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启蒙蒙学
史部 正史 编年 野史 别史 杂史 纪事本末 诏令奏议 传记 史钞 载记 时令 地理 目录 史评 职官 政书
子部 儒家 兵家 法家 农家 医家 天文算法 术数 艺术 谱录 杂家 类书 小说家 释家 道家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诗文评 词曲
道藏 道藏藏外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续道藏 正一部
佛藏 佛藏藏外 般若部 阿含部 嘉兴藏 续藏经印度撰述 大小乘释经部 礼忏部 续藏经史传部 诸宗著述部 宝积部 本缘部 大集部 法华部 华严部 经集部 密教部 涅槃部 经论部 经疏部 论集部 论疏部 律疏部 毗昙部 瑜伽部 中观部 诸宗部 律藏 古逸部 疑似部 目录部 大藏经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此土著述 大乘般若部 大乘宝积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单译经 大乘华严部 大乘论 大乘律 大乘涅槃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 小乘阿含部 小乘单译经 小乘论 小乘律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小说 神怪小说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世情小说 谴责小说 狭邪小说 讽刺小说 侠义公案
英语小说 英语经典小说 英语名人传记 英语励志小说 英语短篇小说 英语科幻小说 英语儿童小说 英语宗教小说 双语小说
散文精选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情感散文 优美散文 随笔散文 名家散文 写景散文
名言名句 经典语录 励志名言 名言警句 人生格言 名人名言 爱情格言 读书名言 友情名言 亲情名言
人生智慧 励志人生 人生感悟 心灵鸡汤 为人处世 人生美文 哲理故事
诗词大全 现代诗歌 古诗词 爱情诗歌 散文诗 爱国诗歌 优美诗歌
心情日记 心情日记 QQ说说 伤感 爱情 随笔 说说 励志 感悟 思念 寂寞
情感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感动世间 伤感文章 亲情文章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 鬼故事 武侠故事 世间百态 博弈故事 传奇故事 侦探悬疑 奇闻异事 情感故事 迷案追踪 神话故事 童话故事 历史故事 名人故事 创业故事
读者文摘 看点 家事 心事 职场 视野 社会 文苑 生活 点滴 人物 人生 读者文摘 文明
综合其他 外国文学 历史传记 儒理哲学 文学艺术 诗词戏曲 佛教书籍 玄学五术 学术杂记 天文地理 类书文集 古典文学 人物传记 儿童文学 励志书籍 侦探推理 武侠小说 科幻小说 故事大全 健康养生 财经管理 科普书籍 综合其他
居业录类编
△《居业录类编》·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胡居仁撰。陈凤梧编。居仁有《易象钞》,已著录。凤梧字文鸣,庐陵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巡抚应天。是编凡分三十一类,类为一卷。序云录旧无铨次,不便观览。顷自山东巡抚改佐南台,舟次之暇,辄手自编订,以类相从,付门人无锡陈大尹名世,校而刻之,以广其传。此本盖从刻本传写者。昔薛瑄《读书续录》亦有原本及分类二刻,然论者谓分类失瑄
儒家
子思子 四库本
△《子思子》·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汪晫编。考晁公武《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晫盖亦未见其本,故别作是书。凡九篇,内篇天命第一,鸢鱼第二,诚明第三。外篇无忧第四,胡母豹第五,丧服第六,鲁缪公第七,任贤第八,过齐第九。其割裂《中庸》,别列名目,与《曾子》载《孝经》、《大学》同。又晫辑《曾子》用朱子改本《大学》,至《孔丛子》一书,朱子反覆辨其伪,而晫采之独多,已失鉴别。
儒家
三鱼堂剩言 四库本
△《三鱼堂賸言》·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陆陇其撰。本名《日抄》,皆平时札记之文,未分门目。其甥金山陈济,排次成编。虽亦不立标题,而推求其例,则一卷至四卷皆说五经;五卷、六卷皆说四书,而附《太极图说》、《近思录》、《小学》数条;七卷、八卷皆说诸儒得失;九卷至十二卷皆说子史,而亦间论杂事。昔朱子博极群书,於古今之事,一一穷究原委,而别白其是非,故凡所考论,率有根据。陇
儒家
知言 四库本
△《知言》·六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胡宏撰。宏有《皇王大纪》,已著录。是编乃其论学之语,随笔札记,屡经改订而后成。吕祖谦尝以为胜於《正蒙》。然宏之学本其父安国,安国之学虽出於杨时,而又兼出於东林常总。总尝谓本然之性不与恶对言。安国沿习其说,遂以本然者与善恶相对者分成两性。宏作此书,亦仍守其家传。其所谓性无善恶,心以成性。天理人欲,同体异用
儒家
少仪外传 四库本
△《少仪外传》·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书末有云谷胡岩起跋,及其弟祖俭后序。丹阳谭元献尝刻之於学宫,岁久散佚,久无刊本,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尚端末完整,无所讹阙。今仍厘为二卷,以还其旧。其书为训课幼学而设,故取《礼记》少仪为名。然中间杂引前哲之懿行嘉言,兼及於立身行己,应世居官之道,所该繁富,不专於洒扫进退之
儒家
朱子语类 四库本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内府藏本) 宋咸淳庚午导江黎靖德编。初,朱子与门人问答之语,门人各录为编。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明等三十二人所记为四十三卷,又续增张洽录一卷。刻於池州,曰《池录》。嘉熙戊戌,道传之弟性传续蒐黄幹等四十二人所记为四十六卷,刊於饶州,曰《饶录》。淳祐己酉,蔡杭又裒杨方等二十三人所记为二十六卷,亦刊於饶州,曰《饶后录》。咸淳乙丑,吴坚采三录所馀者二十九
儒家
薛子道论
△《薛子道论》·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题明薛瑄撰。皆自瑄《读书录》中摘出,别立此名,以炫俗听。盖明末诡诞之习,凡属古书,多改易其面目以求售。虽习见如《读书录》者,尚不免删窜以市欺也。
儒家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邱濬编。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是编上卷分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等十篇,下卷分上达、古者、此学、仁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等十篇。蔡衍鎤序曰:上编自下学以至天德,由事而达理,而终之以韦斋,所以纪朱子之生平言行,犹《论语》之有乡党也。下编自上达以至斯文,由理而散事,而终之以道统
儒家
绪山会语
△《绪山会语》·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钱德洪撰。德洪有《平濠记》,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德洪与王畿先为疏通其大旨,而后卒业於守仁。事守仁四十年。尝刻《阳明文录》。故称王氏学者以钱、王为首。又称德洪彻悟不及畿,畿持循亦不如德洪。然畿竟入於禅,而德洪犹不失儒者矩矱。是编为其子应乐所刊。前四卷为会语讲义,五、六两卷为诗,七
儒家
小学集注 四库本
△《小学集注》·六卷(通行本) 宋朱子撰。明陈选注。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事迹具《明史·本传》。朱子是书,成於淳熙丁未三月。凡内篇四,曰立教,曰明伦,曰敬身,曰稽古。外篇二,曰嘉言,曰善行。考《晦菴集》中有癸卯与刘子澄书,盖编类此书,实托子澄。其初有文章一门,故书中称文章尤不可泛,如《离骚》一篇,已自多了
儒家
世纬
〖世纬〗二卷明代袁裹(1502-1547)撰。袁氏字永之,号胥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以司署火,谪戍湖州。赦归,以荐起补南兵部主事,历员外郎,出为广西提学金事。谢病归,读书横塘别业。
儒家
慎言
儒家
明良交泰录
△《明良交泰录》·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尹直撰。直有《名臣赞》,已著录。是编为其致仕以后所作。成於弘治十七年,而表上於正德六年。书中皆援引经史,附以论断。一卷易三篇,书十二篇。二卷诗五篇,春秋传五篇,礼记二篇,孔子三篇,孟子五篇。三卷以下,则备述历代君臣问答之语,治忽兴衰之故,始自汉高,迄明孝宗,而明事当古事二之一。盖亦范祖禹《帝学》多述宋代祖宗之意。惟末卷自录其献纳
儒家
道一编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曰:程篁墩著《道一编》,分朱、陆同异为三节。始焉如冰炭之相反,中焉则疑信之相半,终焉若辅车之相依。朱、陆早异晚同之说,於是乎成矣。王阳明因之,遂有《朱子晚年定论》之录,与《道一编》辅车之说,正相唱和云云。然则此书乃程敏政作也。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
儒家
东溪蔓语
△《东溪蔓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曹煜撰。煜,浮梁人。嘉靖丙戌进士。其仕履未详。据书中自言,则尝为县令者也。其书皆讲学之语,持论颇淳正。然多抄撮二程之言,以乡曲之私,推吴与弼过甚。於石亨一事,至以孟子称孔子者称之,殊为曲笔。又如居家友爱,居官德感,及近来进益诸条,皆自暴所长,殆浅之乎为人矣。
儒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