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志
古列侯所食县谓之国,县令犹侯称耳。汉重循良,每县令而摧卿辅。泽为汉县久矣。然晋以前,官是土者,无复可问。唐、宋、金、元,宦迹三二著而巳。迄前明以至于今,奏最轩举者,姓氏皆可考焉。历登篇中,盖犹司马氏列侯年表之例乎。若佐尉、若司教,或存或栽,或裁而复,要皆任有所专,职无容旷。君子因人考事,鉴厥得失,其亦顾名思义,以励官方也哉。志职官。
县尹
唐刘遂昌、宋许安石、张克敬、金刘仲洙、元刘章甫、毛景谦、康里、安安、崔让、岳难公、赵公明、问毅、顾成、姚思诚、李圭、王源、陈通、宋祐、高文、陆通、杨四济、曹庆、王荣、王佐、任宾、丁继宗、吴启、李斌、李仁、梁骥、王觊、冷袭、方德茂、张云鹏、葛濬、王瀛州、李文绣、刘奎、阎济、张廷举、韩达、曾雍、杜应祯、刘世经、吴治、张伟、王玑、梁朝用、李重、方杰、罗尚锦、郑礼、刘东淄、周绍大、侯祁、王汝、王希尧、李承式、王二萨、唐文学、阎?奉恩、宋之范、林献芹、熊上林、张公德、毕绶、贾燿、元修、李嘉会、侯鹤龄、蒋学孔、范希文、卫三肖、赵存豫、孙渊如、王家垣、鲁之贤、汪学洙、汪垣、许都、张元、程可登、李可观、俞昌言、王启、李藏春、张斗、周伯达、赵蚪、伍可教、王俊民。国朝苏万姓、陈洪谟、周召南、李遇春、范时秀、符渭英、黄士贵、许来音、徐开锡、贺世封、湛凤光、白琯、张联芳、陈弈禧、吴彝铭、李清钥、蒋洪澍、陈雅琛、戴大成、刘竟、董五瑞、刘元晖、邱轩昂、谢杰、李青选、康庆云、蒋邦伯、吴国栋、仲周霈。
县丞
唐齐贤、元元明、思明、冯处善、张浚人、李润、杨耜、康寅、王鼎、牛宏、杨缙。刘鉴、张本、赵福荣、成终始、董熙、龙雨、张谅、王经、曾金、梁玄祯、南枢、齐鸾、刘宾、吴恋、孟巡宗、王深、张曰可、薛思忠人王琚、杨亿、汪子清、吴源清、令狐一峰、孙可儒、吴维洲、周元善、冯之城、蒋世芳、许佐官七。
主簿
唐樊球、元张翼、王世真、滑世昌、明阮午、熊昙、王笃、李茂、霍葵、刘俊、白玙、张好学、邢璈、张雷、穆和、杨玉、赵安、杨景、韩庆巳后裁革。
典史
唐
桑琎、张怀、张仲良、元李信正咬住、李仲美、明张昭、李铭、朱鼎、何正、王嵩、王辅、郑本乾、李华、李桐、黄王、李经、苗凤、陆芳、郑祀、郑儒、王珩臣、李余庆、徐胜恭、徐廷楷、凌德、汪一宽、张国兴、张希道、王士信、黎芳楠、张养性、高万策、赵维秀、郭桐、徐国枢、郭本孝、甄锡恩、叶应祥、杨应春、张仕周、张应浩、经仁笃、程文衡、李崇瑞、赵尚宝、武光辉、国泰西、孙自遵、周射斗。
今按明史稿循吏吴履传内,仁宣时州县佐贰之知名者有深泽典史,高闻志内未有,观此则佚而失戴者亦多矣。附识之。国朝陈应龙、汤九成六年陆小直沟巡检王峕熙十四年在,王璥八年任,苏秉直七年任,丁艰。关起龙、章廷桂六年任,成美年任,告休。吴𬭎、王生瑞、洪敬宇、陈王鉴、刘绍统。
教谕
明
张凤、魏琼、梁瑞、刘忠、张湜、庞克、李𫐄、韩政、都昂、傅英、李良玉、黄绅、丁进、顾纯、张宗彝、任广、陈应龙、黄文钦、秦邦本、金国顺、秦文学、宋九霄、朱永寿、宋世科、张望卿、任世鳌、石廷柱、王三聘、王家相、陈尧天、孟吴、杨慎家、邢伟、甘维孝、姚守松、余霁、李跃龙、卢鼎、郭鸣秋、赵炳、郭𫏋、赵宋儒、周邦泰、傅诏、韩公燮、赵镗。国朝曹岐凤、崔可征、张劝、王家尹、沈云龙、庞尔熙、贺渭源、刘溥、芮而发、姚文昭、杜永滋、张淑祺、龚严、张升业、郑弘毅、杨文渊。
训导
明汪则清、赵琰、张林、李翰、王聪、倪端、张让、李珣、袁登、吴俨、夏子方、潘汉、于宽、周清、杨聪、吉旺、江深、王暇、杨宁、陈良弼、张钊、胡海、张鼎、董泽、刘誉、刘汝为、张敏、张宗彝、黄宣、郝云潮、裴良臣、李显师孟、张枢、刘锐、张引缙、史宪、高仕、韩荆、贺凤岐、吴文光、王卜问、许龄、兰璧、王都、陈霖、冯泮、姚崇孝、刘行可、陈光闾、张熙、张怀仁、郭应登、王守泰、马三德、于应聘、曹化中、周汝基、曾可毅。
今按明初教谕一人,训导二人,后乃裁其一,故深、泽学教谕仅四十五人,训导至五十九人。而李东阳有学记,所载周清、杨聪二时同为司训。国朝魏维聪、王思牧、颜永华、赵拱枢、郭化麟、刘汝升、吕起磻、金枋、张宗孔、高弥高、董钧用、孙士、刘宸绋、李云声、王迪修、袁之屏、刘业仁、钱锟、李佩和本厚。
宦迹
唐刘遂昌,开元间尹,好宽大之德,行和平之政,民化其醇,莫不服从而爱戴之。右见大忍寺碑,旧志仍之。
周韩通,并州太原人。弱冠应募,以勇力闻。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竭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显德二年,命通与王彦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击,退之,遂城李晏口为静安军,四旬而完。又城见鹿及鼓城,并葺祀州时大兵之后,遗骸布野,通悉收瘗,为万人塳。又城博野、安平,往来深、定间,夜宿古寺,昼披荆棘。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右见宋史。
宋许安石元祐中为深泽令。时庙学久废,特干城东北隅,择地修建,振起斯文,加意学校,民被其化。元丰间,水灌城邑,治之有方,城赖以全。右见旧志。
张克敬,崇宁间以山东道节推来知县事,重修庙学,政声显著。见旧志。今按:旧志本作克昌。考修学记有克敬,疑昌即敬之讹。学记克敬下注云宗宁人,疑宗又崇之讹也。
金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大定三年登进士第,历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县近滹沱河,时秋成,水忽暴溢,仲洙极力丛塞,竟无害。有盗夜发,居民震惊,仲洙率县卒生执其三,余众遂溃,旦日掩捕皆获。寻以廉能进官一阶,升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入为刑部主事,六迁右司员外郎,俄转吏部。世宗谓宰臣曰:人有言语敏辨而庸常不正者;有语言拙讷而才智通达,存心向正者。如刘仲洙,颇以才行见称,然而口语甚讷也。右丞张汝霖曰:人之若是者多矣,愿陛下深察之。二十九年,出为祁州刺史,以六善为教,民化之。章宗即位,除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先是,田玨等以党罪废锢者三十余家,仲殊知其冤,上书力辨,帝从之,乃复玨官爵,而党禁遂解。明昌二年,授并王传兼同知大同府事。寻攺平阳,移德州防御使。转运郭邦杰、节度李宴皆举仲洙以自代,升为定海军饰度使。岁饥,仲洙表请开仓,未报,先为赈货,有司刻之,罪以赎论。时仲洙兄仲渊以罪责石州,仲洙上书请以莱易石,朝廷义而不许。久之,以年老乞致仕,累表方听。泰和八年卒,年七十五。仲洙性刚直,果于从政,尤长十治民,所在皆有功迹云。右见金史。
元张翼,字飞卿,栾城人。大德间任深泽主簿。为政以德,不以刑,有事役民,以身率之,民皆畏服而怀其德。
毛景谦,至顺二年,由翰林院编修尹深泽,兴崇学校,摧豪破奸,吏民信悦,立石颂之。
崔让字谦甫,至正间知深泽,不事刑威,专尚德化,兴利除害,崇俭抑奢。三年风俗不变,政平讼简,民怀其惠。
元思明,真定隆平人。至正闲判深泽。廉以律巳,信以率人,好贤下士,均赋平徭,利兴害除,政清讼简。
岳难公,乌孙人,为深泽达鲁花赤。奉亲孝,律已廉,才能干济,迥异于人。至兴学养士,劝课桑农,一邑大治。
前五传见旧志时,皆有去思碑纪其绩,今无存。
明王源,字启泽,龙岩人。永乐二年擢第,授庶吉士,攺深泽知县。修学舍,筑长堤,劝民及时嫁娶,革其争财之俗。数上书论事,被诏征入都,又论时政得失,忤旨下吏。会赦复官,奏免逋赋。岁饥,辄发粟赈救,坐是被逮,民争先输纳,得赎还。召为春坊司直郎,侍诸王讲读,迁卫府纪善,移松江同知,奏蠲积逋数十万石。以母老乞归养。服阕,除刑部郎中。宣德十年五月,英宗践阼,仿先朝制,择廷臣十一人为知府,赐敕及宴,乘传行。源得潮州府,城东有广济桥,岁久半北坏,源敛民万金重筑之,以其余建亭,设先圣、四配、十哲像,刻蓝田吕氏乡约,择民为约正、约副、约士讲肄其中,而时偕寮菜董率焉。西湖山上有大石为怪,源命凿之,果获石诂髅,怪遂息。乃琢为碑,大书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河东山有韩愈祠,源建亭祠左,朔望辄悬巳像。又自建书院,刻诗文干内。会杖三民死,民子诉诸朝,并以筑桥建亭为源罪,逮至京师,当赎徒。潮人相率叩阍,乃复其官。久之,乞休归。陈献章有言: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者,前惟韩愈,后则王源。
右见明史稿,则旧志云:源永乐十四年令泽,尝筑大横等四堤,以御水患,此即史所谓长堤也。祀名宦。
高文浏阳人,正统间任。由主簿晋县,本升县令,三任皆在泽共九年,德惠及人,去思不替。右见旧志。
梁骥字尚德,陜西咸宁人,由监生任县丞,成化间升泽令,出纳明慎经画有术,施为有序,招流去暴,治声益著。凡城隍坛𭏸仓庾、隄堰及养济院中,明旌善亭厘敝创始,皆有成绩,而修葺庙学,尤其所重。祀名宦。右见李东阳庙学记。旧志因之。
王瀛洲,蒲州人,以举人令泽,清慎勤民,誓词犹在,功德懋著,民不忍忘。祀名宦。右见旧志。
李承式,大同人,丙辰进士。嘉靖三十九年令。泽岂弟平易,修庙学,进诸生训课之,获其容接者皆自励。时世皇末年,工役繁兴,民不胜惫。值脉车牛载黄木,承式力请上官,得轻减。岁庚申,大旱,蝗食禾稼殆尽,饥民相望于道,乃劝出粟者粥以赈,境内获免流离。以城三门有楼,北城势未崇,创建北极庙,以壮形胜,民德之。三年,丁外艰归。后累官福建左布政。初,承式在泽,生子植,即以深泽为小字,延邑人张顺治教之。后成进士,官至本东巡抚。右见王度去思碑。其生子植以下,则旧志传也。
侯鹤龄,山西河津人。万间由选贡令泽,在任四年,多所兴革,尤加意学校,升山东沂州知州。去任之曰,民遮道感泣。祀名宦。
鲁之贤,麻城人,由举人令泽,敏于听讼,决断如流,时人号为鲁青天。台使皆廉其能,考最特衣,为二十城之冠。寻擢贵州道御史,祀名宦。
陈来朝,河内人。万间由举人令深泽,承鲁之贤任后,于前令所已试者注意参守,所未竟者锐意兴革。征粮有法,听讼无苛,庭无冗役,户鲜杂差。越境买地,筑隄河伯安流徧城,栽植万柳,棠阴满路。于学校则新文庙,开神路,创文昌阁、巽峰,立书院、社学。于兴建则增益仓廒,修理城门,益三应城。于无告穷民则建养济院三所,每冬置大被数件,火坑数处,以待无告。东西城外各置漏泽园三所,施及枯骨,且禁壮丁人役不许查夜下乡富豪裈徒不许使势行见,务节俭,惩奢靡。在任五年,民戴如父母升巩昌府同知。去后,民建祠立碑,纪其德政。祀名宦。
许都,潜江人。由进士令泽,性宽仁,有局度,民依之如冬日。历二载,调宝坻,寻升户部主事。
程可登广东高明人,天启间由举人令泽,勤于政事,多所兴革,去后,有碑勒其绩。
李藏春,湖广黄陂人,由举人令泽,勤而慎,著有治泽政略。其自识曰:泽川腆小而凋,疲如积痼,庙人闻风欲僵,疹。视者不调燮其元气,而攻以乌毒,旋且仆矣。自知非医国手,又虑庸术杀人,自贻伊戚,谨留病以还主人,而不敢取刀圭之效,以博能誉,以是迁延及三纪。即主人之病未尽瘳,而亦不大痿,或则搔摩拊循之微力也。昔仲康嘿嘿以为理邻。郡嗤其不能得仁恕,使者行阡陌而始辨之,今无下觇者,惟持此血心以告衾影云尔。任三年,升南雄同知。
于瓒山西阳城人。由举人令泽,廉介不苟,清约自持。与民休息,而民自安迁。两淮盐运副使。
张斗河南温县人,由选贡令深泽。精数学,谙天文星,象明季留。意城守诸事,每拊髀叹日:数年后当苦兵此邑弹丸,脱群盗剽掠,何以自卫乎?因择民夫壮者四百有奇,训之,号曰凯兵,自为食,免其他役,未几,盗作凯兵,能擒盗于他邑,三方倚为保障。升监军永平同知。晋佥事。
周伯达字二如,莱阳人。由进士,崇祯十二年令泽,丰神俊伟,莅民如神。会有兵事,登匣介胄,昼夜无倦容。未几,调河间,升司空尚书郎,官至苏松等处巡抚御史,卒于官。
赵煤山西岢岚州人,举人,善谈饮,工翰墨,与人平易。及明末兵乱城陷,人皆劝共走避,蚪神色不变,日:守死吾分也,将何之乎?遂死于兵。时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二日也。右十传见旧志。
国朝李遇春字载阳,远东人,醇朴爱人。定鼎初,数有兵马过,民恐掠妇女,皆仓皇藏避,遇春单骑白帅,请按部伍行,且引妇女避公廨中,而亲导诸兵,西去军伍帖然。及逾无极疆,帅问何县,遇春日:亦吾县也,无极民亦免及还极。民叩头呼父母云。莅任四年,升山西岢岚州牧。
范时秀字实甫本东人,顺治九年以荫生令泽。为政名尚烦苛御胥役以严,待百姓以宽,御盗有方。畜家丁,简乡壮,名小范营。值资水泛涨,冲城,势甚危,乃筑分水龙王庙于西波台以御之,城获全。任六年,升南安知府,复升庐凤巡道。
符渭英字非熊,金坛人。顺治十五年由进士知深泽,性恢谐而才倜傥。时水旱之后,流亡颇多。渭英招徕抚绥,民渐复业,抑势豪,培学校,恩威并用,奸猾敛戢。在任五年,民亲之如父母。升大理寺评事,祀名宦。
前三传见旧志。
许来音字廷闻,号仁峰,籍闽潼之龙溪。由辛丑进士,康熙巳酉冬来宰泽。甫下车,整饬吏治,纲与目张。即偶过市肆,布絮菽粟姜。芥菜果之类,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不惮周诹焉。人谓察及细务,识者知其采听风俗,详悉物宜,政无巨细难易,将次第衡量出之也。时积敝之后,攘窃横行,至上劫官府,民不安枕。来音曰:内寇不靖,何缉外寇为?乃严清保甲廉访,有案积匪民所切齿者,或于集市瞩目之地,立毙之。仍敕乡村守御,布置如法。三方告警,群乡救援刚应捷于羽檄。三时奸宄屏逃,相诫勿犯境。奸民李学进、孙成等谋杀所善王文举,翻陷诸生祝昌龄暨子祀苞。来音虚公审鞫,脱昌龄盆冤,苞遂于壬于科以武榜获俊,士君子咸推其明焉。先是,邑童子试,督学额取六名,来音援例力请,得岁增其二。县试所首拔如宋焜、宋宗显、焦湜、于翱、叚曜、陈扬名、刘之璞、宋之垒、陈悌等,皆孤寒士,尤于诸生中恤其贫乏,士赖以举火者数十家。一时称作人雅化。百岁翁郭邦山者,农叟也,来音降心敦请,礼遇如上宾时,廪给布如曰,庶使吾民知老老也。邑乘失传。来音校辑前人政绩及邑贤文行可表者,一切人物风俗,岁时仪礼,忠孝节烈,皆采访靡遗。如马垒村杨氏烈妇,亲诣其里,式邱垄而吊焉。遂于政理之暇,日从事编篹,三阅月而书成。二邑文献,实权舆于此。至于邑有狐皮之赋,据情显请,折征宽民。
邑当资水之冲,未雨绸缪,鸠工修篥。癸丑田寅、乙卯频岁大早,步行祈祷,雨随沾足,岁更丰稔。墙濠修则村落安堵,物价平则市肆无伪,市集安则商贾货通,皆政之在人者也。莅泽六载,宽而济之以严,威而处之以恕,不假色笑于左右,不市德色于施子。强干精明,实心实政,民皆畏而怀之。内升中书以去。康熙四十一年,士民公呈具题,祀名宦。
右邑人嘉兴太守王盛撰。载旧志。
刘汝升字振之,逐州人。由岁荐授深泽学博,举止端方,言笑不苟,日诲课诸士,开益不倦,听铎而观者咸为钦肃。额征学田租税,计岁所人,于诸生中贫者赈之,无吝色也。文庙两庑及明伦堂或垣宇经风雨毁坏者,皆捐俸修葺,而自甘淡泊,冷然青毡,琴书是乐,他无与焉。
右邑人,拔贡王矿撰。载旧志。
贺世封字桐意,江西庐陵人,由庚戌进士,康熙十八年任泽邑。性慷慨直质,不留城府,为政不尚文饰。下车日,自誓于城隍庙,不狥情面,不受暮金。征收陋规,行户杂派,尽为革除。捐赈不惜解囊,词讼不令守候,严指尸诈害之禁,以正恶俗。盖劳于抚字者也。尤以裁培作人为首务。每课试日,诙谈快论,蔼然家人父子若不知有势分者然重修名宦祀,增置尊经阁,皆实力侣捐,以竣厥事。初,邑人未知椽吏有上进阶,于是始劝令试吏,嗣屡有获仕者,皆其所成就也。未三载,以逃人案罣误解组。邑人立碑西关,以志去思焉。
右邑人,岁贡士何振先撰。
蒋洪法字商霖,号时若,黔之贵锐人也。由甲子举人。于康熙三十九年令泽邑,屏除陋规,薪米蔬菜,俭薄若寒素。士曰:苟有滥费,欲无溢取,得乎?刑名钱谷,上下簿书,皆二二手裁,常夜分犹秉烛判署,不以为劳。其治以清保甲,宣圣谕,为弭盗训俗本务。每朔望,躬诣明伦堂及乡约所,亲为疏解,多方劝勉,吏民竦然倾听。冬余则分城乡四路,严查保甲,别良反,勤守望,以佐教化所不及,一时称民安盗息。催科不任胥役,皆用滚单法,令民自封投纳。二切应派公费,官为备,不以累民,民咸便之。永定河工,责各县采买椿木,动以万株计,羽檄交驰,民人惶恐莫措。洪澍极力恳请,仅输其半。邑西北数乡当墓道沟之冲,频苦昏蛰,乃相度地形,濬其下流,水有所归,人获安业。其筑城池,修文庙,尤不惜解橐,捐重赀为经久计,事详城池、学校,上官知其能,多有委用,无不称意旨。如大城县堤工,地在水中,考成最严,人皆惮之。洪澍慨然日:王事也,何惮劳乎?会暴风水涸,堤工刻期告竣,上官为之色动,纪名录其功。盖事无内外,皆本至诚以行之故也。加意学校,修义馆,择师训课,人文蔚焉。学使者校士时,额外另取八名,充府庠,以赏其盛。初下车观风,于童子中,拔王植、宋锋为首,皆成进士。癸已分校,北闱解元霍九锡出其门,世皆多其藻鉴。任人年,行取户部王事,以精勤著绩。既而出守湖郡,廉俭勤慎,与治泽同。旋以年老积劳成疾卒。卒之日,僚属入视含殓,见其宦箧萧然,咸喟然叹其贤泽人。于其去也,既祀之六贤祠,而湖人亦公请具题。入湖郡名宦。初,洪澍之为诸生也,以豪爽干具推于乡。及莅泽,清净廉谨,不欲多上人。尝与学博有郤,学博不胜忿,诣署门,长跪,语无状,洪澍若不知,亦不置二词,从之,自退去。次日,会于公所,学博色赧然,洪澍谈笑自如,亦若不知有昨日事者。人服其量。历官所有俸入,皆以置义田,分赡族人,计口分租,俾亲疏皆无冻馁,而其家无余财,自若也。
右邑人永宁令王宗洛撰。
刘璋,山右阳曲人也。康熙丙子举人,历二十有八年,始授泽令,年巳逾耳顺矣,谙于世事、民情吏治,间留心久。既至泽,首除一切铺挚杂费,为民累者。内外工役及薪菜值,皆发时价子民。于是为龙亭修仪仗,示所尊;为民核斗斛,增设弓步,示所谨。初,县志法之邑丁戊之祭牲取足牲户,祭巳必颁胙,胙类饱,胥役往往筐筥携归。璋曰:经制有定价,吾即以此市牲醴,有神足矣,不以及民。邑自壬寅来,岁游饥,数有盗民。二夜数哗。琏立捕盗法,悬赏格,获一盗子十金,多就获审草。窃罪轻者,铸铁圈锁项,令得缉,盗自赎其情。重者例人狱。璋知前多越狱弊,令剖长木,穿孔为钿具。乃合而键之,入夜人锢其二足,动作侧转可自便,而卒不得脱。其制严而不猛,欲民不终讼,村置乡平,二人气遂老成谨厚者为之重其事,优其人,示所向。小事令乡平劝谕,讼多中止。其断狱虚公。尝有以被盗陷诬良者,前令时狱已具,人免之。璋为密访,竟获真盗,得雪。有命案缢,似勒者,业以勒上申矣。旋察其实,即自捡举曰:何忍讳一时之误,使愚民酣箠楚也。任四载,民爱之,皆曰:贤父母哉。旋以前令亏米谷受累,遂解组。且留泽,历正署三官,未去,而刘玄晖来宰是邑。
刘元晖,阗之永安人也。性聪慧和易,中雍正甲辰进士。岁巳酉莅泽。初下车,问旧政,知刘璋贤,曰:官不以升黜为优绌。前刘吾师也,兄事之,择其善者仿而行。其视邑人士若其侪友,视四民之属若其乡,邻,子弟也。每与神衿接。问民情、问俗之宜,问政之未当者勤勤恳恳,倾心以示之。于胥役辈,诲之谆,谆惟恐。丽吾法,不复得贷。民有讼者,曲直既判,不以击断为威,常以天理、国法、人情反复开示,使刑者皆自知其罪。将退去,犹诫其后曰:勿复尔法,不可数千也。人皆爱而化之。其催科,力行滚严法。初,邑多户胥、里书飞洒包收诸弊,元晖深究其由,乃多为催单,令人少而易遍,粮少而易完。单未出,预完者免催;单既发,先完者合自诣宅门,攺单更遣。其次民争输,日到门,故单者如市,朝至而中返,日中至而夕返,民实便之。署内执其事者甚劳,弗恤也。民又皆日:贤父母哉。仅一岁,亦以事解组。时刘璋尚未得归也,邑士民时时供其薪米,称之曰:山西刘公,福建刘公。久之,乃俱去。去之日,拜而送之者无算。有泣者,自前令蒋洪溷后,言贤令者必推二刘,迄今犹追思未巳。
右邑人罗定牧王植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