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启蒙蒙学
史部 正史 编年 野史 别史 杂史 纪事本末 诏令奏议 传记 史钞 载记 时令 地理 目录 史评 职官 政书
子部 儒家 兵家 法家 农家 医家 天文算法 术数 艺术 谱录 杂家 类书 小说家 释家 道家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诗文评 词曲
道藏 道藏藏外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续道藏 正一部
佛藏 佛藏藏外 般若部 阿含部 嘉兴藏 续藏经印度撰述 大小乘释经部 礼忏部 续藏经史传部 诸宗著述部 宝积部 本缘部 大集部 法华部 华严部 经集部 密教部 涅槃部 经论部 经疏部 论集部 论疏部 律疏部 毗昙部 瑜伽部 中观部 诸宗部 律藏 古逸部 疑似部 目录部 大藏经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此土著述 大乘般若部 大乘宝积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单译经 大乘华严部 大乘论 大乘律 大乘涅槃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 小乘阿含部 小乘单译经 小乘论 小乘律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小说 神怪小说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世情小说 谴责小说 狭邪小说 讽刺小说 侠义公案
英语小说 英语经典小说 英语名人传记 英语励志小说 英语短篇小说 英语科幻小说 英语儿童小说 英语宗教小说 双语小说
散文精选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情感散文 优美散文 随笔散文 名家散文 写景散文
名言名句 经典语录 励志名言 名言警句 人生格言 名人名言 爱情格言 读书名言 友情名言 亲情名言
人生智慧 励志人生 人生感悟 心灵鸡汤 为人处世 人生美文 哲理故事
诗词大全 现代诗歌 古诗词 爱情诗歌 散文诗 爱国诗歌 优美诗歌
心情日记 心情日记 QQ说说 伤感 爱情 随笔 说说 励志 感悟 思念 寂寞
情感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感动世间 伤感文章 亲情文章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 鬼故事 武侠故事 世间百态 博弈故事 传奇故事 侦探悬疑 奇闻异事 情感故事 迷案追踪 神话故事 童话故事 历史故事 名人故事 创业故事
读者文摘 看点 家事 心事 职场 视野 社会 文苑 生活 点滴 人物 人生 读者文摘 文明
综合其他 外国文学 历史传记 儒理哲学 文学艺术 诗词戏曲 佛教书籍 玄学五术 学术杂记 天文地理 类书文集 古典文学 人物传记 儿童文学 励志书籍 侦探推理 武侠小说 科幻小说 故事大全 健康养生 财经管理 科普书籍 综合其他
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 (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 (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 “苕溪五隐。”累官至工部尚书,谥号清惠。著有《刘清惠集》。本集为刘麟曾孙所编,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湖州知府陈幼学刊刻行世。共十二卷,包括诗二卷,奏疏、杂文九卷,附录一卷,附录也算入卷帙内;集前有朱凤翔序。序称“其文出
类书文集
四六标准
诗集。南宋李刘(约1225年前后在世)撰。四十卷。刘字云甫,号梅亭,崇仁(今属江西)人。嘉定进士,曾游湖南、蜀中,仕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宝章阁待制。有《诗文类稿》、《续稿》、《梅亭四六》等,皆佚。此集系刘初年及在湖南蜀中所作。门人罗逢吉编成,题名“标准”,系弟子尊师之词。凡七十一目,一千○九十六首。内容涉及论时政、仕宦迁除、吉凶庆吊诸多方面。作者以流丽稳妥为宗,隶事亲切,措词明畅,别具一格。今
类书文集
秋声集
又称《卫宗武诗》。诗文别集。六卷。宋卫宗武撰。其集,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张之翰序,即刊行于此时。《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三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卷。知其集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集,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卷一收五古一百十二首,卷二收七古三十八首,卷三收五律八十首及五言排律一首,卷四
类书文集
臞轩集
诗文别集。又称《臞轩文集》、《臞轩先生集》、《王臞轩文集》。十六卷。宋王迈撰。其集,《宋史·艺文志》未著录,流传不广。《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七册。《箓竹堂书目》卷三著录,谓十七册。王圻《续文献通考》著录,谓二十卷。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修《四库全书》时,仅见《臞轩四六》一卷,馀已佚。四库馆臣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十六卷:卷一至卷一一,收各体文一百七十三篇;卷一二至卷一六,
类书文集
清献集
南宋杜范(1181—1244)撰。二十卷。范字成已(一作成之),黄岩(今属浙江)人。嘉定进士,端平元年,改授军器监丞。及为御史,以言事忤时相,去职。淳祐中官至右丞相。卒,谥清献。有《古律诗歌词》、《杂文》、《奏稿》等。此集原为三十二卷,今仅存二十卷。收诗一百九十一首,文百五十五篇。文以奏札为多。所论多有关国计民生。诗以酬赠之作为多,亦有写景抒怀之篇。风格质朴。有《四库全书》本。
类书文集
权文公集
十卷。唐权德舆撰。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 (今甘肃奉安)人。少以文章知名。德宗建中元年从政,累官至宰相、刑部尚书,后出镇兴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舆善诗文,精通经术。长于五古。著有 《童蒙集》、文集、制集等。是书乃明嘉靖二十年杨慎得之于滇南,仅存目录及诗赋十卷;由刘大谟序,并删其无书之目而刻之。故此刻本为所见最早之版本。其内容为诗、赋、歌词等。其诗多为应制奉和、登临咏物、送别赠言。其文多为奏议、
类书文集
清江贝先生集
诗文集。明人贝琼撰。四十卷。琼字廷臣; 一名阙,字廷琚,崇德(今并入浙江桐乡)人。元末客游江浙间,张士诚据吴,累征不就。明初召修《元史》,官至中都国子监助教。是书分诗、文二集。文集三十卷,包括《海昌集》,《云间集》,《两峰集》,《金陵集》,《中都稿》、《归田稿》等。卷首有徐一夔《序》云:“其文驰骤奇崛,如长风驾涛,银山铁壁,澎湃叠至。”诗集十卷,收各体诗约八百余首。其诗风格平易,多为写景记事之作
类书文集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
类书文集
秋堂集
诗文别集。南宋人柴望撰。二卷。望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今浙江金华)人。嘉定间为太学上舍,除中书特奏名。淳祐六年,元旦日蚀,因上所著《丙丁龟鉴》下狱,寻放归。景炎二年,荐授迪功郎国史馆编校。宋亡不仕。与从弟随亨、元亨、元彪号“柴氏四隐。”工诗。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篇,皆佚。此集收诗凡五十三首,词十阕,文五篇。其诗词大都感时咏物,抚景伤情,黍离麦秀寓痛至深。有《四库全书》本
类书文集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不以私情。其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善于抒情,情意深长,韵味隽永。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评张九龄的诗云:“唐初五言古诗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起衰而
类书文集
清正存稿
亦名《宋宗伯徐清正公存稿》。诗文别集。宋徐鹿卿著。六卷,附录一卷。明万历中其十二世孙徐鉴巡按福建时于《家乘》中搜辑刊行。清修《四库全书》时,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卷首有十三世孙徐即登《清正存稿原序》。《豫章丛书》本一至六卷所载诗文与附录一卷所载之年谱、诰诏、史志,与四库本同。只第六卷多收词十二首。且有校勘记二卷,一卷为民国宛平刘家立校,一卷为民国胡思敬覆校。清倪灿、卢文弨《宋史·艺文志补》亦载徐鹿
类书文集
清閟阁集
诗文别集。十二卷,诗八卷。元倪瓒撰。倪氏诗集初为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间蹇曦所编刻。蹇曦自识云,其曾祖与倪瓒交好,元顺帝至正(1335—1340)间与王彝斋、张鹤溪等齐名,交谊最洽,题咏最多,因之彝斋季子藏有《霎林集》。天顺间,彝斋后人将《雲林集》重加编辑,蹇曦得而览之,惧屡抄愈讹,因而刊刻行世,名为《雲林诗集》,分为六卷、附录一卷。此编刻于天顺四年(1460),今仍传世,已收入《四
类书文集
丘文庄公集
诗文集,十卷,明邱濬撰。丘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其实不下于他的诗篇。其散文取材广泛,反映现实,文笔恣肆疏隽,议论深闳,颇受后世文士推崇。
类书文集
清献集
北宋赵抃(1008—1084)撰。十卷。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祐进士。曾官殿中侍御史、益州路转运史,参知政事。因刚直敢言,不避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后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以宽为诒。拜资政殿学士。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罢职。卒赠太子少师,谥清献。此本依嘉定旧本重刊,卷首有陈仁玉序。含诗五卷,奏议五卷。计收诗近五百首。其文多关时政,如劾陈执中、王洪辰
类书文集
秋涧集
诗文别集。元王恽著。其长子王公孺辑编。一百卷。全称《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首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车玺序、王恽小像。全书前七十七卷皆为各体诗、文,包括颂赋一卷、乐府(词、曲)四卷。后二十三卷中,包括《承华事略》二卷,乃裕宗在东宫时所撰进,裕宗深重其书,令诸皇孙传观;《中堂事纪》三卷,载中统元年(1260)九月在燕京随中书省官赴开平会议至明年九月复回燕京之时,于时政记录极详,可补史缺;《乌台笔
类书文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