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三论略章

三论略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续藏经 三论略章

隋 吉藏撰

大乘三论略章一卷

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

二谛义  二智义  般若义  真应义  涅盘义  佛性义  二河义  二种次第义  正像义  金刚三昧义  生法二空义  涅盘义  真应二身义  常无常二鸟义  半满义  佛性义

第一明二谛义

摄山师云。二谛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穷文言之极说也。道明有无。有无不乖其道理。虽绝要二。因二以得理。是以开真俗门。说二谛法。以化众生。是故经云。善男子。随顺众生。说於二谛。随凡说名俗谛。随圣说空为其谛。问理既非二说二。云何得理。答说二住二。便不得理。如闻有住有。闻无住无。此则名失。不得理也。若闻二不住二。因二悟不二。如闻有不住有。因有悟不有。闻无不住无。因无悟不无。便为得理。问若闻二住二。名之为失。闻二悟不二。称之为得。此之得失。为共为一教各各禀不同。答此教实无二。但行有得之失。故两名不同。是以经云。若服甘露。便得长年。若不巧服。反成促寿。问有为俗谛。空为真谛。唯有一判。更有余释。答摄岭山相承。略明三种二谛。一者单明二谛。但空有为俗谛。有空为真谛。二者复明二谛。空有有空。应称为俗谛。非空非有。乃名真谛。三者重复明二谛。空有为二。非空非有名为不二。二与不二。应为俗谛。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谛。问但得有为俗谛。空为真谛。亦得空为俗谛。有为真谛不。答在义亦通。但用处为异。若是大品所明。有为俗谛。空为真谛。若涅盘所明。空为俗谛。有为真谛。所以然者。大品多破有病。故以有为世谛。叹毕竟空。日为真谛。若是涅盘。破着空空病故。以空为俗谛。叹涅盘妙有故。以有为真谛。是以经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谓大涅盘。问前云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亦得为圣说有。为凡说空不。答亦得如故。释论解往生品云。圣人知有是假名。问诸佛善巧。何故不直说非有非无。而令众生因於有无。方悟非有非无。答要须因指方乃识月。不因指。无由得月。要因有无。悟非有非无。若不因有无。不得悟非有非无也。故有无之教。表非有非无之理。非有非无之理。应有无之教。故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则其证也。玄通论云。真谛以本无受称。俗谛以假有得名。假有表非有。名为有除其断。非谓是有也。本无表非无。名为无除圣常。非谓是无也。是为有不毕有。言无不毕无。二言未始一。所表未始殊。问为破有无。明非有非无。为不破有无。明非有非无。答具有二义。若执颠倒定性有无。即与破有而明非有。破无明非无。若因缘假名义。即识因缘有非有。因缘无非无。故不破也。问今释二谛。与他非是。此方外何异。答今教解种种不同。略出二家。一者不空假名二谛。二者空假名二谛。所言不空者。众缘生法。无有自性。故为空。以无性空。偏目真谛。众缘假法。不可令空。故为世谛。第二解云。明众缘生法。即是世谛。众缘举体不可得。目为真谛。故旧云。不空之义为鼠喽栗。后家为安瓜义也。此之二说。意各不然。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汝云何言假是不空。经又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汝云何言。色举体空无故有色。问今时亦得有此不。答随缘方便亦有此义。如一往为论。众缘假有。此即为俗。无有自往。此即为真。二往为言。虽无有自性。而有众缘。犹是俗谛。体以众缘皆不可得。名为真谛。渐舍为言故。宜有二意。是以有无喻若菰浮。问何名为俗谛第一义谛。答由来唯有一种。今无依得。义有多途。略而为言。凡有三种。一依名释。二横论。三竖释。依名释者。世别不同。第一义是莫二种云。问世俗与第一真为同为异。答具有同异。言其异者。云璎法师云。世是纵论。俗是横论。经云。凡夫生生世世往来五道。书云。三十年为一世。故是纵也。俗是横者。毗尼云。国土风俗不同。故俗是横也。真与第一。言其异者。真是对伪。当体受称。第一形二称叹为目。所言同者。虽有世之与俗。犹为有谛。第一与真。犹为空谛。此即是依名释义也。所言横释义者。真以俗为义。俗以真为义。空以色为义。色以空为义。是以经云。欲令众生深识第一义谛故说世谛。欲令深识世谛故说第一义谛。即是其证也。所言竖释义者。真以不真为义。俗以不俗为义。经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即其证也。问谛是何义。答谛以审实为义。问真谛可是审实。俗是浮虚。云何名实。答他释云。俗谛审实浮虚。今谓此乃审实。何谓审二。明二义故。论其实。一者於实。二者教实。教实者。佛说有无二言。必能表道。必能应物。故名为实也。於实者。有於凡是实。无於圣是实。故名为实也。问今明二谛。与他此有何异。答他明二谛。是二理二境。今明二谛。即是教门。是故论云。诸佛常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大品经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众生虽蒙二谛教门发智。即二谛教转名为境。问他云世谛有言说。第一义无言说。不可以世谛言说目真谛。真谛实无言说。今说云何。答备有四句。俱说俱不说。一说一不说。俱说者。世谛说生灭。生灭之言即是世谛。第一义说不生灭。不生灭之教即第一义。所言俱不说者。二谛虽说。实无所说。名俱不说。一说一不说者。世谛虽说。说无所说。真谛虽不说。不说能说。故一说一不说也。问云何是二谛体。答有二释一云。二谛各体。即龙光所用。谓有无性异。岂得同体。第二解云。二谛一体。就一体中。更有两释。一云。二谛同以有为体。以析有得空故。以有为体也。二云。二谛同以真为体。空为诸法本故。今明二谛以中道为体。以说於二谛为表不二。不二即是中道。问二谛云何相即耶。答佛为凡圣两缘故说二谛。有为俗故有名言。空名真谛。故言语路绝。众生便谓空有定异。为此缘故云即空是有。即有为空也。问二谛摄法尽不。答开善所明。摄法即尽。庄严所明。常住佛果及虚空。出二谛外。故不尽也。今明经具二义。即应破。并须臾之。

二智义

二智者。一是权智。二是实智。权是善巧之名。实是实谛为因。斯乃般若妙用。利物明术。其犹二鸟无相舍离。俱凡夫滞有。阙彼鉴虚。小智沉空。罔知权用。是故菩萨方便具二智也。如来以二智察缘。即知病识药。说於二谛。即应病授药。以智谛故如得。而说谛故如说。如说定得。得行我所说。如得而说。说我所得。故二智即能说。二谛即是所说云云。前须识有得无得二种二谛。然后方识发生二智。有得二谛。初章前节。不能发生二智。无得二谛者。初章后节。故能发生二智经云。欲令众生深识第一义故说世谛。欲令众生识世谛故说第一。俗是真俗。俗表不俗。真是俗真。真表不真。既悟真俗。表非真俗。即发二智。真俗之教。即转名境。教生智能所。照境能所云云。今明蒙教门悟转为境。离境无智。离智无境。境智因缘。岂是前后及与一时异。故因缘境智。即是非境非智。非能非所。是故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寂灭相。境能生智。此是因缘生。智能照境。此是因缘照。因缘照无所照。因缘生无所生。故此生此照。即是无生无照。此境此智。即是无境无智。无境而说境。指智以为境。无智而说智。指境以为智。岂同他性境故智耶。应判二智。云何明得五时教分二智也。第一时前说有相教。照十六谛理。名为实智。照事中色心。名为权智。第二时无相教。即大品之流。照空以为实智。照有以为权智。第三时抑扬教。即净名等。抑挫声闻。高扬菩萨。照二谛理为实智。现反动等为权智。第四时会三归一教。即法华之流。照三乘为权智。照一乘为实智。第五时常住教。照无常为权智。照常住为实智。今谓五时教。无有经文。故不依也。他明涅盘中云。五味相生。即是其证也。今明不尔。经云。从牛出乳出酪。酪生苏。生苏出熟苏。熟苏出醍醐。合譬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乃至后方等经出大涅盘。若尔从牛出乳。乳既言是义。从佛出十二部经。亦是义耶。又般若是第二时未是满字者。此事不然。既未是满字。亦应未是大乘。若已是大乘。应已是满字。又难。若言净名抑小扬大。是亦不然。彼经呵十声闻。斥四菩萨。此乃大小俱弹。何得偏判。又净名既毁声闻犹如燋种。言是抑者。般若亦可道。其犹如痴犬。岂非挫耶。若言法华会三归一。般若等经亦得会宗之义。故总束方以为一大乘。岂非会耶。若言般若第二法华第四。此事不然。大论解毕定品云。善吉已闻法华中记声闻作佛事。复闻此经明菩萨有退。是故今问佛为毕定为不毕定。若观此意。即法华在前。般若在后。故不可定判也。随缘方便。必有深致。亦可有无量时。何止为五。问今判云何。答此无定也。一往为论。照有为方便。照空为实智。二往为论。照空有应为方便。照非空非有是实也。他照真之慧。不能照俗。俗之智。不能照真。照真之慧不能照俗。故慧无方便缚。照之慧不能照真。故是无方便慧。今明以实为方便。方便为实。实方便只是实。方便既照俗。岂不能照真。以方便为实。此实只是方便。实通照真。宁不照俗。故两慧无碍。但互举一边。故方便照俗。实即照真也。问方便与权实。若为其异。答通而为论。犹是眼目之异名。若就别门。方便义长。权义即短。以外国云。沤和俱舍罗。此言善巧方便故。诸佛出世所作施为。无非方便。若是权慧即短。以权是暂。於方便中。更抽权用故。或复手接大千。身入淫舍。并是权也。以方便义长故。属在般若等教。权义既短义。即是净名等经也。问他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是实。与今何异。答此是一句义耳。自有二。一俱实。二俱权。一俱实者。昔说三权昔为实。今说一权今为实。昔说三望今一。三既是权。今说一望昔非。今是权也。二慧二智通犹是一物。即不同一者。慧即解智。其义犹劣。故在因门。智名决断。其义即胜。故在果地。故大品明。菩萨有道慧道种慧。佛有一切种智也。慧名照空。智名照有。故净名经云。智一切相门起於慧业。智种相门起於智业也。智於总相名道慧。智於别相。名道种慧也。一切智一切种智。例此可知也。道种慧云云。氷山瑶[└*├]师解云。宗彭城凭法师解云云。今谓不得定如此。何者。菩萨发心。其知别总。即具二慧。道种慧有高下者。佛一切智一切种智。复可不也。前云三是方便。一亦是方便。在此何处明。胜鬘云一乘大方便。即其证也。

般若义

问云何为般若。答依释论。凡有八解。今略解述六家。第一解云。般若但是真无漏慧。位在何处。答大乘为论。初地以上。即是真无漏慧。三十心名相似。小乘为论。从苦忍以上。名真无漏。自尔之前。名为有漏。第二般若但是有漏慧。以菩萨除烦恼得般若。故知是有漏也。第三云。有漏无漏二种智慧。皆是般若。所以是有。菩萨从发心至坐道场。皆是般若。故智通也。第四云。般若非有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不可言说。离诸戏论。龙树菩萨出世。评两解云。有人言。前之四说。皆有道理。皆出佛口。随众生故。作种种说。有人言最后解者是。以过语言道。离诸戏论。依无所得。是真般若也。问六解中今用何解耶。答若随缘方便。并皆有此义。如其为执。悉非般若。秦言智慧。故可翻。实相宗重。智慧轻薄。故不可以智慧秤量。般若不可翻。大论云。般若有二种。一者有为般若。有生有灭。故是无常二者无为般若。无有生灭。是故有常。实相般若者。道超四句。理绝百非。大论云。般若般若波罗蜜。实行不颠倒。念慧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此方便般若者。有生有灭。有智有愚。般若无智无行不知。以般若无智即是愚方便。此无所不知即是智方便。文字般若者。即佛说波若。说名字及小经卷也。实相般若既非愚智。所以为体。方便般若者有愚智。即是用也。实相般若为当体受名。为从境受秤。具有此义。自有智实境。故名为实相。亦当般若体即是实相也。般若未曾因果。一往为论。宜名为因。释论云。般若不属般若二乘。但属菩萨。故智慧因也。若至果即反名萨般若。萨般若悉为一切智。亦得为果。如涅盘三德中般若。涅盘既是果三德。般若岂非果耶。问涅盘经云。般若者。一切众生毗婆舍那。一切圣心阇那者。诸佛菩萨。是事云何。答此无浅深中作浅深。般若宜翻为慧。其义劣。毗婆舍那翻之为智。其义小胜故。是一切圣阇那。此翻为见。其义最胜。故在诸佛菩萨。般若波罗蜜者。道安法师翻为度无强。大智论云。彼岸到也。然常有二说。般若从有相此岸。至无相彼岸。若是涅盘。从生死此岸。至涅盘彼岸。今说如此释度非究竟也。若然彼此乖勉。方是究竟度义。

真应义

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论云佛有二种法身。一父母生身。二法性生身。所以有此二身者。肇师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他明常住此是法身。昔辨无常。此是应身。亦得昔为法身。今是应身。若由来所释。五时不同。若初故佛寿八十年。以相好为佛。第二时佛寿亦八十年。以智慧为佛。第三时佛寿七百阿僧祇。第四时佛寿复倍上数。第五时即是常住。有四时明佛并是迹身。第五常住方是本。今明五时不立云云。般若经云。欲得寿命无量。光明无尽。当学般若。何时定言佛寿八十年云云。始迹终本者。明王宫不生而生。故是始迹终本。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常乐我净。无有变易。故是终本也。始本终迹者。我从无量劫来久已成佛。法身非杂食身。即始本也。后云。今入涅盘。示同毒树。即终迹也。始终俱迹者。明王宫方便现生。双林方便示灭。此生灭应皆是迹也。始终俱本者。王宫现生。生而不起。是故不生。双林示灭。无所失。是故不生不灭。故始终俱本。生灭为迹。无生灭为本。然生灭由无生灭故有。即是非迹无以显本。然由生灭故有无生灭。即非无生灭。由无生灭故有生灭。即非生灭。是故非生灭非无生灭。由无生灭故有生灭。即非生灭。是故非生灭非无生灭。故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有人云。舍那释迦。犹是一佛。故华严经名号品云。或名卢舍那。或名释迦文。故知是一佛也。地论师解云。佛有三身。一者应身。即是释迦。二者报身。即是舍那。以修十地因满感得。此谓报佛。三者即梨耶真如法。本性清净。故名法佛也。今所明者。并不同此二说。然此二佛。自有同义。自有异义。同者如去或名舍那。或名释迦也。异者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示现千释迦。故执同有失异。对有忌同云云。问云何为失。答舍那是华台佛。故是本。释迦是千叶上尊。故是迹也。既言释迦舍那并是迹。故不得为本迹也。今分於本迹。故舍那为本。释迦为迹也。问诸佛为同作一佛。为各各作佛。答三释。云在因异故。得果亦异。如张王二人云云。次在因虽异。得果便同。如小流大海云云。三云亦同亦异。世谛即异。真谛即同。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一法身何得言异。十方诸佛。何得言同。十方而一。何妨言同。一而十方。何妨言异。问法身为有色为无色。答如此亦得。问法界名与法性身。云何同异。答他释法性名。即是真谛身。法界身即是世谛名也。今明且出睿法师解。如来之身名种种。或法性身。或实相名。或感重法身。或虚空法身。言其生。即本之法性。故得法性。言其妙。即无相无为。谓实相法名。言其大。弥沦大虚空法身。明其用。即无感不形。谓应法身。今法界法性。亦复如是。取广大。故云法界法身。言其体性。无有生灭。故云法性云身。问他云应身说。法身不说。今释云何。答修通四句。问此出何处。答释论云。法身佛满虚空。所有音声说法。亦满虚空。即有证也。

涅盘义

所言者。外国名摩诃般涅盘那。摩诃者。或摩酰。大论三解释。一者大。二者胜。三者多。正翻为大。余二兼释也。所言大者。名字功德品云。名之为常。二者四相品。所言大者。其性广博。就此二义。为简昔也。昔曰有余智体犹是无常。为简昔有余无常。故云常也。广博者。简昔无余。昔无余是无所苞也。今明涅盘广博。方有所苞。问对小明大。为绝待称大。答具有二义。一者对小故名大。小即无常不苞。大即是常是苞。二者绝待明大。非大非小。叹美名大。如不因小空。名为大空。涅盘亦尔。不因小涅盘。名为大涅盘。所言涅盘者。自古至今。凡三释。一云涅盘无翻。二云有翻。三云但有义训。故不可得翻。一者名含众义。故不可翻。彼义序云。涅盘者盖是神道极号。八味都名。二者含众义。故不可得翻。如先陀婆。一名四实也。三者名含众义。义含众名。名义既圆。不可翻也。今难。若使涅盘。此土众生。无由得解。而实有缘。故可翻。次难云云。亦名说乐。昔亦名说乐。既也不可翻。亦不可翻。今既具万德。昔亦可具德也。又难。若存外国名。不可翻者。般若乃至佛陀。亦不可翻。何故存般若名耶。又问。般若是圆名。此品应圆翻也。第二师云。涅盘可翻。凡有七解。一者肇师翻为灭度。即开善用也。谓大患永灭。超度四流。四流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也。又翻涅盘作无为。言其虚无寂漠妙绝於有故也。亦是肇师云所翻。其法师所用。第三昙影师云。涅盘秦言安乐。四者竺道生法师直翻为灭。五者静师翻为寂灭。六者宗法师翻为解脱。第七梁武翻不生。今难。若众涅盘定可翻者。在经何故犹在般若。睿师大品序云。不可翻者即而书云云。次难。涅盘定可翻者。经何故云或言寂灭。或称灭度。今的用何物翻耶。第三义训凡有三师。远师秤为实。爱公秤秘密藏。宗公秤无累。今明义释。犹是无翻。不须别难。问今云何。答前须识涅盘有名无名。然后方得辨其翻与不翻。若未识其名与无名。今云何得论其有翻无翻。但他绝义多种不同。或言本绝生死。远绝涅盘绝生死。又云涅盘即是真谛。故以伦绝。今时所有诸法清净。假名方便。故有所言义无有根本。皆是因空而起。是以经云。空中种树方觉其巧。何者。明涅盘无名。强为作名。此是则无名名。亦是强作无名。即是名无名。名无名故。所以不绝而绝。以无名名故。绝而不绝。以名本於无名。岂定是无名。无名本於名。岂定是於名。绝本於不绝。岂定是不绝。不绝本於绝。岂定是於绝。所以名无名。绝不绝。非名非无名。非绝非不绝。故云免其名无名。无名岂定是名。无名之所能。此非名非无名。故能名能无名也。名无名既然。翻亦尔。问今释涅盘。以何为义。答涅盘即是总别为义也。涅盘为总别者。具三点四德。是故总也。若云解脱不生。此即为别。问涅盘既是总。解脱为别。亦得解脱不生为总。涅盘为别以不。答亦有此义。若作解脱名说。即无非解脱。故解脱为总。若作不生名。则无非不生为总。涅盘为别。涅盘但对生死而是果。果亦得是别。问今昔涅盘此有何异耶。答昔日涅盘不一。时具三德。有身智时。未必无余解脱。有无余解脱时。无有身智。今日涅盘三德一时。故有法身。即有般若解脱也。所以唯明三德者。三义故即尽。何者。无感而不竟故是法身。无境而不照故是般若。无累而不尽故即是解脱也。旧云。法身为体。余二为用。今德既圆体用无碍。旧一体即是妙有。一体即是圆心以为体也。问云何是本有涅盘。始有涅盘。方便净涅盘。性净涅盘。答此间多明本有始有。他人明方便净涅盘。性净涅盘。但解本有义不同。略出数家。第一开善云。本有於当常。故云本有。第二解云。本来已有众德。用惑鄣故不得修习。第三解云。於此无常。即有常义。说为本有。第四云。本有而非德。道理即是常。例如二谛天然任有也。始有者。佛修因始得。故名始有。如此等释并皆须难。今所释者。须得本有之言。大经云。涅盘之体。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是为答德王难。本无今有是无常。是故为常。至论涅盘。未曾有无。岂是本始。何以知之。者为破众生有身有累。是秤破无身无累。以为涅盘。众生便着断无。是故今说有身智方是涅盘。此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谛也。罗汉断烦恼。及未来生已尽。而余有身智果在。名有余涅盘也。灰身灭智。累果毕竟。名无余也。又身在时。无为未足。即是无为有余。灰身灭智。即是无为具足。故得无余也。问大乘有有余以不。答有二释。一者大乘直是无余。不说有余。次解云。约金刚心以还。惑未尽为有余。佛果名无余。问大乘论。今释涅盘与他何异。答今明诸法清未曾生死。亦未是涅盘。但众生空倒故。便成生死。诸佛欲度空倒生死。若空倒生死息。即空涅盘亦净。不如他家生死断苦。涅盘独存也。有余无余。亦因此为众生言。有烦恼有患。息此烦恼。故名有余。犹有身智。亦名有患。身智若尽名曰无余。其论身智本非曾有。今何以无。对惑情之有。明於无也。

佛性义

解正因佛性。凡有十家。第一解云。心为正因。故经云。凡有心者必得菩提。第二云。众生为正因。故经云。正因谓诸众生。第三云。以六法为佛性。六法者。五阴及众生。故经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也。第四解云。避苦求乐心为佛性。第五解云。以当果为佛性。第六解云。以[穴/具]传不朽为佛性。第七解以真神为佛性。第八解云。以得佛之理为佛性。第九解以真如为佛性。第十师以梨耶识为佛性也。今明如此等释。须皆破之。今明者。以中道为佛性。不同十家也。问中道为佛性。出何处文。答略有四文。第一即瑠璃珠譬。明此宝珠圆而且正。喻此中道无余为佛性。故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也。次师子吼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即是中道。次迦叶白佛言。以何为佛性。答汝今何故失意。作如是问。我先不说中道为佛性耶。故知中道为佛性也。常解云。佛性有五。一缘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正因佛性。四果佛性。五果果佛性。缘因佛性。言境界能为观智作缘。故名缘因。通善恶等法。了因者。即六度万行。了出佛果。唯取善。不取余法。言正因法者。如前十释。以所因能感佛故。名正因也。果性者。即三菩提名为智德也。果果性者。即大涅盘名为断德。以因智而得是果中之果。今云五性然异常用也。今明五性。此开为二。一者正性。即非因非果。二者缘性。即有因有果。是因中更开为二。就果中更开两异。因者即十二因缘。名之为境。因因者即观照。名之为智。问经云是因非果。名为佛性。是果非因。名大涅盘。亦因亦果。即十二因缘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即是佛性。此义云何。答是因非果。即境界佛性。是果非因即大涅盘。谓果果性。亦因亦果。即是观智谛。境界是果。望菩提故是因故。非因非果。即是中道正性。亦得通於因果谛。观智即是果谛。涅盘断得即是因。问既云正因。何者为正果。答他云以涅盘为正果。今明涅盘是果法。非正果也。以正性非因非果名帖正性。故名正因。果名帖正性。为正果也。

二河义

二河者。凡有五种相对。一者缘河对佛性。二者生死河对涅盘。三者众生河对佛性河。四者善法河对恶法河。五者烦恼河智慧河。问此五种二河并出何处。答经教不同。释迦教其中。具有河之与海。多借河名。舍那教中。具有河之与海。多借海喻。此因取其深广无边流注不沈浮等义。若是师子吼品。明生死河中。有七种人。欲度生竭死。即生死河也。迦叶品中。有七类人求涅盘。即涅盘河。又云。众生寿命入如来寿海中。即众生河。佛陀海佛也。又云。虽有龟鱼。并不离於河。大智论云。舍利弗不能度布施。即河善法。又云。如来海。众生海。佛智慧海。即善法恶法等河也。问师子吼明七种众生。迦叶品明河中七人。云何判一是生死二是涅盘耶。答师子吼明七种人。同欲度生死。有度有不度者。欲断烦恼。有断有不断者。故是生死河。迦叶品明七人。同欲求涅盘。有得有不得。同欲见佛。有见有不见者。故是涅盘河也。问此中河义为同异。答总而论。唯有二河。一生死河。二涅盘河。今一往离之。故或十也。若是十二因缘河与佛性河。此是二用相对。若是生死河涅盘河。此是得失两果相对。众生河佛河。此得失两人相对。若是善法河恶法河。此明乖扶两法相对。烦恼河智慧河。此就迷悟解惑相对。问二河云何有始终二义。答十二因缘河。具有始终义。无始终义。无始终者。无明为因。老死为果。老死复为因。无明复为果。此则往还无尽。牵果不穷。即无始终义。始终者。中论引四百观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即生死。非有边无边。得真法说者听者。以无明为因。因更作果。以老死为果。果更作因。此即十二因缘。始终即无始终也。佛性河亦有始终无始终义。无始而始。始自发心。不终而终。终於佛果。此即无始终始终义也。问云何交终论始终等四句。答自有生死之始为涅盘之终。涅盘之终为生死之始。涅盘之始为生死之终。生死之终为涅盘之始。所言生死之始涅盘之终者。若起一念有无颠倒。生死之始。便失正道。无复涅盘。故是涅盘之终为生死之始者。即是上句无别意也。但明涅盘若其终尽。便是生死之始也。涅盘之始为生死之终者。若一念与般若相应。即涅盘之始。生死即便尽净。故有生死之终。

二种次第义

释妙庄严等品。三世诸佛。唯有二种次第。一根缘次第。二义次第。亦云论次第。言义次第者。如先说苦谛。次说集谛也。根缘次第者。如先说苦谛。后说十善等。非四谛之次。但随根缘也。佛说法具此二种次第。而多就根缘次第。诸菩萨造论。亦具二种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语。多依义门次第。撰集佛语。次第释之。问二次第何者为正。答以根缘次第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说经造论。唯令人悟。而教无有定。问叵有定义以不。答如前云。唯以悟为定。故则不定。如大经云。菩萨余事诤论得皆是如来随根缘说。以此众生非一国土一种根性一善智识。是故如来不作一说。但令取悟耳。若尔前说法华寿量。后则明诸菩萨。又前说陀罗尼咒。后说妙庄严王本事。根缘次第。不必辨咒居第一。妙庄严王为第二故。非义次第。此通释二十八品经八万四千法藏也。问直闻妙庄王本事。云何悟道耶。答佛见根缘。说必得道。无论事理及以古今。设不见机。虽说妙道。於缘无益。问上说妙音来往。得悟无生。今闻往古事。复得净眼。然大小二悟。要见空后得道。今说有事。云何成圣。答虽质小疑。实壮哉大问。成论人云。见空得道。数人云。见有成圣。诤论纷然。由来久矣。今明如数论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故之。释论解般若度中云。不得般若方便力故。学阿毗昙。堕有见中。学空门堕空见。学有无门。堕亦定亦有见中。学非有无门。随愚痴论。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般若方便。学此四句。不堕四见。若尔者。善巧学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学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萨往来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学有。故得道。问云何善巧。答菩萨来者。此是不来於来。虽来不来。悟解此来。即生二慧。是以得道。问见有得道为。作有解故得道。作空解故得道。答已前说。作有解即有见。作空解即空见。如是四句皆不得道。识有是空有。虽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终非道。乃是道门耳。空等亦然。

正像义

此义总释诸受记中法住久近。问释迦佛法住世。凡得几年。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出祇桓精舍碑。善见毗婆沙中。亦有此说。但度女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经但明千五百年中。论文亦尔。有人言。损正法五百。流入像法。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还复千年。问何故三时复但言像正。答言像正者。摄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开像为二。谓像及末。问何以故像即末耶。答十二门论云。末世众生薄福钝根。即名像为末也。问云何为像正。答此具多义。一者佛在世为正。佛灭度后为像。二者未有异部为正。有异部为像。则百十六年后方乐像法耳。三者得道多为正。得道少为像。故释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少。后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经耶正品。我灭度后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渐当破坏我之正法。则六百年未破为正。七百年破为像。五者诸恶法起分像正。像法决疑经云。千一百年诸恶法起名像。若千年内恶法未起为正。然千年内虽有恶法起。起犹未盛。故属正也。恶盛为像。六者二千年皆属正法。万年转衰微为像法。七者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二乘人见佛法有兴衰。故有像正耶。问何故释迦正法但得千年耶。答过去释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释迦本作陶师。因发愿。愿我作佛为释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也。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问佛灭度以来凡得几年。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问经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何故千年外别有佛法。答此不相违。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种。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即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灭者。此就正得为言耳。千年内有得道人。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灭也。正教法者。乃至万年住世也。问佛法灭时有几因缘。答有七因缘。如思益经广说。问有三大劫三小劫。法华经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答应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则无佛世界。岂有佛法住耶。而今云三十劫者。此是小劫耳。问三大劫通净秽土。三小劫但是秽土。若尔身子成佛时皆是净土。云何有小劫起耶。答外国名劫波。此云分别时节。今但有时节久近。如小劫起。有尽之数。名小劫耳。实无小劫起也。问小劫时节云何。答从八万四千岁。渐减至十岁。名一小劫。问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轻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尘劫耶。答大劫有长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长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四方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万阿僧祇品。如华严广说。以此推之。无所疑也。论佛入涅盘。释此经诸佛入灭事。诸佛有六事故入涅盘。一者为所应成就众生已竟。故入涅盘。二者令二乘人舍小涅盘。令归大涅盘故。所以然者。如来舍此身归法身者。二乘之人亦应舍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为除众生轻慢心故。浅识之流取信耳。自谓如来身有生老病死。与己身同。於如来身。起轻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变化身。舍之入灭。此与人同。二者法身。无老病死。此与人异。四者为令众生生渴仰心。若恒见不灭。必生厌薄。示现舍灭。故生渴仰心。五有令众生懃加精进。悟世非常。诸佛有三种力。胜一切众生。一父母生身力。胜一切人天。二神通力。胜一切人。三解脱力。胜一切人。虽有三力。为无常所灭。故知无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无常。懃修道。六者为已懃修道者。速令成熟。是故现灭也。

金刚三昧义

金刚是譬喻。亦名三昧。直心行处。或云调直定。或喻喻三昧。名金刚三昧。或喻心。金刚心。或喻般若名金刚般若。或喻法身名金刚身。但金刚是世间之宝。体坚用利。一切物不能寝体坚也。而能权一切物。用利也。又此宝世间第一。此三昧亦尔。又此宝世人不能评价。三昧亦尔。又此宝色。是即不定。此三昧亦尔。或名三昧。或名般若。照靖为三昧。靖照名般若。但三昧之智。极细之惑。此心能断。云金刚三昧也。然一往借此为喻。而实非喻金刚。世间之宝。得之即憙。失之即忧。三昧不尔。不憙不忧。一得不失。又世间金刚即破坏。三昧不尔。毕竟不坏也。

生法二空义

五阴中。求众生不可得。名众生空。求法不可得。名为法空。亦名众生忍也。得众生空。堪忍无我相。故名众生忍。法忍例然。大论云。行众生忍。生诸福德。行诸法忍。生诸智慧。此义将生法二空并难之。生法二忍既分福慧。生法二空亦应然也。生法二空。既名智慧。生法二忍亦应并皆称德。解云。此则通例。但二空是自行解心。故皆是智慧。二忍自他两对。生忍忍他。法忍自行。故济也。

涅盘义

外国应云摩诃般涅盘那。摩诃此翻名大。大论具三义。大。胜。多。以大为正。大有六义。一常故。大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二者广故。大经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也。三者多义故。大经云。胜如大城。多诸珍宝。涅盘亦尔。多妙法珍宝。故名大也。四者深义为大。渊深难测。故名为深。经云。大名不可思议。一切人天二乘所不能测。五者高义为大。一切圣人所不能甲经云。胜如大山。一切世人不能得上。二乘菩萨不能得上。故名为大也。六者胜义为大。世间中上胜之人。名为大人。涅盘亦尔。诸胜故名为大也。又大有二义。一体大。谓甚深法性。二用大。应化无方。故经云。住大涅盘。能建大义。又有二种大。一待大。二绝待大。一往相待名大。再往绝待。乃是好大。非但无小。亦复无大。非大非小。叹美为大。故经云。无苦无乐。强名大乐也。般者翻入。涅盘者翻灭。正翻入灭。亦云灭度。肇师云。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故秤灭度。若翻解脱不生。此并义训。非正翻也。若翻解脱不生。物应不生非物。又今悉同名涅盘。问名为成也。但今昔涅盘异。昔日有余解脱。不具无余。复阙身智。今日涅盘。法解般若三德。具足圆备。涅盘有德。法身般若。各有三德。如是伊字。伊字如今草下字也。如自在天面上三目也。云有余无余者。小乘烦恼灭缚尽名有余。身智果累灭即无余。大乘五住因有名为有余。无常法灭为无余。摄大乘论具四义云。今所明者。有二烦恼。一客。二旧。生灭为客旧。皆尽无余。又云。但为解脱观名有余。解观但净名无余也。

真应二身义

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故虚空喻法身。以遍无碍义故也。水中月喻应身。如月升天。水皆现诸身照鉴。物感便显形。又水浊不见月。水清便见月。众生心水不净。不见佛身。心若清净。即见如来也。又有三佛义。地论像法决疑经。明三佛。谓法报应身。如本有为法身佛。法身显酬因义为报佛。以应机化物为化佛。金光明经三佛。谓法应化也。法身如前。应佛有三义。一与理相应。故名应佛。此犹报佛也。然三皆秤佛。三皆名觉。觉义云何。别解法佛如理。报佛知行也。应佛具知理行故也。又云。三佛俱知三法。既秤佛。岂有不知者耶。又法报应三佛。即合应开真。开真为法报二佛也。金光明经三佛即合真应。真应为应化二佛也。然二佛更无别体。只真如正法为体。真如本有为法佛。酬因名报佛。化物为化佛。又此三佛皆常。皆是常者。法身本有故常。报佛修因显常。应佛常说法化缘故常。有时云法报常。应佛无常。三佛说法。有时云法佛说法。应佛不说。应佛说法。报佛不说等耳知。又三佛因者。有时明因唯二种。谓了因生因。法佛了因现也。报应生因生也。又云。法佛了因现。报因具二因。亲辨起为生因。疎而助为了因。如大经云。六度为生因。佛性为了因。应佛无别因。既显时法报自然应物。又云。大悲誓愿是应身因。只大悲誓愿般若身了因。能了法身也。

常无常二鸟义

故经云。云何共圣行。如娑罗鸟。迦邻提日月。大伯与岁星。但二鸟有前后飞义。前说苦无常。后说常乐我也。二鸟有并飞义。明涅盘之法。非常非无常。常无常也。又说涅盘能建大义。具常无常二种方便。名为并飞。二鸟有上下飞。即常无常胜劣义。我今为汝说胜三修法。苦无常无我三法为前为下。常乐我为胜为上。此即三修六修义。昔日名三修。今昔合明之六修也。

半满义

经云。云何解满字。及以半字义。还成常无常义耳。一者无常为半字。常为满字。何尔。昔日为破外道横计生死中有常乐我净。故说苦无我。破外道邪见。为起小乘。名为半字。明常之病既消。无常之患废。又经文云。其后不久须得病。须用常乐。为发菩提。故名满字。若今昔治病。并得名满字。今昔相望。昔小今大。昔半今满也。但行始之徒。不知说此常乐为息无常之病。而复但为至极。故次明常无常并为息。俱非究竟。悉名半字也。非常非无常不二。乃名满字也。为破二病故明不二为满。此未具足。亦未是满。前明常无常二皆是用满。次明非常非无常不二皆是体满。又若单明体。亦非好满。若能非常非无常常无常具足。二鸟双游。体用具足。乃名满字也。

佛性义

夫如如至道。非迷非悟。荡荡玄津。无缚无解。特由虚妄众生。抚执成惑。金扬雕叶。刀似莲华。乳色不分。象形莫了。随其流处。六味不同。竞捉瓦砾。谓为真宝。故种智灵觉。世雄调御。示金錍之旨。眼瘼即除。处良医之方。眉珠便显。言佛性者。以觉了名佛。不改名性。十方诸佛以此为性。故言佛性也。佛性有五种。他释不同。开善云。一正因。二缘因。三了因。四果。五果果。正因者心也。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故心为正因。缘因者。即十二因缘。了因即所生智慧。了出菩提也。果性即菩提。果果即大涅盘也。庄严云。众生为正性。经云。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谓六波罗蜜。余同开善也。山门明中道为佛性。大经云。何故失意。我先不言中道为佛性耶。又云。第一义空名为佛性。第一义即中道也。更无有多。但有时为众生故。开之为二。谓正性与缘性。缘性名傍性。就缘性中。复开因果。因中二因。因与因因。果中亦二。果与果果。因中有境智。境为因。智为因因。果智菩提智为果。涅盘为果果。故今五性。一因。二因因。三果。四果果。五正性。非因非果也。但经文有两四句。初四句云。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此并缘缘性。十二因缘名因。所生智是因因故。是因因从因故。所以名因因。菩提是果。涅盘是果果者。涅盘是果德果。故果果也。后四句谓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果。非因非果。他云。此四句但明三性。今明此四句具足。明缘正五性。是因非果。即十二缘境性也。是果非因。即涅盘果果性也。是因是果。具於二性。观智与菩提。此二同是果。智性又是因是果。观智是境果果。是菩提因因。菩提由观智果。是涅盘因。故是因是果具二性也。非因非果名佛性。即正性。但正性非因因名帖。强名正性。非果果名帖。强名正果。若尔此有三。足前四句。便成七种。解云。不然。正性虽三名。只是一法。若作正性名。即没正因正果名。若作正因名。即没正性正果名。故唯是一法。足前四句五句。问正性帖缘性。亦帖不。解云。正性非因非果。故帖名因果。缘性是因是果。更令帖作何物。又并正性帖。缘性不帖。正性中。缘性非中。皆中皆帖。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非因非果。既双非。何故不名帖。解云。即通例。今明义涅盘十二缘。非因非果。非生死因果。如是佛性因义。正性非因非果。即非佛性因果。故不例也。复有四句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人俱有。二人俱无。释者不同。一云。善根人有。有观智性。阐提人无此也。阐提人有。有即境界性。善根人无。无恶境界性。二人俱有。有正因性。正因是心故。二人俱无。无果性也。山门释佛性非善非恶。善恶方便。及理内外义。理内阐提有佛性。理外善根无佛性也。理内善根有。理外阐提无也。二人俱有并是理内。二人俱无并是理外也。人有五性。凡夫如杂血乳。须斯二理如纯乳。那含如酪。罗汉如生苏。辟支如熟苏。佛如醍醐。复有七种六种五种佛性。如迦叶品三十二广释也。

三论略章造 道藏为七世父母现在父母及一切六道四生众生。

卍云。此书恐邦人所摘录。而所抄出者。则系嘉祥大师制作。故姑收藏尔云。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