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picture/mlogo.png)
△《女学》·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蓝鼎元编。鼎元以周礼天官有九嫔掌妇学之法,谓妇人不可不学。然自班氏《女诫》以外,若刘向《列女传》,择而不精;郑氏《女孝经》,精而不详;至《女训》、《女史》、《闺范》、《女范》等书,尤为鄙陋浅率。因采经传格言,参摭史传,分为德、言、容、功四篇,章区类别,间缀论断,其体例皆本之朱子《小学》。
儒家
△《夜行烛》·(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曹端撰。端有《太极图说述解》,已著录。明初理学,以端为冠。而其父崇事佛、老,端因采经传格言切於日用者,辑为此书。名《夜行烛》,以进其父。其书分类编辑,为目十有五,大抵取浅显易解之语。
儒家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诫》、《女训》、《女史箴》等书,分十三类。曰立教,曰敬身,曰笄礼,曰昏礼,曰事父母舅姑,曰谨夫妇,曰辨内外,曰逮妾媵,曰生子,曰勤职,曰祭礼,曰丧礼,曰贞节。其子翔为之注。末有其门人傅洛等跋,称尚有《女教史传通纂》一书,仿《小学·
儒家
△《躬行实践录》·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桑调元撰。调元有《论语说》,已著录。调元初以文章驰骤一时,晚乃讲学,作为语录。其门人沈世炜及其侄经邦编而次之,以成是书。本名《夜炳录》,大旨以程、朱为宗,言敬言仁,辟仙辟佛。持论极为醇正,而大抵皆先儒所已言。
儒家
△《月川语录》·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曹端撰。端讲学之书,有《理学要览》一卷,《性理论》一卷。又有《儒家宗统谱》、《存疑录》,亡其卷数,并载《千顷堂书目》,今皆未见。是编乃真宁赵邦清辑其讲学之语为一卷,非端之全书,亦非端所自著,不足以尽其底蕴。然《千顷堂书目》载《月川语录》作一卷,则所见亦即此本矣。
儒家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良知之说。其儒释辨,谓世之疑先生之学类禅者三,曰废书,曰背考亭,曰虚。侃一一辨之。黄宗羲《明儒学案》,谓此浅於疑阳明者,皆不足辨也。况言元寂,言虚无,愈辨愈支,并王氏本旨亦为侃所累矣。
儒家
△《燕居答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经撰。经,德清人,聂豹之门人也。是编皆述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别题日疑总问、日见条问、日见条注、疑问诸目。大抵《困辨录》中所已具,经特以己所获闻者别加编缀,故往往复出焉。
儒家
△《杂诫》·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方孝孺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天台人。以荐召授汉中府学教授。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抗节死。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文。是书分三十八章,所言皆立身、行己之道,於日用为切近。已编入《逊志斋集》第一卷。此乃弘治辛酉,蜀人邹鲁摘出别行之本也。
儒家
△《张子渊源录》·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镠编。镠号紫峰,乐陵人。雍正壬子举人,官内阁中书是书以仪封张伯行所刻《张子全书》不无讹谬,因仿《近思》、《渊源》二录之遗意,择张子粹言以程、朱论定者汇为一集。间有删节,皆从程、朱所辨,而张子晚年所未及改者也。凡西铭一卷,正蒙二卷,经学理窟二卷,语录文集一卷,遗文一卷,拾遗文一卷,遗事一卷,弟子一卷。
儒家
△《慎言集训》·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敖英撰。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是书上卷二十二目,二百四十二条,以戒多言为首。下卷十目,九十二条,以言贵简为首。采经史子集分类编次,而间附己说於其下。盖英督学陕西时刊以示诸生者也。
儒家
△《读书札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乔可聘撰。可聘字君徵,一字圣任,宝应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是书自序谓始读《王文成全书》,知有知行合一之学。又与润山叶子、几亭陈子互相切劘,知有居敬穷理之学。晚年读《性理大全》、《近思录》、《诸儒语录》,知有理一分殊之学。盖可聘之学初从陆、王入,晚乃兼信程、朱,故其说出入於两派之间。然生於明季,颇染佻薄之习。如其中一条
儒家
△《辨惑续编》·七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亮撰。亮字寅仲,长洲人。正德中况钟为苏州府知府,尝聘致幕中。是书以世俗养生送死,大抵为吉凶拘忌师巫之说所惑,因辑古今书传,分为七门。首曰原理,言人之所以为邪说所惑者,由於此理之不明。次曰事生,言事亲之要。曰应变,曰奠祭,曰择墓,曰送葬,曰拘忌,则皆论丧葬之事也。又为附录二卷,论生死、轮回、寿夭
儒家
△《庸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是编乃其致仕后讲学语录。分学道、修德、求仁、游艺、制礼、审乐、政教、事业、著述、象数、天地、圣贤十二类。
儒家
△《西村省己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顾谅撰。谅字希武,上虞人,西村其别号也。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录中皆论修省之道,大旨醇正,词亦平近易晓,然持论未免稍迂。其书一刻於正统,再刻於弘治。万历九年,其十六世孙充,复访求旧本,手写而刊之。
儒家
△《棉阳学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雍正戊申鼎元以普宁县知县署理潮阳。因经理其学校,作是编以训士。卷一曰同人规约,卷二曰讲学礼仪、丁祭礼仪,书田志,卷三、卷四曰闲存录,卷五曰道学源流、太极要义、西铭要义。棉阳者,潮阳古地名也。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