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夫易,何为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今译
孔子说:“《易经》是做什么的呀?《易经》即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包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的一门学问呀。所以圣人以易通达天下一切人的心志,以易肇定天下的事业,并以之决断天下一切的嫌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今译
所以蓍草占筮用四十九根,其德行是圆通而神妙的,六十四卦的德行是方正而有睿智,每卦皆有六爻,其意是很简易而贡献在我们前面的。圣人以此洗涤修炼其心(或解先知天下之心),退藏于深密之处,吉凶与百姓同其忧患。《易经》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谁能参赞于此呢?唯有古之聪明深智,神武而不嗜杀人者能如此而已。所以明白天的道理,而复能观察百姓的事故,是以天地兴起蓍草的神妙之物,以为民前用,使趋吉避凶于未做事之前。圣人以此斋戒其心,以神明他德业的幽深吧!
是故阖户谓之坤1,辟户谓之乾2,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今注
1 阖:合也。坤阴也。
2 辟:开也。乾阳也。
今译
易之阴阳变通象器法神八者之理,随处可见,以门户比喻,关起门户来则幽静阴暗,此即谓之“坤”;打开门户来则疏畅而光明,此即谓之“乾”;一关一开,相续不穷,就叫作“变”;一开一关使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往来,未有穷尽,就叫作“通”;显现于外面,有物象可观,就叫作“象”;表现于器用,有尺度的大小,合于规矩方圆的形状,就叫作“器”;制造屋宇之时,即用门户以出入,有法度可寻,就叫作“法”;利用它来出出入入,往来不穷,百姓常常利用它而不知,就叫作“神”。
是故易有太极1,是生两仪2,两仪生四象3,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今注
1 天地未生浑茫广大为万物之根曰太极。
2 两仪:即天地也,天为阳,地为阴。
3 四象:四时也。或解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或解为金木水火,春夏秋冬。
今译
所以《易经》之原始有太极,太极即阴阳未生浑茫广大之气,太极变而产生天地,是谓两仪,两仪变而产生春夏秋冬,是谓四象,四象变而生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是谓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产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涵盖宇宙万象,而系之以辞,用断吉凶,因此有了《易经》。遵循《易经》之道即能趋吉避凶,而干成伟大的事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1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2,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3亹者,莫大乎蓍龟4。
今注
1 悬象:悬挂物象。
2 探赜索隐:探求繁杂幽隐的物象。
3 亹:音伟,勤勉的事业。
4 蓍龟:筮用蓍,卜用龟。
今译
所以可以使人取法的现象,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穷则变,变则通的,没有比四时更伟大的了;悬挂物象,显著光明,照耀天下的,没有比日月更伟大的了;崇高的事业,没有比富而且贵更伟大的了;具备器物,以适人类的运用,设立完整的器具以利益天下的,没有比圣人更伟大的了;探求繁杂的物象,索求幽隐的事理,钩求深远的道术,使人获致远大的前途,以决定天下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业的,没有比用“蓍草”和“龟甲”所做的卜筮更伟大的了。
是故天生神物1,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2,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今注
1 神物:蓍龟也。
2 河出图:伏羲取以画卦。洛出书:大禹由是有《洪范》。
今译
所以天生蓍草和龟这种神物,圣人就取用它以作卜筮以为人所取法。天地的变化,圣人就效法它。天垂示物象,现出吉凶的征兆,圣人就取法它。黄河有龙马负图,洛水有神龟负书的祥瑞征兆,圣人于是效法它、运用它。易有以上“神物、变化、天象、河图洛书”的四象,所以启示智慧的源泉而作成《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又系之以文辞,所以告诉我们智慧的哲理。复定之以吉凶的征兆,所以断定人事的祸福,而教人趋吉避凶,赴善就福,远离灾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