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一集刊,共收清代册封琉球「使录」及有关文献十二种。清代册封琉球凡八使,其正、副使为:康熙二年,张学礼、王垓;二十二年,汪楫、林麟焻;五十八年,海宝、徐葆光;乾隆二十一年,全魁、周煌;嘉庆五年,赵文楷、李鼎元;十三年,齐鲲、费锡章;道光十八年;林鸿年、高人鉴;同治五年,赵新、于光甲(其人选以翰林院侍讲、检讨、编修、修撰及内阁中书舍人为准,但亦有例外)。每使或由正使、或由副使,例有撰述;惟体例
天文地理
清刘靖撰。1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者任云南顺宁(今凤庆县)知府,因作此书。是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仅10条,然多扼要。所记顺宁土司猛氏,大侯奉氏之事迹,见《明史·土司传》及毛奇龄《蛮司合志》,而猛缅奉氏之废独详于是书。所记物产数事,亦见于志书,而未知其详。对研究土司制度有参考价值。
天文地理
枢字运之,自称细林山人,华亭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江西临江府同知。是书乃所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松江本以吴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灾,故去水旁以禳之。此书标目,则犹仍其本名也。书中於地理、人物、行谊、艺能、文字、题咏以及诙谐、琐屑之事,无不备载。其艺文籍用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例,载陆绩《浑天图》以下凡百馀种,悉其乡人著作,可为徵文考献之资。至於元杨维祯之名,或从木或从示,诸书参差不
天文地理
地理杂志。明朱廷焕辑。八卷。廷焕字中白,山东单县人。崇祯进士,官工部主事、大名知府。朱氏于崇祯间司理杭州,遂采《西湖志》、《鹤林玉露》、《容斋随笔》、《辍耕录》及《癸辛杂识》诸书增补《旧事》,七万余字。所增睿藻、恩泽、开、故都宫殿、湖产、灾异六类,一百五十四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讥其妄增湖产、灾异诸类,与周氏本意不符。但为一地掌故文献,犹具较大参考价值。有崇祯十年(1637)刻本。清康熙间重刻
天文地理
一卷。清张学礼撰。张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康熙元年(1662),时任兵科副理事的张学礼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此为清政府首次向琉球派遣使臣。本书即记载此事。前面部分记述琉球请求册封和清政府遣使始末及沿途山川道路险阻;后面部分为《中山纪略》,记琉球土风。有《说铃》(康熙本、道光本前集) 本、《龙威秘书》 (七集) 本、《小方壶斋舆地丛抄》 (第十帙) 本、《丛
天文地理
地名志。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残一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是书约写于作者游历京师永平府、山海关和蓟州期间(即顺治末,康熙初)。营州泛指辽水以东至朝鲜地。平州为清永平府地。炎武游永平时,“郡人以志属之,炎武未应其求”,因摭古营、平二州故实,纂为六卷。题名为《营平二州史事》。今书已佚。 《四库提要》称“此本出自惠栋红豆斋,惟载二州古地名,至五代而止。仅一卷”。可能为其六卷之一。一万六千余字。
天文地理
清鄂尔泰修,靖道谟纂。乾隆元年(1736)刊本。是编乃雍正七年(1729)鄂氏奉诏纂修,属靖道谟因旧志增辑,分三十志,志各一卷,每志之下,间附以目,类目与《康熙云南通志》相似,首图说,终杂记。乾隆元年书成,时值鄂去官,继任督抚尹继善、张允随表进刊行。编端除载进书表、凡例十五则及鄂尔泰序跋外,内容较旧志已多增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编纲领灿然,较原本颇有条理。
天文地理
《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存目著录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黄淳耀所撰《山左笔谈》一卷,凡分十九条,提要云:“所纪皆山东风土、形势、山川、古迹及海运、备倭诸事宜。征引拉杂,殊鲜伦理。案淳耀生平未尝游山东,所著《陶庵集》内亦无此书名。此本见曹溶《学海类编》中,疑亦出伪托也。”“山左”即山东别称。此书后收入《丛书集成初编》,遂广泛流传。《总目》虽指出此书疑伪的三条理由,但因无确证,并未被学界广泛接受。
天文地理
浙江省地方志。清李卫等修,傅王露等撰。二百八十卷,首三卷。卫有《畿辅通志》已著录。王露字良木,号玉笥,又号阆林,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进士,官至中允、编修。雍正七年,为编《大清一统志》,诏令各省纂辑志书,浙江乃开局创修,至十三年(1733)成书,总督嵇曾筠于乾隆元年具表进呈,故有云乾隆通志或为嵇氏主修者。约四百四十三万字。正文分图说、疆域、建置、山川、形胜、城池、古迹、水利、户口、兵制、海防
天文地理
本书系继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后之一集刊,共收有关琉球文献三种。一为日人桂山义树(君华)辑「琉球事略」一卷,取自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前有叙言,作为乾隆七年(日本宽保二年);末附「书后」,略记日人所见。二为潘相撰「琉球入学见闻录」四卷,今略其卷次而改编。潘相,湖南安乡人。乾隆拔贡,历充武英殿校书。二十五年,琉球官生郑孝德等入学,调为教习;二十九年教习事竣,选授山东福山知县。此录不但详具琉
天文地理
名胜志。清孙廷铨(1613—1674)撰。四卷。廷铨字伯度,一字枚先,号沚亭,益都(今属山东)人。明崇祯进士,入清官吏部主事。著有《南征纪略》、 《孙文定公全集》等。康熙五年(1666)搜辑旧闻而成书,四万余字。分山谷、水泉、城市、官署、乡校、逸民、孝义、风土、岁时、长城考、灵泉庙、灾祥、物变、遗文十四目。内容以颜神镇附近山川形势、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及其历史典故为主。城市目颇有特色,其城建在要扼
天文地理
十八卷,清顾张思撰。顾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此书有乾隆六十年(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1798年)朱珪序。书即于嘉庆三年刊行。《土风录》于时令、民俗、服饰、典章制度、成语、掌故、方言俗语等材料无所不收。不分门类,每卷内容大致以类相从。钱大昕序曰:“其铺叙节物,则《阳羡风土》、《荆楚岁时》之遗也;其诠释器服,则《匡谬正俗》、《事物纪原》之例也;其考证方言,则《方言》、《释名》、《释常谈
天文地理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志七门, 无细目。“艺文”则附见诸门各条之下。全志文简事賅。如田赋志对田赋、人口、商税、物价、物产皆有详记。官师志善恶并书,共记五十余人。康氏开文学家修志之始,所载多关
天文地理
作者不详。共十八卷,其中十四卷是战国时作品,四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天文地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汪楫被康熙帝任命为正使出使琉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汪楫时任翰林院检讨,任册封琉球正使,奉命出使琉球。汪楫出使之前,朱彝尊曾作《送汪检讨使琉球序》,希望汪楫认真考察琉球国的历史本末,有所撰著。汪楫此行,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开洋出海,航行异乎寻常地顺利,风急船快,仅用了三个昼夜即已抵达琉球那霸港。此后汪楫羁留琉球国五个月,一方面出色地完成了谕祭故王、册封
天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