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picture/mlogo.png)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三者甚难,因取以名轩。而徵集同时士大夫所赠诗词、序记、论说、铭赞汇成是编。然学在实践,既知三者之难,则自勉而已矣,徵文刻集何为也。且以是三者为难,虽圣贤不以为非。本无疑义,又安用质正乎?
儒家
△《盐铁论》·十二卷(内府藏本) 汉桓宽撰。宽字次公,汝南人。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皆请罢盐铁、榷酤,与御史大夫桑宏羊等建议相诘难。宽集其所论,为书凡六十篇,篇各标目。实则反覆问答,诸篇皆首尾相属。后罢榷酤,而盐铁则如旧,故宽作是书,惟以盐铁为名,盖惜其议不尽行也。书末杂论一篇,述汝南朱子伯之言,记贤良茂陵唐生、文学
儒家
△《困辨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聂豹撰。豹字文蔚,永丰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贞襄。事迹具《明史》本传。豹之学出於姚江。是编乃其嘉靖丁未系诏狱时所札记,分辨中、辨易、辨心、辨素、辨过、辨仁、辨神、辨诫八类。罗洪先为之批注。
儒家
△《说苑》·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汉刘向撰。是书凡二十篇。隋、唐志皆同。《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馀皆亡。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於士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晁公武《读书志》云:刘向《说苑》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阳嘉四年上之,阙第二十卷。曾子固所得之二十篇,正是析十九卷作修
儒家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真德秀撰。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次以四大纲,曰格物致知,曰正心诚意,曰修身,曰齐家,各系以目。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正心诚意之目二,曰崇敬畏,戒逸欲;修身之目二,曰谨言行,正威仪;齐家之目四,曰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中惟修
儒家
△《二程学案》·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黄宗羲撰。其子百家续成之,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是编以二程造德各殊,因辑二程语录及先儒议论二程者,各为一卷,百家又以已意附论各条之下。然黄氏之学出王守仁,虽盛谈伊、洛,姚江之根柢终在也。
儒家
△《正学编》·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陈琛撰。琛有《易经浅说》,已著录。是书已编入所著《紫峰集》中,此其别行之本。凡二十一篇,各立篇名,全拟《通书》、《正蒙》之体,未免刻画之嫌。然依傍先儒,不敢出入,持论尚无疵谬。末附秋夜感兴诗十绝句,亦力摹康节击壤之派,其宗尚可知矣。
儒家
△《孔丛子》·三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曰孔鲋撰。所载仲尼而下子上、子高、子顺之言行,凡二十一篇,又以孔臧所著赋与书上下二篇附缀於末,别名曰《连丛》。鲋字子鱼,孔子八世孙。仕陈涉为博士。臧,高祖功臣孔藂之子,嗣爵蓼侯。武帝时官太常。其书《文献通考》作七卷。今本三卷,不知何人所并。晁公武《读书志》云:《汉志》无《孔丛子》,儒家有《孔臧》十篇,杂家有孔甲《盘盂书》二十六篇,其独治
儒家
△《读书质疑》·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錟撰。錟有《宗谱纂要》,已著录。是书仿诸儒语录随笔札记,不出前人绪论。或故为恍惚之语。如云历家以布算论天,不是理,亦不是数。儒者数在理中,却布算不得,布算数之巧,非数之正。亦殊支离也。
儒家
△《法言集注》·十卷(通行本) 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雄有《方言》,光有《易说》,皆已著录。考《汉书·艺文志》,儒家扬雄所序三十八篇,注曰:《法言》十三。雄本传具列其目,曰学行第一,吾子第二,修身第三,问道第四,问神第五,问明第六,寡见第七,五百第八,先知第九,重黎第十,渊骞第十一,君子第十二,孝至第十三。凡所列汉人著述,未有若是之详者,盖当时甚重雄
儒家
△《性理群书集览》·七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谁。其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人名、地名、年号、训诂之类,依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之例,各为注释,有增注者,即别标为附录。然浅陋殊甚,如《太极图说》后遂宁傅耆伯成句,於遂宁下则详注,傅耆下则注未详出处。又如《律吕新书》内,於梁武帝之通则注,於晋荀勖之笛则不注。盖出不学者所为。卷尾有大德辛未
儒家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传布师说遍天下。恐其为说既长,或乖典则,故辑此书。凡疑难之说,悉辨明之。其意盖拟守仁於濂、洛,而此书则仿《近思录》而作。《近思录》分类十四,此分类十二。其先之以性理、圣功者,犹录之首及道体论也。继之以实践、贤才者,犹录之次及於致知、存养、克治也。推之於
儒家
《先圣大训》·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蒐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钱时作简行状曰:其归自胄监也,家食者十四载,筑室德润湖上,更名慈湖。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说中者,刊讹别诬,萃成六卷,而为之解,即此书也。简之学出陆九渊。其嘉泰二年拟陛辞札子,称臣愿陛下即此虚明不起意之心以行,勿损勿益,自然无所不照。嘉定三年面对,称舜曰
儒家
△《新书》·十卷(通行本) 汉贾谊撰。《汉书·艺文志·儒家》贾谊五十八篇。《崇文总目》云: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隋、唐志皆九卷,别本或为十卷。考今隋、唐志皆作十卷,无九卷之说。盖校刊《隋书》、《唐书》者未见《崇文总目》,反据今本追改之。明人传刻古书,往往如是,不足怪也。然今本仅五十六篇,又问孝一篇有录无书,实五十五篇,已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