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启蒙蒙学
史部 正史 编年 野史 别史 杂史 纪事本末 诏令奏议 传记 史钞 载记 时令 地理 目录 史评 职官 政书
子部 儒家 兵家 法家 农家 医家 天文算法 术数 艺术 谱录 杂家 类书 小说家 释家 道家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诗文评 词曲
道藏 道藏藏外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续道藏 正一部
佛藏 佛藏藏外 般若部 阿含部 嘉兴藏 续藏经印度撰述 大小乘释经部 礼忏部 续藏经史传部 诸宗著述部 宝积部 本缘部 大集部 法华部 华严部 经集部 密教部 涅槃部 经论部 经疏部 论集部 论疏部 律疏部 毗昙部 瑜伽部 中观部 诸宗部 律藏 古逸部 疑似部 目录部 大藏经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此土著述 大乘般若部 大乘宝积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单译经 大乘华严部 大乘论 大乘律 大乘涅槃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 小乘阿含部 小乘单译经 小乘论 小乘律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小说 神怪小说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世情小说 谴责小说 狭邪小说 讽刺小说 侠义公案
英语小说 英语经典小说 英语名人传记 英语励志小说 英语短篇小说 英语科幻小说 英语儿童小说 英语宗教小说 双语小说
散文精选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情感散文 优美散文 随笔散文 名家散文 写景散文
名言名句 经典语录 励志名言 名言警句 人生格言 名人名言 爱情格言 读书名言 友情名言 亲情名言
人生智慧 励志人生 人生感悟 心灵鸡汤 为人处世 人生美文 哲理故事
诗词大全 现代诗歌 古诗词 爱情诗歌 散文诗 爱国诗歌 优美诗歌
心情日记 心情日记 QQ说说 伤感 爱情 随笔 说说 励志 感悟 思念 寂寞
情感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感动世间 伤感文章 亲情文章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 鬼故事 武侠故事 世间百态 博弈故事 传奇故事 侦探悬疑 奇闻异事 情感故事 迷案追踪 神话故事 童话故事 历史故事 名人故事 创业故事
读者文摘 看点 家事 心事 职场 视野 社会 文苑 生活 点滴 人物 人生 读者文摘 文明
综合其他 外国文学 历史传记 儒理哲学 文学艺术 诗词戏曲 佛教书籍 玄学五术 学术杂记 天文地理 类书文集 古典文学 人物传记 儿童文学 励志书籍 侦探推理 武侠小说 科幻小说 故事大全 健康养生 财经管理 科普书籍 综合其他
内训 四库本
△《内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仁孝文皇后撰。案成祖以篡逆取国,淫刑肆暴,无善可称,后乃特以贤著。是书凡二十篇,曰《德性》,曰《修身》,曰《慎言》,曰《谨行》,曰《勤励》,曰《警戒》,曰《节俭》,曰《积善》,曰《迁善》,曰《崇圣训》,曰《景贤范》,曰《事父母》,曰《事君》,曰《事舅姑》,曰《奉祭祀》,曰《母仪》,曰《睦亲》,曰《慈幼》,曰《逮下》,曰《待外戚》。前有永
儒家
欲从录
△《欲从录》·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錟撰。是编之名,盖取颜子欲从末由之意,摘录孔子、子思、颜子、曾子、孟子、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之言,而广引诸家以阐发之。於孔子则取《易》系辞及《论语》,於子思则取《中庸》,於颜子则取《易》系辞一条,《论语》数条,於曾子则取《论语》、《大学》,於《孟子》则取不忍、养气、性善诸条,於周子则取《太极图说》、《通书》,於二程则取《遗书》
儒家
理学辨
△《理学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庭撰。庭字言远,嘉兴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是书以宋、明诸儒互有得失,因以己意订正之。意在扫众说之轇轕,破诸家之门户,然过於自用,往往不醇。谭旭《谋道续录》曰:偶过坊间,见王言远《理学辨》,悦其名也,购得之。时一披览,百孔千疮,殊不可耐。据其所言,宋代直无完儒。异哉!邪说之害道一至此乎?如以混沌言太极,以心知言性,以用言
儒家
御纂性理精义 四库本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 康熙五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朱子门人陈淳撰《性理字义》,熊刚大又撰《性理群书》,性理之名由是而起。明永乐中,遂命胡广等杂钞宋儒之语。凑泊成编,名曰《性理大全书》,与《五经四书大全》同颁於天下,列在学官。然广等以斗筲下才,滥膺编录,所纂《五经四书大全》并剽窃坊刻讲章,改窜姓名,苟充卷帙。(语详各本条下。)其《性理大全书》尤庞杂割裂,徒以多为贵,
儒家
御定孝经衍义 四库本
△《御定孝经衍义》·一百卷 谨案是书为顺治十三年奉敕所修,至康熙二十一年告成。圣祖仁皇帝亲为鉴定,制序颁行。体例全仿真德秀《大学衍义》。首冠以衍经之序述经之旨二篇,不入卷数。次衍至德之义,以五常分五子目。次衍要道之义,以五伦分五子目。次衍教所由生之义,以礼、乐、政、刑分四子目。次天子之孝,以爱亲、敬亲为纲:爱亲分子目十二,敬亲分子目十四。次诸侯之孝,分子目四。次卿大夫之孝,
儒家
周子抄释 四库本
《周子抄释》明吕柟撰。宋五子中惟周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辨论则惟周子之书最多。无极、太极之说,朱、陆两家龂龂相轧,至今五六百年,门户之分,甚於冰炭。
儒家
常语笔存
△《常语笔存》·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汤斌撰。斌有《洛学编》,已著录。斌学术出於孙奇逢,介在朱、陆二派之间,而有体有用,号曰醇儒。是书凡二十馀条,於存心、养性、稽古、敬身之道皆抒所心得,末有斌子溥跋。盖此乃斌平时常语以教子弟生徒,溥及斌门人姚岳生等所追记者。今编入《汤子遗书》,题曰《语录》是也。此盖初出别行之本耳。
儒家
臆言
△《臆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显祖撰。显祖有《希贤录》,已著录。是编乃其札记之语。论皆醇正,而亦患陈因。如云行莫大於仁,德无加於孝之类,虽圣人不易斯言矣。然何必显祖始能言也。
儒家
御定内则衍义 四库本
△《御定内则衍义》·十六卷 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定。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以《礼记·内则篇》为本,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子目。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重贤五子目。三曰教之道,分教子、勉学、训忠三子目。四曰礼之道,分敬祭祀、肃家政、定变、守贞、殉节、端好尚、崇俭约、谨言、慎仪九子
儒家
儒宗理要
△《儒宗理要》·二十九卷(内府藏本) 国朝张能鳞编。能鳞有《诗经传说取裁》,已著录。是书取宋五子著述,分类编录,周子二卷,张子六卷,程子六卷,朱子十五卷。书前各有小序一首,本传一篇,别无发明。
儒家
御纂朱子全书 四库本
△《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卷帙之富,尤无过於朱子。咸淳中,黎靖德删除重复,编为一集,尚得一百四十卷。又南宋文集之富,无过周必大、杨万里、陆游,而《晦菴大全集》,卷帙亦与相埒。其记载杂出众手,编次亦不在一时。故或以私意润色,不免失真;或以臆说托名,全然无据。即确乎得自师说者,其中早年晚岁,持论各殊,先后异同,亦多相矛盾。儒者
儒家
四书蕅益解
《四书蕅益解》是以禅理来解说儒家经典《四书》,其内容包括《论语点睛》《大学直指》《中庸直指》三部,《孟子择乳》已佚。此点校本所依版本乃民国金陵刻经处所藏之版本。智旭(蒲益大师)以心印之血注释《四书》,将佛家的心性之学与儒家的心性之学融为一体,指出天地万物、国家、根深、器界以及富贵贫贱等,皆为心所显现,皆是自心所现境界,除此别无他物。故而人皆当求之于自心自性,当明其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妙真如心也。
儒家
元城语录解 四库本
△《元城语录》·三卷、附《行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城语录》三卷,宋马永卿编。永卿字大年,扬州人,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知其尝登大观三年进士。据所作《懒真子》,知尝官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又称尝官关中,则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中寄居永城。永卿方为主簿,受学於安世,因撰集其语为此书。安世之学出於司马光,故多有光之遗
儒家
御览经史讲义 四库本
△《御览经史讲义》·三十一卷 乾隆十四年奉敕编。考讲义之作,莫盛於南宋。其解经者如袁燮《毛诗讲义》之类,其论史者如曹彦约《经幄管见》之类,皆经筵所陈也。其更番奏御者谓之故事,李曾伯《可斋杂稿》、孙梦观《雪窗集》中皆有之。其体徵引古书於前,附列论断於后,主於发挥义理,评议是非。与讲义之循文衍说者,为例小殊;而即古义以抒所见,则其意一也。我皇上深造圣域,而俯察迩言。海岳高深,不
儒家
上一页下一页