內托散,當歸連翹散,瘡頂以保生錠敷之,生肌定痛散洗之。
第十二形圖
圖
此圖名後心蜂窠發背,灼赤腫痛者可治,若流注兩肩則難治矣。內服外敷治法,與男乳蜂窠發背相同。
第十三形圖
圖
此圖名兩脅發疽,因內傷而氣虛,切忌補陽助熱之劑,恐熱太盛傷骨及膜。宜服柴胡青皮桔梗飲。
第十四形圖
圖
此圖鬢際及頸後兩邊與左右鬢邊。初起如核者,急宜取去病根;若腦心發者,熱毒上及於腦,四邊掀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不急救則氣血滯,毒熾膿潰頭面腐矣。此圖五發,為疽,右為瘦,宜服追疔奪命湯四五帖,後服生肌定痛托裡散。
第十五形圖
圖
此圖乳發,即乳癖,有兒外吹,有孕內吹。有孕以內托流氣飲用之,無孕用千金化毒湯,敷以鐵箍散,若出膿用生肌定痛散敷之。此症受於肝肺憂怒之郁,悲恩之氣及飲食之毒,凡寒暑濕之所成也。
番花榴髮乳,曰崖崩者,乳房傷壞矣。三十二三可治,四十以上不急治則危。急用流氣飲、托裡散、上宣湯,中用解毒生肌散,再服復元通氣散。
第十六形圖
圖
此圖腦後發疽,大而紫黑色,不急救則熱毒流於淵腋,前傷任脈,內攻心肝肺臟,十日危矣。急用化毒消腫托裡散及內托千金散,生肌定痛散,痛甚再加乳香定痛散,瘡頭上敷生肌長肉散,四邊敷鐵箍散。
第十七形圖
圖
此圖耳後友,離耳一寸三分,一名揩口疽又名發頤,其毒其銳,生於致命之處也。以其毒攻喉下,故曰銳毒。其毒上攻連頤而穿口者必穿喉而死。急用千金化毒湯、乳香定痛散,又用二十四味活血流氣飲,外敷鐵箍散。
石、氣、筋、血等瘦,生於頭面等處,大如拳小如慄,或軟或硬,不疼痛,不發寒熱,切忌刀針砭炙,宜服海藻散、破血散,忌一切毒物及生冷、甘辛魚腥藥物。
第十八形圖
圖
此圖名九發:曰中府,曰巨闕,曰中脘,曰期門,曰章門,曰天樞,曰丹田,曰關元,曰京門。驗其膜之穴而審部其所食何物,看其氣之虛實,毒之淺深大小,穿潰出處可治,內傷膜腸大便出膿者難矣!急用千金托裡散,化毒湯,追疔奪命湯,二十四味活血流氣飲。
第十九形圖
圖
此圖人面瘡,生肘關節與膝頭處。急服流氣飲、外不愈者以苦參湯補其腎,又敷解毒生肌定痛散,後用膏藥並生肌散甫之。
第二十形圖
圖
此圖有三症。臀上生疽,近大小便處難治,生於實處可治,急服內托流氣飲。腿上生血□風瘡,男上生下,女下生上,頑毒難愈其瘡遊走,上腳即腳發背,急用鐵箍散、苦參丸、二十四味活血流氣飲。外臁瘡,腎虛,濕熱之毒下注,亦脾腎濕熱,用苦參丸,敷以解毒生肌定痛散,後用隔紙膏。
附臁瘡方:黃蠟五錢,玲珍珠二分,象牙燒質五分,花椒少許,潮腦、香油適量、煎膏,用油紙攤膏,帖上神效。
又經驗臁瘡神方。頭髮灰,小酒粬,百草霜,銅綠,以上四味各半酒盅,惟銅綠略少,共和勻調香用桑麻紙攤膏藥帖之,不可露藥,一張即愈多年成漏者三五日一換,先用茶洗淨,帖藥四圍遮嚴,切勿漏藥,慎之!
第二十一形圖
圖
此圖有二病。懸癰腎陰發,乃腎受寒濕,日久鬱熱,邪凝經絡,氣血阻礙。宜服托裡散。若陰囊腫硬者,雖屬膀胱經受病,大約治法亦同,但加車前子、木通、淡竹葉、牽牛、何首烏。
發背脊上長者為黃瓜毒,園者為甜瓜毒,長尺二三寸,皮不紅,高突二寸,急痛。上頭大者為逆,下頭大者為順。急用千金化毒湯以散熱毒,不使成膿,又用鐵箍散,以雞蛋清、蜂蜜、廣膠同和黏之,留口泄毒。
第二十二形圖
圖
此圖有二症,上兩搭,下雙搭。即上兩搭和臀腿雙搭。上搭病源治法列於二十四圖內。下雙搭若略生上些即腎俞雙發,因酒色肆欲,濕鬱化熱。主陽發在外可治,如發寒熱為陰發,陰發傷腎膜,膿水清稀者為血氣虛,難治。宜服追疔奪命湯、柴胡獨活湯。左右臀腿雙發,初起可用燈火打破,急服追疔奪命湯,用千金托裡散。
第二十三形圖
圖
此圖左上搭,亦名上串,若偏於右脅之間即名脾癰。脾胃不和,氣血凝滯。故發肩背脊間能動之處可治,連肩骨串右者難治。老弱者,十不治一。急用千金化毒湯,消腫托裡散,後用流氣飲,外敷鐵箍散、解毒生肌定痛散。瘡頭用紅子膏收其膿水。熱天用蔥椒湯日洗二三次,再用雞肫內黃皮及嗉袋烙干為末,濕則揩乾,調麻油塗之。
第二十四形圖
圖
此圖右上搭,亦名串上,連肩骨串左者難治。治法與左上搭大同。
附:背搭一切惡瘡危者,用鮮桑葉連枝袁煙,將人置板上,板鑿一孔,露瘡在外,薰片時即化水而愈。
第二十五形圖
圖
此圖有二症,上名兩搭肩,下名左右脅疽。蓋因胃虛氣虛而成,切忌補陽助熱之藥,蓋虛而得熱,藥熱虛熱愈盛,傷其脾膜也。急用追疔奪命湯,化毒活血湯,外敷鐵箍散,頂敷生肌定痛散。日用七寶湯煎洗二三次。
第二十六形圖
圖
此圖有二症,上名肩癰搭肩,病源治法參二十五圖。
下名穿脅疽,但因風毒入骨日久,覺皮膚麻,骨痛,發於腰脅間。急用化毒消腫托裡散,外用鐵散,次用千金托裡散,上敷生肌定痛散,膿多可用收膿消毒膏。遲則不救。
第二十七形圖
圖
此圖對口疽,又名頭後蜂窠發,流串肩者名上搭肩,流串背者名偏搭背,難治。上搭肩病源治法列於二十三形圖內,偏背搭病源治法列於第一形圖內。此對口疽發於腦後,焮赤腫突,急用鐵箍散,服追疔奪命湯一二帖,消腫化毒湯、活血化毒湯二三帖。
第二十八形圖
圖
此圖佛腦疽,生頂門上,又名魚眼疔。外敷鐵箍散,內服追疔奪命湯二三帖,出汗為度。無汗,可用保生錠,再用飛龍奪命丹。若毒攻心肺三日必死。
第二十九形圖
圖
此圖發腦疽,因風前久睡,熱毒入腦,發腫,五六日可治,半月二十日遲危矣,恐穿膜通腦也。急用追疔奪命湯、千金托裡散,化毒消腫散,外敷鐵箍散,中敷生肌定痛散。切忌風入瘡口歹毒食發物。入風不治。初起如粒水,四邊焮腫醒毒,連於耳頂,寒熱苦痛,不急治,毒攻內,血肉腐爛作膿從頭中出者必死。
第三十形圖
圖
此圖鰍肚疔,在上天蛇頭,在腳地蛇頭,中節鰍肚疔,指頭蛇頭指,頭側蛇腮,骨節處為寸,手足通於心腹。急用鐵箍散,追疔奪命湯。若三節黑爛必落,或傷命。總之,毒氣攻一面,發毒黃者難治。
一方:生黃豆口嚼極爛敷患處,一切蛇頭惡毒自愈。疔疽腫毒加綠豆。
第三十一形圖
圖
此圖紅絲疔又名急疔,先生於手足心腋間,如黃豆大,其色紅白,水泡樣,根行如箭,一日夜行一尺二三寸,紅絲之延,生至口中者死。急用針刺絲頭,入四五分,出黑紫血可安。急服追疔奪命湯三四帖除根。
第三十二形圖
圖
此名脈骨疔,又名魚口疽。生於臂為指疽,往下為魚口,在手掌後即脈骨疔。根行紅絲者為疽,黑者為疔。急用鐵箍散,千金化毒湯,中敷生肌定痛散。
第三十三形圖
圖
此圖手發背,生筋服之處。十指連心,痛不可忍。色黑而臭者,毒攻心矣,必死;紅者可治。先用蔥椒湯洗去爛黑肉,敷乳香定痛散,貼乳香拔毒膏,再敷生肌定痛散,服乳香化毒湯三四帖,又用千金托裡散排膿生肌。
第三十四形圖
圖
此圖腳發背,色黑者死。色赤,消渴病久者生。治法與手同。腳發生於腳後,脫甲疽生於腳趾。甲疽色赤,面不黑,有膿水者可治。初發時急用流氣飲,苦參丸、解毒生肌散。
又,用桐油煎無名異一沸,入花椒一撮,次入蓼葉七日取用。
第三十五形圖
圖
此圖穿心疔,又名丹疽,生腳底心,串腳面者十不治一。外用鐵箍散,中敷乳香定痛散,服追疔奪命湯、千金托裡散化毒祛風;如出膿散氣者愈,不出膿用血竭點破之。
第三十六圖形
圖
此圖有三疽,上名腐骨疽,下名貼骨疽又名魚肚疽。腐骨疽生大腿,其骨硬腫如石,此多風濕之毒,亦因久坐久眠,受風濕,日久不得發散,其血被汙濁而結滯,宜及早治之,遲必腐爛成膿。服千金托裡散,若骨外現,高出其皮,不太發熱,按之不隨手起者,即有膿矣,即用三稜針刺入三四寸,到骨至根。放膿後服下宣散五七帖,見有黃水出即愈。注意病後調養,謹忌百日可也。
貼骨疽(魚肚疽),久坐久眠、久處濕地,風濕透骨而出,經半月不治,毒必攻心,難矣;若至一月內外不出者,用火針刺出膿血。治法同上。
腳生血風瘡、頑毒難愈。其瘡遊走上腳即腳發背,急用鐵箍散,內服苦參丸,活血解毒丸,後用二十四味流氣飲。日用蔥椒湯洗二三次;桔梗袖葉煎湯浸泡,溺後服九仙散。
第三十七形圖
圖
此圖名青蛇咬,又名咬骨疽。生小腿股上,頭向上生,攻走入肚者不治,尾向上易治。急宜表治,服二十六味救苦化堅湯,外敷鐵箍散,用薑汁、陳醋、豬膽和調,蛇頭上用三稜針刺入二寸,出黑紫血方可出針,再將保生錠用酒送入自消。
第三十八形圖
此圖肉烏龜,生腹、背、脅。開皮不紅,離起二寸。頭向上攻,心口疼痛,向下滿足如刀割,頭左右亦其疼痛。其用針刺其四足尾尻上。用艾炙之,頭上多炙。二十四壯即不疼不痛,其龜死矣!但針不可便去,待炷香盡,去之。再服消氣化毒湯。
第三十九形圖
圖
此圖黃鰍癰,又名黃鰍。生小腿肚皮裡。膜外或腿上皮面不紅,里硬如石,長七八寸,頭大尾小。急用三稜針刺中腹,後刺尾上二寸之處,再刺其頭。艾炙頭上二三十壯,炷香消盡,方可去尾針。左右背針五七次,不疼不痛便起針。如再動而痛,照前針、灸。治法與三十七形圖大同。
第四十形圖
圖
此圖老鼠攢,又名脾癰,生於肩脅間,色不紅,如鼠,大小不一,七八日不成膿者可治,成膿者十不治一。多生於小兒,蓋因受胎毒而又失乳,多啖食不節,米麵發氣不能克化。此作寒作熱,日夜骨蒸,久不安寧,遂生此症。發於皮裡膜外,如流注狀。先用流氣發散之藥,後用二十四味化毒流氣飲。
第四十一形圖
圖
此圖肉蝴蜂,肉刺生遍身或於足間,不紅。此蜂一痛,直攻入心口。用七味硇砂散敷之,外用萬應膏貼之,勿著好肉。貼三日後取下,其蜂如臭,而後再以萬應膏貼之。
第四十二形圖
圖
此圖盤蛇癧,又名沿朱癧。因吃刺激物,或吃被蛇蟲鼠蠍爬過的隔夜食物而受其毒,遂生此癧。先服三屑散二帖,引從小水出,再服清生散、靈砂散三四帖,如不消再用四五帖。
第四十三形圖
圖
此圖小腹癰,又名丹毒癰。生於小腹陰交相對小腹側縫間,不穿膜可治,與橫痃同,若穿必成漏矣。急用千金化毒湯,金龍十宣湯,生肌解毒定痛散,再用乳香隔紙膏,一日換二三次,去其膿。用蔥椒湯,天熱洗二三次,天涼洗一次。
第四十四形圖
圖
此魚口疽又名橫痃,生腿腕縫間,內臁膀胱上。因色欲過度,走動勞苦或垢精穢氣不淨,毒攻心肝腎臟,然肝經之傷也。先生下疳,先生便毒,媾精房勞也。其勞動者,先痃作動而後成。急用千金敗毒飲,後用當歸瓜蔞散內消之,成膿用乳香拔毒膏,不用刀針。
第四十五形圖
此圖有二症,上名囊癰,又名腎疽,下名撩膝疽,腳骨疔。腎疽,陰囊下硬腫,受腎、膀胱之寒濕而成。急用千金托裡散,外用紅子膏。撩膝疽,腳骨疔皆發於腎,治法大同。
第四十六形圖
圖
此圖有五症:上名腦心發,鱔貢頭,頸後雙發,中背搭,下名腎俞命門毒。腦心發,此熱毒上攻,四邊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乃毒入腦,血腐腦頂門而出,不住者死。發時急服追疔奪命湯四五帖,後服千金托裡散。總之,頭中出血,氣急痰發者危。鱔貢頭又名白禿瘡,頭匕少節,愈而復發,或濕或干,如諸不應,即用仙方二青草末飛丹散,杆成膏貼,吸出膿,不五七日連藥自落,水乾再貼。頸後雙發,治法與對口疽同。中背搭治法與右上搭同。腎俞命門毒治法與第六形圖同。
第四十七形圖
圖
此圖有四症,名曰枷口疽,又名馬刀瘡,又名缺盆疽,又名鎖骨疽。總之,自肩至頭或流缺盆,乃手足少陽經,在頰下或頰車乃陽明經受心脾之邪而作也。此貪酒色及怒氣之郁,榮衛虛衰,日夜骨蒸,熱攻至面、頸項、胸間。急用二十四味流氣飲,外敷鐵箍散,再服連翹散、化堅湯;如不散,再服千金化毒湯,乳香、沉香、丁香、木香、麝香五香散。
第四十八形圖
圖
此圖共十二症,逐一開列於後。頂門癰,受毒攻心,陰陽不和,熱氣上壅,風熱傷於督脈太陽,急用追毒流氣飲,後用內托流氣飲,或當歸連翹散、解毒散,瘡上用蟾酥丸,四邊敷木香拔毒散,如潰爛用追毒烏金散去其惡肉,以桃花散收功。
赤面疔,脾經受毒,血凝氣滯,傷於筋骨,毒氣傷肝,風熱塞盛,先用狗寶丸,次用追毒流氣飲,外用白玉膏貼之。
耳風毒,肝腎風熱上壅,先服清肝流氣飲、定痛流氣飲,若耳痛目暈,先用針刺破耳,後用紅玉膏貼之。
肩疽,肝腎膀胱受邪,氣血凝,不得流散,先用流氣飲、千金內托飲,四邊以清涼膏敷貼,中間用追毒膏。
眉發疽,肝腎受邪,血凝氣滯,治法同上。
螻蛄串,有上中下三種。濕毒傷腎,怒氣傷肝,先用加味流氣飲,經服三香內托飲後,用乳香定痛散。
肚肋癰,大小腸受毒而成。內用加味內托清氣飲。腎氣遊毒膀胱,氣欲傷腎,腎實不受,複流膀胱,蓋風毒也。用定痛流氣飲,內托散。
鞋帶癰,寒濕受於下部,用定痛流氣頌、內托散、檳榔丸。
腳心疽,濕氣凝於腎經,服定痛流氣飲、檳榔丸。
第四十九形圖
圖
此圖上發背,心肝鬱結,怒氣傷肝,熱毒出背,先服敗毒流氣飲,不效用護心托裡散,再不效急用內托流氣飲。
中發背,心經熱毒以致肝血凝結,先用敗毒流氣飲,次用內托流氣飲。
下發背,肝脾風熱結滯入腎,先用敗毒流氣飲,次服內托流氣飲。
腰疽,胸隔受濕熱之邪,注於肝,治法同下發背。
痄腮痛,在耳根後,通於脾腎,因血氣凝滯結於夾腮,乃風熱之毒也。服清肝流氣飲,內托流氣飲。
騎馬癰,因腎虛,受濕熱邪毒於腸經,發即成漏。急服敗毒流氣飲、內托流氣飲、追毒流氣飲。
第五十形圖
圖
此圖眉風毒,太陽風熱,上壅脾經,壅結而成。急用敗毒流氣飲,次用內托清肝飲及乳定痛散。
耳門癰,肝經風毒,流注陽明,用敗毒清氣飲,清肝流氣飲。
耳根毒,用敗毒流氣飲,內托清肝飲。
胺癰,怒氣傷肝,肝風熱毒,塞流入心腎,用敗毒流氣飲,內托清肝飲。大腰帶毒,心肝風濕熱毒,注於膀胱、腎經,用清肝流氣飲,敗毒流氣飲,不可用敷藥。
臍痛,心脾濕熱流入小腸,發於臍中,用內托流氣飲,定痛三香飲。
中肘疽,肝經氣血凝滯,用內托流氣飲,定痛消毒飲。
丁刺毒,心邪結滯,風毒壅血,先用內托流氣飲,次用定痛消毒飲。
腿癰,濕熱窒結腎經,用敗毒流氣飲,內托流氣飲。
外臁瘡,心脾腎之濕熱也。先用紫蘇流氣飲,次用三香和氣飲。
里臁瘡,浸濕熱三邪,陰經血分受傷,急用紫蘇流氣飲,三香和氣飲,外用隔紙膏。
腳發背,腎經受濕,血氣凝滯,用定痛消毒飲,鵝油透骨膏。
第五十一形圖
圖
此圖腦疽,腎虛熱上壅結,急用三香內托散,再用定痛消毒飲。
對口疽,太陽督脈,風熱相乘,用三香內托散,定痛消毒飲。
上中下搭手,久憂暴怒傷於內,風熱暑濕感於外,心火無肺,氣結血凝,用三香內托散,內托流氣飲,消毒內托散。
委中毒,腎經寒濕,用加減紫蘇流氣飲,敗毒流氣飲。
腎癰,心腎濕熱,結聚於腹下入腎而成,用敗毒流氣飲,清心流氣飲。
天蛇癰,心熱風濕下行,發於腳趾或手指,治法與腎癰同。不可犯鐵。
第五十二形圖
圖
此圖項疽,風熱犯太陽督脈,心火上炎之極,先用敗毒流氣飲,次用內托流氣飲。
鬢疽,心腎肺胃風熱而生,用敗毒流氣飲,清肺飲。
血風毒生於鼻上,因心脾受濕熱,致風熱併發,用敗毒流氣飲。
瘰癧有四種,風、痰、寒、熱壅結,用清肺流氣飲,不效,消毒流氣飲。
結喉癰,因風熱結滯在外,獨可相喉之門則難治矣。急用敗毒流氣飲,不效,再用內托流氣飲。
臀疽,腎經虛,濕熱壅結,急用敗毒流氣飲,次用內托流氣飲。
貼骨疽,肝腎風濕熱毒聚於筋骨,腫痛無膿足不任地。用敗毒、紫蘇二流氣飲,不退,再用內托流氣飲。
腿遊風,小腸受濕熱風邪,赤腫遊走腿間,用紫蘇流氣飲,不效,再用內托流氣飲。
指刺,風寒熱,擊搏於心,心血受毒,用定痛流氣飲,不效,用托裡流氣飲。
上下脅癰,肝經風熱寒濕伏於腸胃,用敗毒流氣飲,不效,用內托流氣飲。
第五十三形圖
圖
此圖破面癰,用追毒流氣飲,外用透骨膏貼於面腮紅腫處。
鎖牙疔,用內托流氣飲,亦用追骨膏。
蜂窠毒,病源治法列於十一形內。
對心癰,甚難治,急用內托追毒飲,外用透骨膏。
臍下互,用內托流氣飲。
魚口便毒用土苓散。
左右血海毒,脾腎受邪,用敗毒流氣飲。
本圖內,遺缺破腳癰一症(原注)
第五十四形圖
圖
此圖馬刀毒,又名鼻疔,防毒攻頂門,急用追毒流氣飲。
麻子疔,亦用追毒流氣飲。
蚯蚓疔,先用透骨膏,急用追毒流氣飲,久延,毒入難治。
穿心疔,乃危急之症,用內托流氣飲,稍效用清肺飲。
偏胸毒,用內托流氣飲,久延,毒入心難治。
櫻桃瘡,用消毒流氣飲。
手心疔,用內托流氣飲。
石榴瘡,用消毒流氣飲。
人面瘡,治法十九形圖內。
第五十五形圖
圖
此圖破腮疔,鵝掌風俱用追毒流氣飲。
鼠盆疽用消毒流氣飲。
脅肋疽、肚癰俱用內托流氣飲。
腎芒爛至疽用清心流氣飲。
腿面癰,用敗毒流氣飲。
石丹毒,用定痛流氣飲。
腸痔糞水通流,用地榆槐花湯。
第五十六形圖
圖
此圖租珠癰,用清心流氣飲。
鼻痔、血風癬俱用消毒流氣飲。
左腿癰,用定痛流氣飲。
外便毒,用托裡流氣飲。右肘根用追毒流氣飲。
鶴膝癰,用敗毒流氣飲。
牛皮癬,用消毒流氣飲。
第五十七形圖
圖
此圖膏珠癰、右臀癰俱用定痛流氣飲。
棘心癰用清心流氣飲。
臂腕毒,用內托流氣飲。
內便毒,用托裡流氣飲。
念珠毒,用敗毒流氣飲。
第五十八形圖
圖
此圖念珠癧,用敗毒流氣飲。
偏胸毒,用定痛流氣飲。
腰癰即蜘蛛癰、漏灶、左子刺,三症俱用消毒流氣飲。
櫻桃痔,用清肝流氣飲。
第五十九形圖
圖
此圖頸癰,用內托流氣飲。
左脅便毒,用內托流氣飲。
交骨疔,難治,先用透骨膏去其毒,後用追毒流氣飲。
撲招疽,用敗毒流氣飲。
血絲疔,急用追毒流氣飲,仍用透骨膏貼其兩頭,勿使走串。
氣血流注,用透骨膏貼兩頭,再用追毒流氣飲。
第六十形圖
圖
此圖肩疔,用內托流氣飲。
左肩疽,用敗毒流氣飲。
右脅便毒,治法同肩疔、臂疔,用追毒流氣飲。
鐵索疔,先用透骨膏貼兩頭,後服追毒流氣飲。
濕毒流注,腿癰俱用消毒流氣飲。
腎癰,用內托流氣飲。
第六十一形圖
圖
此圖影疽,用內托流氣飲,不效,用追毒流氣飲。
對口,用清心流氣飲。
蜂房發背,危急之症,初起必用開破瘡頭,急用內托流氣飲,仍用透骨膏。
通肝發背、左右牛厄,俱用消毒流氣飲。
天蛇頭治法列五十一形圖內。
內懸疽,一名鴨蛋癰,用內托流氣飲,追毒流氣飲。
腳心疔用定痛敗毒飲,即內消沃雪湯,即乳香化毒湯。
第六十二形圖
圖
此圖面上疔,一名冷疔,感於手足久冷,受寒風而發,長如粒米,久成疔毒,用狗寶丸、流氣飲,不效,再服追毒托裡散。
上下眼毒,心肝風熱而成,用清心流氣飲。
髭、髯、須三毒,脾胃心肺,因風痰火之邪而生,急用清心流氣飲,不效,再服內托流氣飲。
胝毒、夾毒、心、肺、三焦濕熱痰滯,用內托流氣飲,不效,用定痛流氣飲。
手心癰,在右,太陰。陽明邪氣流於右足厥陰;在左,太陽、少陰火流於左足太陰、陽明,複流注於上而生。蓋因喜怒憂愁,風寒濕熱,氣血凝滯,經絡不通,俱用定痛消毒飲,不效,用內托流氣飲。
左乳癰,因肝怒血滯,孔竅不利,用內托流氣飲,不效,用定痛流氣飲。
右乳癰,因風熱濕痰搏於脾胃肝肺之間,用清心流氣飲,不效,用內托流氣飲。
心臟癰,心經熱毒奎結,結絡不通,用定痛流氣飲,內托流氣飲。
手腕毒生於掌後,心經受風寒暑熱,喜怒驚恐,經絡結滯,用敗毒流氣飲,定痛流氣飲,內托流氣飲。
便毒,鯉魚毒,生於腿之左右縫間,此膀胱濕熱受於肝腎,用消毒流氣飲,內托流氣飲,定痛流氣飲。
膝腿毒,膀胱受邪,流於脾胃,用紫蘇流氣飲,若結久成癰,再服內托流氣飲,走痛流氣飲。
鶴膝風,憂鬱濕氣,傷於肝脾經骨之間,流傳脾胃,用紫蘇流氣飲,內托流氣飲。
腳指毒,腎經受邪,傳於陽明經聚處,用紫蘇流氣飲,內托流氣飲,定痛流氣飲。
第六十三形圖
圖
此圖瘤者,風寒濕熱,傷於心肝脾肺腎,傳於六腑,壅結經絡,留於腠理,血結氣滯,日漸增長,或有內潰,自破開裂,將梅花散敷之,外敷以白玉膏,待七日後,取去,即用透骨膏貼之,服流氣飲。
粉瘤、面頰瘤受風寒濕熱上攻頭面,用消毒流氣飲,以透骨膏貼之。
肩瘤、乳瘤,憂怒鬱結,氣血不和,用內托流氣飲,鵝油透骨膏。不可開刀。
血瘤,血結氣滯,經絡不通,熱聚而血出不止。用梅花散、白玉膏、透骨膏。
肉瘤,脾邪傳聚,毒氣逆於肉裡,用清肝流氣飲。
脅瘤,腸胃變邪,壅滯肉裡,用消毒流氣飲,貼透骨膏,亦可開刀。
筋瘤,肝經受風熱之邪,傳脾,逆於筋骨之間,用清肝流氣飲。
臂瘤、腿瘤、腳瘤、發疽瘤,四者皆因脾胃濕熱,流注於手足之經,用消毒流氣飲,貼透骨膏。
第六十四形圖
圖
此圖大麻風,邪中血脈,若皮膚不裂,四肢不壞,用花蛇丸,消毒流氣飲,以追毒水銀膏敷之。不可輕治,切忌色欲、酒、醋、鹽、醬、蔥、蒜、油、面、膩、食、雞、鵝、鮮腥之物。淡食淡飲。若眉脫,遍身盡癩,用換骨膏、蠻王酒又名酒仙散、胡麻丸、烏蛇丸、秦艽丸、如聖散。
第六十五形圖
圖
此圖發背者,憂苦、寒濕,榮衛兩虛,風熱邪毒注於筋骨,氣血壅阻,濕痰壅滯,元氣衰敗,用當歸連翹散,解毒丸,乳香黃耆散,瘡口敷蟾酥丸,四邊腫處貼乳香拔毒散,如潰敷追毒烏金散,後用桃花收口散。對口疽治法列二十七形圖內。
第六十六形圖
圖
此圖發腦者,陽熱伏結督脈,毒氣上壅,在枕骨端,或風池、天柱之上,赤腫潰痛,逆則黃水,順則稠膿,與對口、發背同治。外貼神應膏。
第六十七形圖
圖
此圖髮鬢者,風熱壅於陽明、少陽會合之間,連於百會,漸漸赤腫生膿,頭眩吐逆,生寒熱,蓋脾胃濕熱毒也。用當歸連翹散、解毒丸、追毒散、追風流氣飲。
第六十八形圖
圖
此圖發髭者,脾胃虛熱,心肺風熱流注三焦,上攻禾髎之端、承漿之側,如芒刺,四邊腫硬,時麻痹,黃水流,憎寒吐逆。先服當歸連翹散,瘡口略擦破,貼針頭散、神應膏、乳香拔毒散,後服乳香黃耆散。
第六十九形圖
圖
此圖䯒臁,腎虛,風寒濕攻於三里之旁,陰交之側,漸漸膿淫,先用洗毒散洗淨,敷麝香輕粉散,外用神應膏,再服當歸黃耆散。
第七十形圖
圖
此圖紫疥,風濕熱中於心肺,發於皮膚,或痛或癢,遍身如疥癬,頂黑心陷,精神昏倦,恍惚似繩牽,生於胸腹,毒盛,嘔逆,治法與疔同,已列於六十形圖內。
第七十一形圖
圖
此圖名火赤瘡,又名紅絲瘡。
火赤瘡者,血氣虛,風熱盛,初如赤疥火燎之形,膿漿黃水流時,沾皮即破爛,先用洗毒散洗之,後服當歸連翹散,乳香黃耆散。
紅絲瘡者,心、小腸風熱上乘肺金,瘡頭紅絲貫穿,或痛或癢,血箭紅絲到心必死。宜砭刺出血,紅絲頭行處亦刺出血。貼針頭散,服當歸連翹散、解毒丸。
第七十二形圖
此圖二症:魚脊瘡,骨疽瘡。
魚脊瘡,臟中精冷,虛熱傳筋骨之中,初如癬,破則黃水流,沿生白泡,似魚脊。先服當歸連翹散,乳香黃耆散,瘡上貼針頭散,烏金追毒散。
骨疽瘡,腎經風熱,血凝氣滯,徹骨腫痛,癢痛煩悶,日久成膿,以針破之,用溫經活血湯、黃耆丸、乳香黃耆散,成膿針破,入蟾酥丸、追毒散。
第七十三形圖
圖
此圖有四疳,病源治法列於後。
臟腑寒虛,風熱注皮而生冷疳。外跡臁□,膿水不幹,日久潰深必害人,宜服消風散。
赤暈起因為紫疳,致四肢疥癬而為風疳,風熱侵肌而成血疳。治法俱用當歸連翹散,乳香輕粉散。
風疳生於穀道之旁,注於豕山之側,初如癬疥,破時黃水成瘡,風濕相搏,遍身皆生,不治之症,用黃耆丸,如聖膏。
第七十四形圖
圖
此圖鴉陷疳,胎中邪熱氣虛,初如錢眼,後潰深如鴉陷,先服解毒丸,以鴉陷麝香輕粉散敷之。
第七十五形圖
圖
此圖於發背,風熱相侵,血氣凝滯經絡,發於左手背上,如粟米大,風毒攻心,或痛或癢,遍身麻木,寒熱,頭眩吐逆,四肢煩亂,神昏目暗,先用當歸連翹散、解毒丸,乳香黃耆散去其毒,以桃花散收口。
第七十六形圖
圖
此圖有五疔。黑疔,膀胱虛熱,腎受風邪,外攻兩耳端,初起黑色,麻木,硬如鐵石,紫黑,嘔吐神昏,心驚恍惚,困倦多睡。先用當歸連翹散,外敷透骨膏。
赤疔,心火邪熱毒盛,發驚狂,先疏通內毒,用白馬蹄香散。
白疔,肺火腸風,熱乘虛入,初起白色,外暈泡,咳唾連聲,痰涎稠黏,口鼻乾,咽喉燥。先服乳香黃耆散,外貼針頭散,蟾酥丸,痛甚,用追毒烏金散。
青疔,肝膽風火注於經絡,傳入於心,火盛燥,以致心驚舌強,神昏語澀,腎水虛寒作熱。用清肝流氣飲,清心流氣飲,追毒烏金丸,外貼神應膏。
黃疔,風濕熱毒在脾胃,起於唇齒口端、人中之側,色黃,四邊麻木,四肢懈怠,煩燥心驚,嘔逆。服黃耆湯,乳香黃耆散。
足生火疔,蓋膏染之變濕熱,風毒安於手足太陰,流注膝下,初如米粒,漸潰成瘡,血如敗血,又如煤涅,經年骨節疼,累歲不收口,成陰疳瘡。先服黃耆湯,乳香黃耆散,瘡口敷鐵粉散,追毒散,去惡肉,以桃花散收口,痛則用洗毒散洗之。
第七十七形圖
圖
此圖陰疳瘡,治法與上腳生火疔同。
貼骨疽,治法列於五十形圖內。或云,以凌霄花藤敷之。一神方惟取其根,名烏鴉根,敷之可愈。俗名為懶藤是也。
第七十八形圖
圖
此圖漏睛瘡,肝腎小腸風熱上攻,復注於睛內,初起癢痛,漸成膿水流,眼棄日久,睛昏氣散,先以黃耆、地骨皮煎湯洗之,服黃耆湯,外貼神應膏。
耳疳,風熱入腦,注於小腸經,腎虛寒,浸潰膿水,連年腥穢,以麝香、枯礬、輕粉,研細末吹之。
骨槽風,大腸風熱,牙齒疳腐,血流咽喉,連塊腫痛,服乳香蓽拔散,當歸連翹散。
鎖喉風,心經熱火,小腸風痰壅肺,發於聽會之間,注於懸骨之側,初如瘰癧,後側痛腫浸淫,服當歸連翹散,乳香蓽拔散,外用神應骨貼之。
肝熱盛,風癧;肺虛寒,膿癧;脾骨風熱,實癧;風熱攻心,血癧。不破可灸。貼如聖餅,神應膏。
第七十九形圖
圖
此圖髮乳者,內有濕熱結郁,外感風熱,生核塊在乳房,久結成癰疽,先用當歸連翹散,黃耆湯次之,外貼追毒散,神應膏。
第八十形圖
圖
此圖外感風邪於血脈之中,名曰火殞,心經內熱而成此毒,初生赤色,漸腫串皮,先用當歸連翹散,再煎洗毒湯洗之。
纏腰者,腸內血凝氣滯,結成癰腫於小腹,先服當歸連翹散,解毒丸,次用乳香黃耆散。若已成膿刺破用膏貼;但服乳香黃耆散,自然膿從大小便出,即愈。
水流麻根,腎、膀胱陰虛,心火盛,發於血脈,隨處生之。及皮膚破,潰膿嘔逆,頭痛,痛連百節,用當歸連翹散、解毒丸。痛甚,服乳香黃耆散,解毒散。
疥癬,風濕熱,心火盛,生蟲燥癢,先用升麻和氣飲,再用如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